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梁安世(4)
西江月
[宋]梁安世
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張拉韓廷玉、但能之、陳穎叔同游臨桂棲霞洞,賦西江月詞
南國秋光過二,賓鴻未帶初寒。洞中駝褐已嫌單。洞口猶須揮扇。〇夕照千峰互見,晴空萬象都還。羨他漁艇系澄灣。欹枕玻璃一片。
梁安世,《宋史》無傳,清·陸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補。《全宋詞》梁安世小傳殊簡略,可增補者尚有若干事。
梁安世,處州麗水縣人。高宗紹興五年生,非「六年」。紹興二十八年,已任紹興府會稽縣尉。此後,嘗任州(府、軍)學教授。孝宗淳熙三年,已任司農寺丞。同年冬,權知韶州。五年,仍在此任。
淳熙六年(1179)九月,已任廣南西路轉運司判官。八年(1181)九月,放罷。
《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二四曰:淳熙六年九月二日,廣南西路提刑徐詡、轉運判官梁安世各降一官。以詡等同衡奏經略司保明功賞不實,頗涉張皇,再令指定,卻乃異同,故有是命。
又《方域》四之二〇曰:淳熙七年七月二十一日,詔廣西路提刑移司鬱林州,超(按:當作「起」)造廨舍,合月錢令轉運司應副五千貫。先是,本路提刑徐詡奏本司舊置容州,移鬱林州。得旨令安撫使劉焞、運判梁安世同共相度以聞。故有是命。
又《職官》七二之三一曰:淳熙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廣西轉運判官梁安世放罷。以臣僚言知廉州林自論廣西鹽弊,詔安世禁止,乃文過飾非,輒肆欺罔,故有是命。
宋·劉昌詩《蘆浦筆記》卷一〇《石芥詩》曰:淳熙辛丑,予客桂林,運使梁次張舉似《石芥》詩。
按,「淳熙辛丑」即淳熙八年。
「桂林」,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當時稱「靜江府」,為廣南西路之首府。
「運使」,路轉運使之簡稱。
此謂梁安世淳熙八年為廣南西路轉運使,與《宋會要輯稿》不合。宋制,路轉運使或副使為轉運司首長,判官次之。或者當時梁安世以轉運判官主持廣西轉運司事務,其實權與轉運使無異,故劉昌詩徑以「運使」稱之。此乃恭維之語,非其實曾擔任轉運使。
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五三《通問廣西漕梁次張寺丞啟》曰:恭惟某官,議論諸老之先,人物千歲之上。懷連城而佩明月,至寶不雕;餐秋菊而紉春蘭,清輝自遠。羨貯之以玉堂而未決,乃攽之以金節而斯何?善類憮然,遠民幸甚。持使者之繡斧,已聳揺山之風;織天孫之錦裳,即煩揮翰之手。
按,「漕」即路轉運使之習稱。此以「漕」稱梁安世,與劉昌詩《蘆浦筆記》以「運使」稱之,蓋同例。
宋·丘崈《丘文定公詞》《滿江紅·和梁漕次張韻》詞曰:玉宇無塵,斜陽外、江樓佇立。人正遠、騎鯨南去,笑言難挹。冰雪生寒煙瘴冷,海山著處恩波濕。問碧門、金闕待君來,何時入?〇猶自有,新篇什。應念我,相思急。滿烏絲揮遍,麝煤香浥。尊酒相逢佳,十年一夢長川吸。想上都、風月未盟寒,追良集。
按,此詞謂梁安世「騎鯨南去」,又有「煙瘴」「海山」語,當係為梁安世出任廣西轉運判官而作,故以「梁漕」稱之。
宋·王千秋《審齋詞》《水調歌頭·席上呈梁次張》曰:筆力卷鯨海,人物冠麟台。向來朱邸千字,不省有驚雷。人似曲江風韻,剛要重來持節,不道玉堂開。草詔坐扛鼎,瑣屑掃尊罍。〇金錯落,貂掩映,玉崔嵬。看公談笑、長河千里靜氛埃。散馬晝閒榆塞,辮髮春趨瑤陛,都出濟川才。老子尚頑健,東閣亦時來。
按,「麟台」,《舊唐書》卷四二《職官志》一曰:垂拱元年二月,改秘書省為麟台。宋人習以泛指館閣。
「玉堂」,謂學士院。
以此詞與上引楊萬里啟「羨貯之以玉堂而未決,乃攽之以金節而斯何?善類憮然,遠民幸甚」云云對讀,似乎梁安世一度曾有被擢入館閣及學士院之可能,而因故未果,乃有廣西轉運判官之除。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