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甄嬛傳》,愛看彈幕。
有些彈幕有明顯的增高效果,能讓我成為摸不著頭腦的丈二和尚。
比如,總有彈幕說,「曹貴人像甄嬛一樣聰明」,甚至有人說,「比甄嬛還要聰明」。
我認同她是個聰明人,但我依舊覺得,曹貴人比不上甄嬛。
甄嬛能跑贏所有人,離不開她有一支無與倫比的團隊和助攻,也因為高智商是她跑贏的基礎。
1.曹貴人的聰明
曹貴人能不斷給甄嬛挖坑,堪稱華妃麾下戰鬥力最強的打手。
她的頭腦反應極快。
皇后聯手安陵容,計劃給富察貴人墮胎。
皇后的寵物貓松子嚇到富察貴人,曹貴人趁亂將甄嬛推倒在地。
這是一石二鳥的狠招,既能讓富察貴人小產,也能讓甄嬛背鍋。
面對突如其來的貓咪,在極短時間內隨意應變,這反應速度,絕對是S級聰明人才有的覺悟。
曹貴人隨機應變的能力強 ,也有做局設套的頭腦,在溫宜生日宴上,曹貴人設計讓甄嬛跳驚鴻舞,成功讓華妃復寵。
但是,曹貴人的厲害也就到這裡了。
無論富察貴人小產門,還是是驚鴻舞門,曹貴人都是典型的明贏實輸。
為何這樣講?
因為在驚鴻舞門,是個人都能看出曹貴人在給甄嬛使絆子,目的是給華妃抬轎。像雍正這樣的大boss,肯定也明白曹貴人的小心思。
雍正允許曹貴人興風作浪,厚待華妃,是因為他忌憚年羹堯。
但是,曹貴人一次次戰隊華妃,卻意識不到她越幫華妃,皇帝就對她越不爽。但凡曹貴人眼光長遠,她就應該明白,和華妃走得近,就是死路一條。
事實證明,華妃倒台後,雍正也給曹貴人敲醒了喪鐘。
2.甄嬛的聰明
我始終認為,曹貴人無法和甄嬛相提並論,就是因為曹貴人是個擁有戰術思維的高手,甄嬛是個有戰略思維的高手。
一字之差,卻有天差地別。
戰術思維求的是贏,解決當下矛盾,拿到一個確定性的成果。曹貴人的贏,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眼光。她的贏,更像是飲鴆止渴。
戰略思維善於轉化矛盾,目標是推動現在的均衡向下一個均衡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始終占據相對有利的位置。
這樣說或許有些抽象。打個比方說,象棋就是一種戰術思維,目標就是乾死對方,自己贏得勝利。而圍棋就是一種戰略思維,目標是,你活我也活,但我活得比你好。
《甄嬛傳》中,雍正就具有戰略思維。
眉莊被人設局,因假孕被禁足。而後甄嬛找到劉畚,為眉莊洗脫冤屈。
請大家注意雍正當晚的表現,立刻恢復眉莊的貴人身份,篪奪華妃的封號,降為常在。
隨後,他立刻改口,降為嬪。
蘇培盛善解人意,明白雍正不敢如此大動干戈動華妃,但又要給甄嬛一個交代,於是他開始唱白臉,不建議當晚就篪奪華妃的封號。
我們知道,就因為這個時間差,給了華妃將功贖罪的機會。
雍正沒有在第一時間宣旨,篪奪華妃封號,真相只有一個,他忌憚年羹堯。
這就是戰略思維的必然。
雍正是一國之君,一位城府極深的政治家,他的政治身份註定他不可能為給眉莊清白,就立刻給華妃難看。
政治家的世界,不講對錯,只講利弊——即便要講對錯,也是因為錯的帶來弊,對的帶來利。
甄嬛能從戰術思維向戰略思維轉變,離不開雍正的功勞。
坦白講,甄嬛抓到在劉畚後,甄嬛還不是一個具有戰略思維的高端玩家。很長一段時間內,她不明白,為何雍正會饒過華妃。
第24集,年羹堯動用趙之垣的力量,彈劾甄遠道,甄遠道被降為言官。
甄遠道被降職後,甄嬛和曹貴人的表現,半斤八兩。
這段時間的甄嬛明顯心懷不滿,和雍正的話都明顯減少——懷孕犯懶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甄嬛冷落雍正,根本原因是她不滿雍正降甄遠道的職。
曹貴人聽聞甄遠道被貶後,在華妃面前說騷話,甄嬛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也不重啊。
此時的曹貴人和甄嬛一樣,都看不懂雍正的用意。
雍正讓甄遠道從五品大理寺少卿變為從五品督察員御使。職位變動 ,終極目標就是讓甄遠道以言官身份盯死年羹堯。
降職,不過是雍正掩藏真實用意的煙霧彈。
雍正也覺察到甄嬛沒有看清自己的用意,於是他開始點撥甄嬛。
「因為華妃的事,朕讓你和你的父親都受了委屈。」
甄嬛表忠心說:「不委屈。」
雍正繼續說,「你父親做了言官,以後有些事情做起來就方便了。」
這話的潛台詞是,「你父親會成為我搞年羹堯的左膀右臂」。
甄嬛有一顆七竅玲瓏心,她很快就明白雍正為何能容忍年羹堯作妖。
有一天,甄嬛在御書房和雍正談話,用《左傳》的名篇猜中皇帝的心思。
他這樣做,真相只有一個——「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雍正是個有戰略思維的決定高手。他太明白,如何用最低的風險,贏得最大的勝利。
甄嬛的厲害是,她是個成長型選手。
她覺察到雍正沒有死整華妃,就是在等待時機。她和雍正聯手證明,她已經有了一定的戰略思維。
那些殺不死的階級鬥爭,讓甄嬛變得更強大。
3.不懂藏拙的曹貴人
認知科學裡有個說法,一個人聰明要看三個維度,神經維度、經驗維度和反省維度。
神經維度表現在反應敏捷,經驗維度表現在數年堅持不懈能夠遊刃有餘,反省維度表現在能夠突破局限,審時度勢,自我更新。
曹貴人的神經維度和經驗維度都非常強悍,反省維度比較差。
曹貴人的出身不能打,但她有張王牌,生出了皇帝非常喜歡的溫宜公主。
我一直不敢高看曹貴人的智商,是因為她始終沒有想到,皇帝那麼喜歡溫宜公主,為何她依舊是個貴人?
距離講,敬妃的出身也不好,不能生孩子,卻能有妃位,幫助皇后協理六宮。
不要扯敬妃是老人,因此晉升快。甄嬛比曹貴人進宮晚,她懷孕後就成了莞嬪。
曹貴人終究是個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她不懂得藏拙的好處。
雍正喜歡聰明人,但不喜歡在他面前耍聰明手段的人,曹貴人就死在她的自作聰明。
即便她向甄嬛表忠心,她依舊自身難保。
因為,她始終沒有搞清楚,決定自己命運的,從來不是華妃,也不是甄嬛,而是雍正。
淳兒被害那一集,甄嬛和曹貴人對談。乍一看,這是聰明人之間的對談。
但是,甄嬛的聰明比曹貴人的聰明高出了一個維度。
甄嬛和曹貴人聊起溫宜公主的健康問題。
請注意下面這段話。
「不過妹妹也要叮囑一句,得人庇佑是好,但也要看看是什麼人是不是?否則深受其害,反倒是有苦說不出。」
「為虎作倀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棄暗投明是保全自己和別人最好的法子,姐姐自然懂得良禽擇木而棲。」
甄嬛這兩段話才是對曹貴人的降維打擊,她早就看清曹貴人的命運,與華妃狼狽為奸,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曹貴人明白甄嬛的弦外之音,暗示淳兒有難,從此以後,她開始抱甄嬛的大腿。
然而,甄嬛的大腿,也不過是高階版華妃。
只要甄嬛依舊是雍正的嬪妃,曹貴人依舊是抱錯了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