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5月3日,武漢一位幼師以甜美的外表和一首「挖呀挖呀」可愛的兒歌教學視頻,在網上火了。引發了廣泛的熱議,目前,音樂老師花開富貴(黃老師)粉絲達到了419萬。
目前黃老師一晚直播獲200萬天價打賞引發了爭議,接下來令人擔憂的是,她的爆紅是否會走入一個網際網路常見的人設崩塌的反轉套路之中。
4月28日,黃老師發布的一條教唱兒歌視頻《在什麼樣的花園裡面,挖呀挖呀挖,種什麼樣的種子,開什麼樣的花》,幾天時間火遍全網,該兒歌以簡單的節奏,簡單的句式,教幼兒園小朋友邊做手勢邊唱,特別上頭。再加上黃老師長相甜美,傳遞出一種純真的美好,讓中年大叔心動,也容易感染寶媽群體,這種簡單洗腦式的旋律也帶動了打工人版、手機黨版挖呀挖等。
挖呀挖黃老師的火爆背後,其實是立了一個清純可愛、積極向上的美女幼師人設,中式服裝+甜美笑容+眼裡有光,結合五一勞動者的背景,吸引了更多的關注。但從挖呀挖黃老師獲得的天價打賞收入以及越來越多爭議來看,令人憂心的是,她可能會強化孩子們想當網紅的理想。
版權爭議與直播打賞高收入,正在引發爭議
目前關於黃老師的一大爭議是原創版權問題。因為黃老師並不是視頻的原創,原創作者是一位網名叫「毛蔥小姐」的桃子老師。這首火爆全網的兒歌,屬於原創不火,火了模仿者系列。
顏值即正義在這件事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全網的各大主播以及媒體記者轉發與關注的都是她的內容,旋律洗腦,歌詞重複,更重要的是黃老師長相甜美,buff疊滿了。因此吃到流量紅利的也是她。
在迅速走紅之後,黃老師看準時機,趁熱打鐵,連開幾場直播,場場直播間人數高達10萬+,各種嘉年華和跑車等禮物更是刷滿屏。據透露,黃老師開通直播後,在直播間已經有幾十位大哥給她送出了嘉年華。一個嘉年華價值3000元,其中一個大哥豪擲千金連送幾十個嘉年華,50個嘉年華就是15萬。黃老師感嘆一個嘉年華相當於她半個月的工資。
網友推測,兩場直播下來黃老師收到的禮物打賞超過150萬,主播和平台是五五分成,黃老師收入至少75萬,說是一天掙了十年的工資真的不誇張。
更多的網友說法認為,黃老師兩天賺了190萬~200萬左右,幼師一輩子都觸碰不到的地方。
很多人對她走紅提出了質疑,說她背後有資本的推動,想紅的心非常明顯,以後肯定會直播帶貨。有網友指出老師的直播在變相的要禮物,一個勁的叫觀眾刷禮物,變味了。
目前來看,由於原創者的身份,桃子老師也間接受到了很多關注,並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雖然自己「火」了,但沒有想過利用網絡平台賺錢,像一些偏遠地區的公益項目,需要我的話我也會過去支教,利用我的力量提供一些幫助。
從目前來看,可能許多網友已經把桃子老師與黃老師混淆了。目前,黃老師是在利用直播賺錢,而桃子老師則表示沒想要通過網絡平台賺錢。
在當前,已經有部分網友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把黃老師的直播賺錢誤認為是桃子老師所為,在評論中,不少網友在澄清:「挖百萬」不是她,是這個桃子老師帶火的,但靠打賞致富的不是桃子老師,而是另一個。
因此,在網友在混淆原創者與模仿者本人的時候,當後者的壓力增大不得已出來澄清的時候,黃老師可能會因此遭受更多輿論的壓力——因為有了對比,一個是原創者想做公益與支教,並不打算靠直播賺錢,而另一個則在利用走紅的風口進行直播變現。
身份質疑紛至沓來
除此之外,關於黃老師另一個質疑是幼師身份問題,有網友指出,她分享的視頻,角度拍得那麼好看,視頻中也只有自己出鏡,小朋友的身影都沒見過,擺拍的嫌疑很大。也有網友翻出了它她之前她和別人搞過組合在其他平台直播唱歌,但是沒火起來,被質疑幼師的身份作假。
筆者觀察了她的帳號內容發現,在早期的內容比較日常,關注度並不高。直到轉型到分享幼教課堂內容後,流量粉絲開始猛漲。
對於網友的質疑,她的回應是,自己一直在做幼教的工作,至於上班的地方是個秘密,現在還不能說。
從目前種種信息與網友質疑來看,幼師身份是個關鍵,如果在幼師身份上造假,可能會涉嫌身份造假與欺詐等系列人品上的問題,當然,筆者目前相信幼師的身份應該是真實的。
關於她獲取高額直播打賞收入,有多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作為一個老師,不應該變得銅臭,她走紅是因為眼裡有光,嘆息資本對人的腐蝕,天真不再。
另一種觀點認為, 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就一次火的機會,錯過了財務自由就遙遙無期,按照網際網路的爆紅規律,多兩個星期就泯然眾人矣,所以趁著這個機會賺錢,無可厚非。
黃老師天價打賞收入,或將強化孩子想當網紅的理想
關鍵的問題是,日前傳統媒體報道,也在盡力將黃老師打造成一個積極向上的教育工作者的形象,比如紅網的一篇報道中指出:「挖呀挖呀挖」之所以能夠走紅網絡,其「美」並不在幼兒教師的「外貌」之美,而是其「心靈」之美,是她對教育事業熱愛的美,是對教育創新的美。
紅網還指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老師,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那首「挖呀挖呀挖」的歌曲,仿佛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的「催化劑」,讓孩子們充滿好奇心,熱愛上學。
紅網的高讚譽,黃老師是否擔當得起呢?
畢竟,教育工作者的言行合一非常重要,與賺快錢保持一定距離的人格魅力也非常關鍵。紅網說的「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意的老師,要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催化劑」與眼中的光。」黃老師白天上課,晚上開直播賺取高額打賞收入是否能代表這樣一個形象?
直播打賞是正當收入,但直播打賞亂象一直是存在爭議的,尤其是高額打賞一直是充滿爭議的,作為一個網紅賺取打賞收入無可厚非,但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是通過專業知識直播帶貨或者賺取打賞收入,也依然能獲得尊重,比如董永輝。
但幼師黃老師直播是傳播專業知識嗎?很顯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依靠清純顏值去賺取中年男人的天價打賞,是否能擔當起外界與社會對於她走紅後的期待,是否能成為孩子眼中的光與榜樣?
在過去央視《聚焦三農》的欄目里,有一個關於孩子沉迷於手機的報道,當記者問幾個孩子「長大了想做什麼?」他們一致回答:想當網紅,因為當了網紅後能賺很多錢。
此前,也有教育機構對北京各小學進行了關於「理想」的抽樣調查,結果居然有將近80%的小學生希望長大後成為網紅。
新華網也曾做過一次調查統計,發現有54%的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就是主播和網紅。
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理想不再是醫生、科學家、老師,而是未來都想做網紅,其實已經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憂慮,因為很多涉世未深認為當網紅賺錢是件很輕鬆、很簡單的事,只要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就可以。
而黃老師本身其實在以身示範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她的走紅,或將進一步強化孩子們長大後想當網紅的理想。當然,如果作為一個網紅,能有自己的原則,堅持傳播知識,不接受高額打賞,那她依然值得孩子們尊重,從目前挖呀挖的原創者桃子老師目前的所說與所做來看,是符合這一點的。
但依靠顏值加上幼師身份去博取天價打賞的爭議在於,它傳遞的是一種不勞而獲的價值觀,是一夜暴富,是利用流量儘早變現的價值觀。
有家長表示,起初覺得她挺好的,從眼睛裡能看出來對孩子的愛,特別的溫柔,笑容也很治癒。但現在總感覺變味了。
黃老師的爭議就在於,她在人設的塑造中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孩子們與幼師表率的形象。在很多孩子都想當網紅的今天,這種以身示範賺取天價打賞收入真的是否能代表一個積極向上的形象?因此,黃老師吃完這波流量之後,能紅多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黃老師可能會進一步強化孩子們想當網紅的理想,這可能才是讓人憂心的問題所在。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