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東樣板」,全國生態日廣東分會場發布橫琴倡議

2024-08-15     羊城派

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2024年全國生態日廣東省宣傳活動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拉開帷幕,現場進行了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果展,活動現場,廣東省第一批48個碳達峰碳中和試點進行了集中授牌,此外還發布了20個全面綠色轉型典型案例。

廣東把「綠美」繡入發展藍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色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秦黎明表示,廣東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大力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統籌推進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廣東建設,攜手港澳推進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布局發展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等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持續發力,意在以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據悉,廣東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00家、綠色工業園區1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0家,綠色製造示範名單總數居全國首位,以占全國7%的能源消費和5%的碳排放支撐了全國9%的常住人口和10.8%的經濟總量。

在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里,新能源併網技術平台-海上風電數字仿真平台搭載了新能源場態數據智能調控系統的大螢幕實時顯示著廣東省內各個新能源併網項目的設備運行狀態和數據,科研人員不僅能夠在這裡開展模擬仿真測試,還能藉助海上風機併網測試統一試驗場獲得風機在實際場景下的檢測數據。「我們的這個平台可為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主體提供『工程建設-投產驗收-運行維護』全生命周期試驗檢測服務,這可以大幅縮短創新周期。」新能源併網技術平台工程師余達說。目前,橫琴數字零碳島共享實驗室正通過澳門光伏協會對接當地的設備廠商,幫助其邊測試、邊改進,為企業節約成本的同時加快其產品研發和疊代優化速度。

坐落於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的創維零碳綠色科技產業園,布局了5萬平方米的光伏板,裝機容量11.22MW,年發電量1100萬度,通過光伏發電實現零碳綠電降成本,每年能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達到60萬公斤,節約成本超過500萬元。「到2024年之後,國家新能源發展已經進入第三個階段,源網荷儲一體化真正實施落地。」創維集團能源中心總經理王利娜表示,創維前期從事屋內智能家居家電,作為生產製造型企業,入局新能源可以把技術優勢、產品優勢以及強大的營銷網絡綜合起來,提供「光儲充運」一體化綜合業務解決方案。

厚植起生態底色,激發出綠色動能,正打造出一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東樣板」,廣東工業大學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曾雪蘭表示,廣東省作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省,單位GDP的能耗、碳排放等指標排全國前列,建立了相對成熟穩健的碳排放權交易、碳普惠等市場減排機制及多層次的碳中和試點示範體系,總體上,正穩步走在新時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隨著廣東積極開展綠色低碳試點和先行示範建設,不少城市已逐步形成一批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佛山召集百餘家企業強化供需對接,加力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產業IP,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轉化為企業實收、群眾實惠、發展實效;深圳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8.7%;湛江依託自然資源稟賦,推動建成併網的集中式光伏項目250.1萬千瓦、集中式陸上風電148.6萬千瓦、海上風電容量120萬千瓦;珠海市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推出巨災指數保險、環境責任險等綠色保險產品。

此外,廣東更是積極攜手香港、澳門,不斷完善粵港澳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強化重點流域和珠江口污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美麗海灣建設,積極探索構建大灣區碳交易市場,粵港澳合作成效顯著。國家和省級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大部分位於大灣區,國家陸續支持大灣區建設空氣品質改善先行示範區、產品碳足跡認證試點等,寄望大灣區加快形成有益經驗和制度成果。

活動現場,來自珠海市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有關政府部門、澳門新街坊居民、學生、企業以及省市相關協會組織的七位代表現場宣讀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橫琴倡議》,並對廣東省第一批碳達峰碳中和試點進行了集中授牌,對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表現突出的48家單位和企業給予了高度肯定,此外還發布了20個全面綠色轉型典型案例。

文 | 記者 李旭 杭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de8773e3fbd983a6f78cbac8429f739.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