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用「心」幫30多名流浪者回家

2022-05-21   南國今報

原標題:15年用「心」幫30多名流浪者回家

李拴平的手機里存著不少流浪者與親人相見的視頻。 今報實習記者何俊濤 攝

李拴平在與一名流浪者談心。 受訪者供圖

今報記者廖艷明

從柳州驅車近2000公里,5月18日,在外流浪了32年的焦書華,終於與家人一起回到山東老家。看著焦書華露出久違的笑,為他找到家的李拴平心裡的石頭也終於落下(相關報道詳見南國今報5月18日3版)。

「他不是我幫助的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接下來,我還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15年來,李拴平一直在幫流浪者回家,如今幫助了30多人。不少人認為,他背後肯定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其實,這個「團隊」,只有他一個人。

「我們都是流浪者」

「在外打工的都是『流浪者』,我也是。」李拴平今年43歲,居住在柳州市柳北區河北新村,老家在陝西寶雞市農村。他認為,離家的人,心是相通的,他能幫一點是一點。

李拴平一直是公益達人。2007年前,他與朋友一起進行減少白色污染全國宣傳,來到柳州,因為身體原因在柳州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15年。

目前,李拴平在手機店銷售手機,只需白天上班。「我不打牌,不喝酒,也不喜歡去酒吧,晚上沒啥事干。」他表示,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別人。就這樣,幫助流浪漢回家成了他的第二職業。

每天晚上,他一個人拿著一個手電筒,在柳州河邊、廣場等偏僻角落找到流浪者,與他們談心。他的手機里,存滿了救助流浪者的圖片和視頻,以及與流浪人員家屬的聊天記錄。

助力30多人回家

每年少則幫助一兩人回家,多則幫助四五人。15年來,李拴平幫助了30多人回家。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流浪病重的小伙子。

「我不救他,可能早就不在了……」李拴平曾在文惠橋下發現一名來自融水的小伙子。當時,小伙子已經在地上躺了7天,病得無法動彈。

李及時把小伙子送到醫院治療;身體恢復後,又幫其找到家人。因為小伙子家庭情況特殊,在李拴平的幫助下,相關部門幫支付了醫藥費。

還有一名來自欽州的男子,超過一米七的個頭,因為生病只有45公斤。後來,李拴平聯繫到他的家人,把男子接回家治療。

流浪者回家之後,也都會一直與李拴平保持聯繫,給他發來在老家幸福生活的圖片和視頻。看到他們過得幸福,李拴平也備感欣慰。

每年送上年夜飯

「家裡都沒人了,回去也就我一個。」有的流浪者,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回家,李拴平就想盡辦法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

每逢佳節倍思親,看到家家戶戶團圓,吃著美味的飯菜,流浪者們心裡也很酸楚。

每年除夕前,李拴平會多次走訪流浪漢集中區,提前為他們預定年夜飯。有時20多份,有時10多份。在中秋節,還會送上月餅。天涼了給他們送上被子,天熱了給他們帶去驅蚊花露水……疫情初期,一「罩」難求,他購買到後,還特地給流浪者送去。

一名來自黑龍江的流浪漢,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一份工作,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可是,他沒有身份證。李拴平得知,該流浪者此前有過身份證,只是流浪多年後弄丟了。

李拴平立即聯繫柳州的公安部門。公安部門得知情況,為其開通綠色通道。李帶著流浪漢洗澡、換衣服、理髮,並陪著他補辦了身份證。

給他們更多尊重

李拴平為何能夠勸說流浪者回家,讓流浪者信任?他表示,最主要就是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其實我跟他們就是一根煙的距離。」每次找到流浪者,他都會蹲下來,遞上一根煙。吸上煙,流浪者心情放鬆,也願意跟他交流。

有時候,他會告訴流浪者「我那裡有很多礦泉水瓶,可以送給你」。一邊走,一邊聊,流浪者慢慢對他打開心扉,並信任他。

知道了流浪者的故事,了解了他們的苦楚和難處,才能找到突破口,更好地給予他們幫助。

在出租屋的對面,李拴平還專門租了一間房子,供那些打算回家的流浪者臨時居住。住得最長的達一周,吃飯也是他全包了。

李拴平說,流浪者願意回家,也有家人來接,這是最好的結果。可是,流浪者的心情很容易波動,只有陪在他們身邊,跟他們成為朋友,才能更好幫助他們扭轉思想,走上新的人生路。

他們幸福我就開心

幫助了一名又一名流浪者回家,也有不少家屬對李拴平表示謝意,他都婉拒了。

2021年,李拴平幫助一名河南的流浪者回家。來到柳州接人時,流浪者的哥哥硬塞給他1000元。趁著這位哥哥不注意,他轉手就把錢給了那名流浪者。直到回家途中,這名流浪者才告訴哥哥「好心人還給了我1000元」,哥哥這才恍然大悟。

還有的給2000元,有的給5000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們也不容易。」李拴平說,看到長期在外的流浪者與親人相見的場面,看到流浪者有了幸福的生活,他內心的感動與喜悅難以言表。幫助流浪者是自己的一份心意,需要錢,他可以上班掙。

為幫助流浪者,李拴平有時候不得不「翹班」。他也特別感謝自己的老闆,每當有親人來接流浪者,老闆都說「沒事,你去吧」。有了這份鼓勵與支持,他更堅定了繼續幫助流浪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