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律來自於心中有了明確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以及對實現理想目標的信心!
我並不是一個有才華與能力的人,學識也很淺陋。斗膽和大家探討這個話題,緣起是因為一位同事所說的話。她說:「自律真的好難啊!」我曾經也這麼認為,自律真的很難。因為我曾經也不是一個很自律的人。在我四十二年的人生中,因為人生沒有理想和目標,故不能自律,也有過迷茫與困惑,也有過走錯方向的時候。所幸如今尚且可以做到自律,因為今天我們通過學習傳統文化,人生有了明確的理想和清晰的目標。下文我會慢慢向大家道來。
有一天晚上下班回來,看到她很疲憊。請我幫她按摩緩解一下。在按摩的過程中,我們聊了幾句。她說:「自律真的好難啊!」她還說有一位她很佩服的人,可以一直堅持每周讀2-3本書。而且能夠記得住,他的知識儲備庫非常的龐大,是一個學識很淵博的人。她說到這點的時候對這個人非常的讚嘆,一是覺得他學識非常淵博,二是覺得他可以一直「堅持」,這個習慣非常令人佩服。
其實我們普通的人,對於一些事情或者是一些行動,常常是三分鐘熱血,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放棄。而那些讓我們羨慕、讚嘆的成功人士,他們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自律」的堅持!
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都讀過古人的勤學故事,成語裡都有,比如:囊螢映雪、聞雞起舞、負薪掛角、韋編三絕等等。
「囊螢映雪」講的是晉朝時的兩個人物,車胤與孫康。這兩個故事一個發生在夏天,一個發生在冬天。
車胤從小就立志想做一個利於百姓的人,因此他好學不倦。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裡背一篇文章,忽然見到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格外耀眼。
於是,隨即抓了幾隻,放在一個口袋裡,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以勉強用來看書了。所以他以後就一直利用晚上的時間讀書學習。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成為了一個能夠幫助很多百姓的父母官。
孫康的情況也是如此。勤奮的他,常常覺得讓時間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裡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他就想到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了飽學之士。
還有祖逖,「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是由他而來。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很有抱負,想要報效國家,於是他總是在雞叫的時候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韋編三絕」則講的是孔老夫子年輕時為了讀《易》而達到的一種境界。
可以說歷代的古聖先賢、仁人君子都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細細品讀這些勤學故事,我們會從中發現一點,他們先是心中有了目標,然後才會有動力一直堅持向他們的目標邁進,這個過程就形成了一種自律、自強的良好習慣。
記得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對我說過:一個人心中有他想做的事情,自然就會自律,會按時起床,會堅持學習,會堅持做正確的事情。而我能夠現在做到一點點的自律,就是因為常常聽到他的教誨,並得益於他的鞭策。
他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勤奮,非常自律的一個人。他常常為我們講他小時候的故事,每一次都特別激勵我,讓我非常嚮往。記得有一次他對我們說,他從前在醫院工作的時候,常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把自己周圍的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整理得整整齊齊,甚至連工作服的布兜裡邊都洗得沒有一絲灰塵。
他也特別勤奮好學。由於工作的關係,他經常上夜班,為了準備考試,他總是在夜裡看書。因為害怕自己犯困,他總是在身邊備一盆冷水或者一小段黃瓜,睏了就用冷水洗把臉或者是咬一點黃瓜,然後繼續努力學習。最後,一起準備考試的人考了幾次都沒有考過,而他卻總是一次就過關。
在我們的眼中,他是一位思路非常清晰,看待事物總是能夠特別透徹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學習上,他總給為我們指點方向,讓我們不走彎路,能夠更快速的達成目標。
同時他也總是身體力行,給我們做出好的榜樣。他說,他能夠這樣,都是得益於自律的好習慣。
不得不說,我能夠來到康老師團隊,跟隨我所敬佩的老師學習真的是特別幸運,所以我也非常珍惜每一次與他親近學習的機會。他說的話,我每一個字都想刻到心裡。因為我堅信照著他的話去做,最終一定會非常受益。
其實,我來到康老師團隊學習與工作,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在這幾年學習的過程之中,不知不覺的改掉了自己的很多習氣。
比如原來在家裡的時候常常睡得很晚,所以起得也特別晚,早飯常常是父母做好了端上桌,催了我幾次,我才起床洗漱、吃飯。但是來到這裡,每一天,大家都是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規律作息。漸漸地,我也能夠做到和大家一樣按規律生活了。尤其是去年過年前的一段時間,我讀到一篇文章里寫到的一句話:「我一定會如禮如法地修學,絕不辜負老師、父母的大恩大德。」每每讀到這一句話,我的內心裡總是無比的震動,想到父母給我的一切,想到這幾年來老師為了我操心,為我所做的一切。所以我就更加努力,真的不想辜負父母,不想辜負老師!這時候我才開始主動地去避免讓自己動心的一切,避免自己去看無用的信息,讓自己更加守規矩,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去幫助大家。
因為我經過困惑、迷茫,沒有目標,再到現在能夠做到一點點的自律,正是因為我心裡有了目標。而這個目標是老師幫我建立的,所以我不想辜負老師和父母。這是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我也有一些體會。這個體會就是那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常常對我們講的:「當一個人生起孝心和感恩心的時候,他就會有志向、有目標。」這個志向與目標就是我們自律的內驅力,是我們一往無前、努力奮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