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深豪宅依然火熱,抄底一線有人在行動

2023-06-29     狐狸看樓

原標題:北上深豪宅依然火熱,抄底一線有人在行動

危機之中,往往蘊藏著真正的投資機會。

越是市場環境低迷,擊穿了大部分投資者的信心,聰明的投資者越可能在競爭缺位的市場環境中,獲取高性價比的優質資產。

樓市資本論發現,全國樓市在歷經短暫的小陽春繁榮後,又「降溫」了。5月份,百城新房價格環比止漲轉跌,二手住宅均價環比下跌且跌幅較4月擴大。但仔細研究會發現,與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在層出不窮的樓市政策刺激下,卻依然一路下行不同,一線樓市表現出極強韌性。特別是一線的豪宅市場,逆市火爆。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0日,北京總價1000萬以上的豪宅共成交3770套,單價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共成交1233套,較去年上半年成交量增加了33%。南邊的深圳也同樣,今年1-5月,深圳市合計網簽成交千萬級住宅3239套,同比大增50.7%。

結合市場表現,樓市資本論認為,一線城市的優質房產現在是,未來仍然也是人民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保值增值利器,特別是在經濟低迷及行業整體每每下探的階段,都是大家首選的抄底時機。

【一】一線房產最堅韌豪宅更火爆

目前,樓市整體上比較分化,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復甦明顯,弱二線城市以及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則持續低迷。

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三線城市同比總體降勢趨緩。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介紹,從新建商品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環比分別上漲0.2%、0.3%和0.1%,深圳下降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從二手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4%,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6%、0.8%、0.2%和0.1%;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分別轉為下降0.3%和0.2%。

不僅普宅市場上,消費者對一線城市有偏愛,豪宅市場上富人更是對一線城市死心塌地。

不久前,深圳有個法拍房上了熱搜。據了解,4月份深圳福田有個法拍房在阿里平台拍賣,起拍價2375萬元,這個價格也刷新了小區法拍房市場的單價記錄,基本與市場價持平。最後經過107次競拍最終以4499萬元的價格成交。

更值得注意的是,據拍賣平台披露,該房源的原業主於2007年買入,當時登記價235萬左右。換句話說,16年時間,水榭花都這套房子實現了超18倍的漲幅,原業主含淚賺了4265萬。

這樣的事同樣也在上海發生。5月中旬,上海豪宅雲錦東方開售,包含洋房42套+別墅63套,戶型面積段在176-408㎡,整體備案均價約16.5萬/㎡,套均總價在3000萬-9000萬左右。

但是2500萬起的總價,加上500萬的認購金,首套900萬、二套2900萬的凍資,只接受徐匯區的指定網點,還要提供近一年的銀行流水、未成年子女的名下產調證明,現場一對一人工審核…以及現場炎熱到30度的氣溫,都沒有阻擋富豪們的打新熱情。最後,雲錦東方宣告截止認籌,105套房源吸引了超700組認籌。

為什麼熱度這麼高?因為買到就能賺2000萬。雲錦東方這次開盤,洋房均價約13.2萬/平,別墅均價約17.82萬/平。但這裡的二手洋房,成交價基本在25萬/平左右。而單價能達到25萬/平米,這個只會在一線城市發生。

樓市資本論認為,上面的這些暴富機會只有一線城市才會有,這也讓一線房產一直有宇宙最強理財產品之稱。

理由其實也很簡單,首先是一線城市內生驅動力對房地產市場形成有效支撐。從居民收入看,一線城市的購買力最強。一線城市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7萬元,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分別為79610元、77415元、76849元、72718元,位居所有城市前列,這對企業入駐和人口流入構成強大吸引力,也對房地產價值形成有效支撐。

其次,供需不平衡。對於一線城市來說,優質人口的持續湧入是住房需求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以北京為例,從2017年起二環內禁止、四環內嚴控新增建設用地,新增住宅用地大部分集中在郊區,核心區住宅用地的稀缺性,加之中心城區對人口的巨大吸引力,成為房價上漲的重要根源。而這些都不會在短期內有顯著改變。

【二】一線城市後市政策面的發展空間更大

在我國,樓市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對政策依賴性強。

今年以來,為了讓樓市延續暖意,全國各地不斷推出支持政策。近期,更是直接鬆綁限購,讓剛需乃至樓市投資者再次活躍起來,比如天津公積金取消「認房又認貸」,南京也調整公積金政策,除提高租房提取額度外,還進一步放寬公積金貸款購房二套房限制條件,加大對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租房、購房支持力度。

6月初,核心城市如廣州、蘇州也分別出台了信貸和公積金方面的購房支持政策。

樓市資本論結合機構及業內人士評論認為,考慮到當前的經濟形勢,大機率國家還在孕育新一輪的樓市刺激政策出台,跡象也很明顯。

6月16日,國常會明確研究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批政策,6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下調10個基點,釋放積極信號,持續的政策刺激正對樓市成交起到帶動作用。

有機構指出,當下房地產行業基本面依舊在底部,但一些地區在持續出台一些需求端放鬆政策,這些政策有望刺激需求的釋放,同時也有助於提振當前市場的信心,或將帶動行業復甦。並認為,雖然5月地產市場短期趨弱,但市場復甦大勢不會改變,且優質房企的銷售低點、業績低點均已過去。目前,從資本市場看,地產板塊也已跌出了β空間,非常具備性價比。繼續強烈建議左側投資者布局地產及地產鏈,重點跟蹤銷售數據邊際變化和新聞動態,任何被市場感知到的基本面或政策向好,都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由於長久以來的樓市調控一線城市最為嚴格,後市看,如果國家延續樓市鬆綁及刺激政策方向不變,那麼一線城市的政策實施空間無疑是最大的,屆時一線樓市的正反饋的預期也是最值得期待的。

【三】外資已抄底布局一線城市

邱吉爾有句名言: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果然,我們發現每當地產行業到達周期谷底,就總有經驗豐富的外資會第一時間嗅到進攻的信號,成為市場最活躍的參與者。這些外資的進入時機,也可以成為行業的投資風向標。

一般來說,外資偏好的資產都有個特點:絕對優質。也就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核心資產,一般就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占了全國大宗交易的半壁江山。

據了解,今年5月份,輝盛國際和鐵獅門成立合資公司,落子深圳,投資7.17億整體購置了華潤置地深圳深潤大廈325套酒店式服務公寓。外資高管表示,這次投資是輝盛和鐵獅門的首次聯手,也是他們在大灣區及中國市場投資的起點,他們還將繼續尋找和深潤大廈一樣優質的資產。

據機構統計,2022年以來,包括黑石集團在內,大和房屋、易商紅木、凱德、博楓資產等知名國際開發商、資管公司等都陸續在中國拿地、收購項目,從抄底北上廣深寫字樓擴大到商業地產、長租公寓、工業與物流地產、城市更新、數據中心等項目類型均有涉及。此外,以貝萊德、高盛為代表的部分外國資本也積極收購中國房企的債券或股票。

事實上,中國一直是全球投資熱土,據中國貿促會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外資營商環境調研報告》顯示,當期維持和擴大在華業務規模的外企占比合計達91%,外資企業普遍看好在華長期發展前景。房地產是典型的長周期投資,在看好中國市場長期發展這一點上,外資地產商和投資機構也無例外。

樓市資本論相信得益於政策的持續優化,及樓市的持續觸底,將在很大程度上繼續提振外資「逆勢」布局的信心。

從長遠看,中國核心城市的房價,目前離天花板還很遠。

樓市資本論認為,經濟的本質就是周期,房地產也是周期。而周期就是用來穿越的,穿越之後,依舊是積極、美好和向上的。

所以,房地產在低谷時,沒必要痛苦,多積蓄能量、做好準備,看準了出手,順應周期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c888e41168e2ef025670b540a531e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