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聚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②

2024-08-29     魯網

  8月23日至24日,山東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在濟南勝利舉行。全會緊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的意見》(簡稱《意見》),研究部署了新征程上山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思路舉措。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省委全會要求,要在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上勇爭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完善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的政策體系。

  山東是國資國企大省。健全完善「兩個毫不動搖」落實機制,首先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意見》對推動國有企業完善主責主業管理、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等方面作出了重點部署。「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內在要求,是增強國有經濟戰略使命功能、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主導作用的重要舉措。」省國資委主任滿慎剛說。

  近年來,省屬國資國企堅持聚焦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今年上半年,省屬企業主業投資占比達95%以上,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2.2%,90%以上的省屬國有資本集中在『十強』產業和基礎設施、重要礦產資源及公共服務領域。」滿慎剛表示,按照部署要求,下一步將堅持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並舉,加大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省屬國有資本向「十強」產業集中,向基礎設施、重要礦產資源和公共服務等關鍵領域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山東應進一步推動國資國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對助力我省繼續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意見》中對國有企業推進創新的安排,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念明認為,應支持國有企業融入國家創新體系,通過參與中央企業創新聯合體建設努力推動央企總部、子公司、研發機構等轉移落戶山東,進一步壯大我省總部經濟、首發經濟和平台力量。主動「走出去」,積極響應中央企業需求,主動對接參與國家級大項目、大科研、大平台,進一步提升我省國資國企核心創新能力和水平。錨定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標,提高品牌含金量。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著眼於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公司治理。近年來,我省起草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評估辦法,引導企業進一步規範公司治理運行。《意見》提出完善黨的領導有效融入公司治理的機制。「我們將落實好省委布置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評估機制,動態優化企業黨委前置研究『三張清單』,推動董事會高效規範運行,深入開展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提質擴面工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滿慎剛說。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尊重企業經營主體地位,堅持問題導向,根據企業規模、發展階段、所有制性質等,分類施策、加強引導。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會提出,要完善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的政策體系。

  「『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是企業健康成長的重要土壤。」這是沂水縣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劉樹強的切身體會。沂水縣市場監管局創新實施「智慧監管」模式,將餐飲企業、學校食堂等生產經營單位、場所關鍵區域的監控設備接入網際網路監管平台,實現全天候遠程監控監管。「我們規範事中治理,細化執法程序和執法標準,優化入企檢查頻次,嚴格『入企掃碼』,實現對企業『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實行檢查信息共享、結果互認,避免多頭重複檢查。」劉樹強說。這些做法,受到了企業歡迎。

  「《意見》對此作出具體要求和部署,貼合基層、符合實際,對我們來說務實管用。」劉樹強表示,下步工作將運用更多新技術,讓監管智慧、無感、高效,不給企業添麻煩、增負擔,讓企業可以心無旁騖發展主業。

  良好發展環境是吸引市場主體集聚、激發市場活力的基本保障。「全會提出深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並作出安排部署,為行政審批服務工作釐清了思路、明確了路徑。」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盧惠民說。

  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本質要求是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企業轉。近年來,濱州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服務理念,主動作為、改革突破,探索推行了工程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多公告(公示)合一、利用租賃土地辦理審批手續等一系列在全國、全省首創的創新舉措。「我們將繼續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改革牽引,持續擦亮『濱周到』服務品牌。以『一件事』思維開啟政務服務增值便利模式,集成創新,重點突破,實現從『高效辦成一件事』到『高效辦成所有事』,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盧惠民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當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仍存在「堵點」,阻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問題依舊存在。如何破除「堵點」、積極服務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此次省委全會的重點部署之一。

  全國一盤棋,暢通大循環,破除地方保護、促進公平競爭是重點。「加快服務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棗莊經濟開發區正在從拼優惠政策向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棗莊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高召軍說,棗莊經濟開發區圍繞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主導產業的延鏈強鏈項目,進一步增強中建材新材料產業園、中國獸藥谷等特色專業園區的品牌效應和產業集聚效應,在大項目和鏈主項目的招引方面成效凸顯。

  「省委全會注重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謀劃改革任務,提升改革精準度,對基層怎樣『解難題』很有指導意義。」高召軍說,下步棗莊經濟開發區將從「硬環境」轉向「軟環境」,從「硬優惠」轉向「軟服務」,全面梳理資源清單,摸清「我們有什麼」,讓招商資源清單一目了然;思考「未來給什麼」,鼓勵引進戰略投資者對產業集聚區進行連片綜合開發;全面完善招商機制,著眼「未來要什麼」,圍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協同發展。

  (大眾日報記者 於新悅,陳曉婉 杜輝升 王凱 孟令洋 通訊員 張志偉 參與采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b2af12e9e92418da07fa0501f90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