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秀蘭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但是她的《阿里山的姑娘》你肯定有所耳聞。
她是第一個登上春晚的香港歌手,曾在春晚上憑藉三首歌征服內地觀眾,成為了「民歌皇后」。
巔峰時一個月賺一層樓被母親當賺錢工具,她這一生,跌宕起伏,幸又不幸。
1950年,奚秀蘭出生在安徽。
家裡孩子太多了,奚秀蘭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小時候的奚秀蘭活潑開朗,在街上看到有表演的,唱曲兒的,都會跟著咿咿呀呀的唱。
還會在傍晚大人都吃完飯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給他們表演。
12歲那年,父母才把奚秀蘭接到香港生活。
本來奚秀蘭應該上四年級,因為沒學過英語,學校想讓她從一年級開始上。
奚秀蘭不願意,再三保證自己會私下學,跟上進度,後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66年考入了麗的電視台創辦的電視音樂藝術訓練班,學習鋼琴、聲樂、舞蹈、表演等。
1967年,奚秀蘭畢業,跑去參加了一個業餘歌手大賽,誰成想17歲的她憑藉一首《綠島小夜曲》,直接拿下了冠軍。
之後,奚秀蘭順利進入到香港無線電視台工作,成為了一名主持人,先後主持《歡樂今宵》、《秀蘭歌聲處處聞》、《群英會》、《我要為你歌唱》等節目,大受歡迎。
她還會在電視台工作的空擋去錄製唱片或者到各個地方去表演。
最多的時候,一天要跑十個地方,唱幾十首歌。
累歸累,但是看著豐厚的報酬,奚秀蘭是開心的,她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賺的錢就能買一層樓。」
她把賺來的所有錢都交給了媽媽管,很開心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努力,讓全家都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好日子。
1969年,奚秀蘭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偷心的人》,一時之間紅遍香港歌壇。
這張唱片取得的成功,讓奚秀蘭決定把事業重心放在音樂上,「民歌皇后」的故事也就此開始書寫。
之後在麗風公司出品的十多張唱片,都大獲成功,還在1978年獲得國際演唱會最佳歌唱獎。
出一張唱片拿一次獎,奚秀蘭的事業扶搖直上。
成名之路走的順暢,感情卻是一波三折。
奚秀蘭的哥哥在英國留學時認識了謝嘉亮,謝嘉亮家裡做生意的,是個富二代。
在哥哥的介紹下,兩人見面,一見鍾情,談起了戀愛。
交往一年多後,兩人認定彼此想要結婚,誰知道竟然遭到了兩方父母的反對。
謝嘉亮那邊,家裡是做珠寶生意的,父母極其講究門當戶對,對他說:「和藝人談戀愛可以,結婚不行。」
謝嘉亮執意要娶奚秀蘭,父親一氣之下把他趕出家門,富家少爺變成了身無分文的落魄小子。
奚秀蘭這邊,母親本打算讓她35歲再結婚,再給家裡多賺幾年錢。
聽到她想結婚很不悅,奚秀蘭母親覺得,如果嫁到了謝家,謝家肯定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媳婦在外面拋頭露面,這樣就沒法賺錢了,奚家這麼多口人,還要靠她養活呢。
母親為了阻止他們結婚,對她說:「你要是個孝順的女兒,就不要拿一毛錢出去。」
雙方父母的阻攔沒有讓他們放棄,反而更堅定了要在一起的心。
這些年,奚秀蘭賺的錢都在母親那裡,謝嘉亮被父親趕出家門全身上下只有7000港幣。
即便如此,1979年,他們還是結婚了。
本來奚秀蘭想要跟母親商量把買的多餘的房子給她一間用作婚房,母親卻用正在出租為由拒絕了她。
沒有父母在場、沒有親朋好友,甚至連婚紗都是拉的贊助。
婚後,兩人在外租房住。
為了不讓婆家難堪,結婚後整整五年,奚秀蘭都沒有再出現在大眾視野。
只有唱片和自己的聲音跟大家見面。
五年的時間裡,奚秀蘭錄製了很多唱片。
其中歌曲《我的祖國》獲得了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獎。
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灣被評為第一名,一共獲得五次白金唱片獎和三次黃金唱片獎。
在香港流行樂迅速發展,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艷芳等靠流行音樂大火的年代,奚秀蘭用民歌「虎口奪食」,闖出了一席之地。
奚秀蘭說:「我很熱愛自己的事業,但我更愛我的丈夫。」
好在謝嘉亮也沒有辜負奚秀蘭,兩人的感情一直很好。
1983年,謝嘉亮父親的生意出了問題,一下子落魄起來,他們想去看望,卻被拒絕了很多次。
原來,謝嘉亮的父親以為奚秀蘭去是要「落井下石」,譏諷他一番的。
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幫「公公」一把,奚秀蘭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事業。
1984年,34歲的奚秀蘭復出歌壇。
第一場演出就收到了大陸這邊春節聯歡晚會的邀約,很多朋友勸她不要去,參加了春晚很可能會失去這邊的市場。
可奚秀蘭覺得,自己從小在安徽長大,爺爺奶奶這些親人也有在安徽生活了一輩子,自己應該登上內地的舞台,讓親人看到她。
那年的春晚上,奚秀蘭演唱了《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天女散花》和《阿里山的姑娘》三首歌,那晚過後,她成為了內地家喻戶曉的的歌星,這三首歌也傳遍大街小巷。
當年,內地的舞台遠不如香港那邊開放,甚至連歌手更換演出服裝都要被限制,還不能在台上有太多的肢體動作。
奚秀蘭給每首歌都準備了一套衣服,還有道具,一開始導演組不同意,奚秀蘭急了,說:「你要不同意,就罷演。」
沒辦法,導演組只好去請示,後來同意了奚秀蘭的請求,其他演員也因此可以換一些漂亮的衣服。
這也成了春晚的一次小小變革。
此後,奚秀蘭經常在內地演出。
1985年,第二次參加春晚,演唱了歌曲《故鄉情》,還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為中國殘聯義演三場,去四川為保護大熊貓義演。
1988年,奚秀蘭在西安開演唱會,17塊錢一張的票,座無虛席,那時候大家的工資普遍也才三十多塊錢。
除了演出和專輯,奚秀蘭還為許多電影電視劇獻唱,比如《八仙過海》同名片尾曲。
眼看事業有成,自己和丈夫結婚十年,感情恩愛如初,奚秀蘭想要個孩子。
1990年,她和丈夫開始備孕。
不幸的是,這一年奚秀蘭的父親生病住院了。
父親重病,當初買的房子分給了兄弟姐妹,也沒有多餘的能賣出去,他們又都是普通人,根本湊不到父親的醫藥費。
奚秀蘭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在看到父親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消失了。
奚秀蘭演出賺醫藥費,沒有演出的時候就在醫院照顧,生孩子這件事就放在了後面。
父親的病情穩住後,已經過了兩年。
這時候奚秀蘭和丈夫再打算安心備孕卻發現,自己因為年齡偏大、年輕的時候演出太多身體損耗嚴重,懷不上了。
奚秀蘭見過了身邊太多因為生不了孩子離婚的夫妻了,她害怕謝嘉亮會因此跟她分開。
有一天,她試探謝嘉亮,說:「咱們分開吧,你可以去再娶一個年輕的,為你生個孩子。」
謝嘉亮很生氣地說:「我們在一起這麼多年,你還不了解我嗎,我只愛你,有沒有孩子都不影響我對你的愛。」
如今再想起當初好友鄧麗君用羨慕的語氣跟她說的那句「真不明白,你怎麼就這麼幸運」時,奚秀蘭很慶幸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如今,奚秀蘭已經73歲了,人到暮年,回歸平淡,時間帶走了很多東西,留下的是她和丈夫幾十年如一日,情比金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