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蘋果!小米手機拿下全球第二,Z折機成下一場硬仗?

2024-09-19     雷科技

好消息,蘋果不再是「萬年老二」了。壞消息,蘋果成老三了。

日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報告中指出,今年8月小米時隔三年再次超越蘋果,位列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第二,僅次於三星。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可能是因為小米投入了大量精力統籌汽車業務,今年在國內市場,小米手機的熱度小了一些,銷量也不算特別出彩。IDC統計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國內銷量位列第五,僅比蘋果高一位。

國內銷量一般般的小米,憑什麼在全球市場超越蘋果,回到行業第二?

高低端齊發力,小米成功逆襲蘋果

蘋果堪稱整個手機行業的異數,全球銷量前列的手機廠商中,無論是海外的三星,還是國內的OPPO、vivo、小米,雖然都有旗艦機撐門面,但主銷機型均為價格相對實惠的中低端產品。唯有蘋果,哪怕是產品線中定位較低的iPhone SE系列,價格也與安卓廠商旗艦機起步價相差不多,在僅有旗艦機的情況下,蘋果銷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二。

在全球經濟向好的情況下,iPhone不愁賣不出去,但疫情過後全球經濟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形勢更加嚴峻。日前郭明錤公布了iPhone 16系列首銷戰績,截至首個周末,iPhone 16系列預購訂單僅3700萬台,相較iPhone 15系列下滑12.7%。

手裡沒錢,購買新機時自然更需要深思熟慮,產品覆蓋全價位,並深度布局海外市場,是小米實現反超蘋果的「訣竅」。小米曾是「性價比」的代名詞,深耕中低端市場多年,在日前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第二季度全球百元機銷量排行中,Redmi 13C 4G位列第一,Redmi 13C 5G和Redmi A3兩款機型也同步上榜。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中低端市場是小米手機的核心命脈,近期小米CEO雷軍親自發微博預熱新機Redmi Note 14系列,宣布該機型將於下周發布。結合上一代產品來看,Redmi Note 14系列可能也會分為標準版、Pro版本、Pro+版本,起售價不到千元,頂配可能在2000元左右,進一步夯實小米在中低端市場的基礎。

(圖源:微博截圖)

儘管國內小米手機市場份額增長陷入瓶頸,但放眼全球市場,擁有價格優勢的小米手機依然在開疆拓土。已開發國家畢竟是少數,南亞、東南亞、非洲、南美、中東等地區,大量消費者買不起旗艦手機,小米在印度、阿聯、俄羅斯等國家,銷量均進入了前三。今年上半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5G手機市場的印度,或將成為未來小米手機銷量趕超蘋果、直追三星的依仗。

中低端市場根基紮實的小米,也在不斷開拓高端市場,並推出了數字系列和摺疊屏旗艦。據@數碼閒聊站爆料,小米小摺疊手機MIX Flip表現非常好,可見小米的旗艦機型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其他安卓手機廠商及鴻蒙手機廠商華為,在高端市場表現愈發出色,與蘋果搶占市場,也給了小米手機銷量反超蘋果的機會。

盛況之下小米也存在一項隱患——高端市場份額不足。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內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240元)以上市場,小米手機的份額只有4%,與vivo、榮耀等廠商持平。倒不是說小米做得不好,只是蘋果和華為兩家廠商影響力太大,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

(圖源:Canalys)

但小米若想在手機行業更進一步,在利潤空間更大的高端手機市場搶占更多份額必不可少。從數字旗艦到MIX系列,再到摺疊屏手機,小米正一步步布局高端市場,而小米的下一個大動作,或為三摺疊手機。

緊跟華為步伐,小米三摺疊手機將至?

2019年,華為與三星兩大廠商率先布局摺疊屏手機,當時小米沒有立刻跟進,只是在9月底發布了環繞屏概念機MIX Alpha。直到2021年3月,小米才推出了首款摺疊屏手機MIX Fold。如今小米大摺疊手機銷量數據並不好看,上半年國內銷量甚至不如三星,好在MIX Flip表現不錯,下半年摺疊屏手機銷量大機率能夠衝進國內前五。

(圖源:小米官網)

然而,在其他廠商跟隨三星、華為推出大小摺疊手機之時,華為又另闢蹊徑,推出了全球首款三摺疊手機——Mate XT。這一次,小米沒有再猶豫不決,而是迅速跟上,公布了三摺疊手機相關專利。

專利信息顯示,小米於2022年12月21日提交了該專利。榮耀CEO趙明曾表示,榮耀三摺疊手機提前一年就在設計和測試,技術層面已經完成。兩條消息結合之後不難看出,國內手機廠商早已研發出了三摺疊技術,只是要麼在打磨技術,要麼在等待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企業試探市場反應,才遲遲沒有推出三摺疊手機。

(圖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相較於大摺疊和小摺疊手機,三摺疊手機的優勢在於螢幕尺寸更大,能夠真正媲美大尺寸平板電腦,方便分屏操作,提高辦公效率。以三摺疊手機為主力機,不但外出辦公更方便,娛樂休閒時,與平板電腦相當的尺寸觀影體驗也會更好。

不過三摺疊也有技術難點,首先是重量。當前大摺疊手機一般重約230g左右,比直屏旗艦沒有重太多,保證了握持感。可再加入一塊螢幕,重量難免增加70g-100g,以至於整機重量達到300g左右。超過半斤的重量,當作主力機來用壓力還是蠻大的。

其次,內部空間布局和鉸鏈設計,也是三摺疊手機量產難、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三摺疊手機為減重,單層厚度較低,如Mate XT單層厚度僅3.6mm。在如此薄的機身內塞入大電池、攝像模組、散熱系統並非易事。三摺疊手機需要兩套鉸鏈,分別用於外折和內折,又要考慮到螢幕的摺痕,對於技術和材質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品率也難免下降,導致成本飆升。

(圖源:雷科技攝製)

最後則是軟體適配,一款軟體在單屏、雙屏、三屏狀態下UI需要分別適配,難度可想而知。而且部分開發者未必願意主動為三摺疊手機適配App,可能需要系統強行適配,更加考驗手機廠商的技術實力。

小米三摺疊手機初步曝光,具體設計和配置暫時還無法得知,但唯有解決了這三大難題,方能有機會通過快速布局三摺疊手機,加上固有的高性價比傳統,在高端市場取得銷量突破。

預計小米三摺疊手機最快明年上半年發布,頂配價格在15000元以內,藉助新機的聲勢,小米或許可以在高端市場取得更多份額,從而提升整體銷量。

保三爭二,小米與蘋果還有硬仗要打

2019年,憑藉全價位段覆蓋和P30系列的熱銷,華為超越蘋果位列全球手機銷量第二。由於種種因素,後續華為手機業務遇阻,蘋果重回全球第二,華為手機銷量則跌出了全球前五。

如今,小米手機穩居全球第三,與第二名蘋果差距不大。基於中低端手機全球市場布局,以及愈戰愈勇的高端機型,小米未必沒有機會實現季度、全年銷量超越蘋果。當然,趕超蘋果一朝一夕難以完成,尤其是時間即將步入第四季度,iPhone 16系列新機發布,第四季度國內乃至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冠軍,大機率都會被蘋果收入囊中。

(圖源:雷科技攝製)

今年底到明年,小米15系列、三摺疊旗艦手機等新產品到來,才是考驗小米能否在高端市場取得更多份額,並實現超越蘋果的時間。

自2011年8月發布首款手機以來,十餘年間小米的成長之路不乏質疑之聲。從中低端沖向高端之時,小米更是因頻繁踩坑被吐槽無數次,現在旗艦手機銷量雖不及蘋果和華為,但品質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大摺疊時代,小米起步稍晚,未能快速搶占市場。進入三摺疊時代後,小米大機率會加速推進三摺疊旗艦落地,快速搶占市場,以彌補高端市場份額較少的問題。另一方面,iPhone 16系列首銷訂單相較iPhone 15系列下滑,說明蘋果影響力也在下降。此消彼長之下,2025年全球手機銷量排行榜中,小米或許真的可以力壓蘋果,晉升榜二。

不過整個行業依然存在變數,例如iPhone 16系列若採取降價促銷方案,銷量很可能提升不少。小米與蘋果的爭奪全球銷量第二的鬥爭,僅僅是剛拉開帷幕而已,即便是高高在上的蘋果,也需要降價、硬體大升級等方案提高銷量。

對於挑戰者小米而言,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了。高端市場的產品設計與定價、中低端產品布局等,都需要謹慎思考。小雷相信,在手機行業奮鬥多年的小米手機,能夠找出最佳方案,向全球第二邁進,並以超越三星、成為榜首為最終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acb6a9aa1012092b08a05884d2d66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