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300萬!三位地質人榮獲「科學探索獎」

2019-11-04     礦冶園

去年11月,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騰訊公司發起一個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獎項「科學探索獎」,投入10億元巨額資金。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科學探索獎」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地學領域也有3位科學家上榜,他們分別是:


付巧妹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付巧妹領銜的關於「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的研究入選《自然》雜誌「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之一,被評為「有理由慶賀」的科研成果之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的博士付巧妹參與了對這根現代人祖先腿骨的研究,並在近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西伯利亞西部4.5萬年現代人基因組》的文章。

本次獲獎肯定她在古DNA研究方面的成績,支持她探索東亞不同時期人群遺傳結構、遷徙路徑和現代東亞人演化。

高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高翔2007年於中國海洋大學獲學士學位,2012年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理學博士學位,是俯衝帶地球動力學領域具有顯著影響的傑出青年科學家。

因其在科研上的傑出成果,30歲被聘為特聘研究員,32歲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先後提出了「大地震易產生於光滑海底俯衝區域」和「大地震與慢地震在流變學上分離」等突破性地震學理論,被認為可直接用於指導防震減災工作。相關成果以第一作者,分別發表在Nature(2017)、Science(2014)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並被用作多個相關國際大型科學考察計劃的主要科學依據。

本次獲獎肯定他在俯衝帶地球動力學與地球物理研究方面的成績,鼓勵他在俯衝板片內流體活動機理及其對孕震機制的影響方面取得突破。

劉全有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劉全有長期致力於我國海相油氣藏的形成機理研究,在四川盆地二疊系烴源岩的類型及分布、硫酸鹽熱化學還原反應對油氣成藏的影響作用以及深部油氣運聚機理研究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國際頂尖雜誌上,研究成果對於推動四川盆地天然氣勘探、深化蘇北盆地古生代成藏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此之前,劉全有雖然不是赫赫有名,但是依然獲獎不少。

劉全有多次獲得侯德封青年科技獎(中國石化科研人員首次獲得該獎)、黃汲清青年科技獎等行業知名獎項,主持的項目獲得我國石油石化企業界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2018年初,劉全有入選國家千百萬人才工程,同時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據悉,本次千百萬人才工程,全國共有411名專家入選,其中,中國石化僅有2名專家入選。

本次獲獎肯定他把油氣地球化學方面多項研究成果應用於勘探實踐,鼓勵他繼續在有機無機相互作用研究中,探索地質體中氫氣形成與富集機理的科學難題。

一期10億的獎勵,應該是中國獎勵青年科學家最多的一筆錢。不過,騰訊說,這個獎不求回報。由企業對科學,尤其是基礎的科學進行資助在中國並不多見,而資助科學家個人更為罕見。

以下為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及他們的獲獎理由:

這次典禮,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最後,把所有的聚光燈交給科學家們。

生命科學

數學物理學

天文和地學

天文和地學

先進位造

能源環保

信息電子

交通建築

前沿交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VCNNm4BMH2_cNUgUI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