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西藏與在城市開車上下班的區別,無非在於兩個方面:高原低壓缺氧的環境,路面崎嶇坑窪不斷。
前面,一位中學時期的老友告訴我,他在雲南香格里拉租了一輛轎車,獨自一人走滇藏線到西藏拉薩。全程路面坑窪不斷,開到拉薩時直接把車子開報廢了,最後賠了幾萬塊錢。
自駕西藏,到底對車輛的損傷有多大呢?
進藏線路一共有8條,每一條線路的海拔都很高,其中新藏線還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低海拔的線路平均海拔3500米,高海拔的線路平均海拔近5000米。根據空氣中的含氧量、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係,平均海拔每升高1000米,空氣中的含氧量下降10%,大氣壓下降10%。
以平均海拔4000米的川藏線為例,全程的氣壓與空氣中的含氧量僅有平原地區的60%。車輛行駛於高海拔地帶,發動機中的燃油與氧氣產生的化學反應會不充分,從而釋放的化學能降低,汽車在高原下的制動力會下降。此種情況,不僅導致汽車在翻越坡度較大的埡口會存在制動力不足的情況,更會使汽車發動機氧傳感器發生故障的幾率變大。
川藏線大都不是瀝青路,而是水泥路。高速路大都使用瀝青路,因為瀝青路柔軟性好、路況好,對輪胎的磨損低;而水泥路膨脹性能不好、硬度大,接縫多,容易產生坑窪路面,汽車行駛在上面總要一顛一顛的。
川藏線讓小轎車不敢上路的原因就是,川藏線沿途存在可大可小的坑坑坎坎,小轎車通行時對車輛的懸架損傷較大。小轎車的懸架以舒適性能為主,構造較為輕柔,駛過坑窪路面時容易使彈簧壓到底。這一點不比于越野車硬朗的懸架彈簧,一點點的坑坑坎坎對於越野車來講就是小菜一碟。
就如今的川藏線路況來說,小轎車自駕西藏已不是什麼夢想,可以說有輪子便可以去。但一路下來,對車輛的磨損確實不小。尤其是那些車技不太熟練的司機,不會巧妙地繞開坑窪路面,車輛開到拉薩後很可能就像我那位朋友一樣,直接將車給開報廢了。
小轎車自駕西藏,需要穩紮穩打,不能像越野車一樣開到沙漠、無人區這些地方去撒歡。我們曾開過1.6L排量自吸氣的轎車親自走過川藏線和滇藏線,中途車胎漏過一次氣,其餘便沒有出現問題。
此外,車友們還比較擔心的一個問題:川藏線好加油嗎?
每年進出藏的車輛就算沒有10萬輛,也有5萬輛。這麼多的車輛,幾乎從沒聽過哪輛車因為加不到油拋錨在半路。川藏線平均每200公里便有一個加油站,能加到92、95號油,就算是只吃「細糧」的貴族車系,也不用擔心加油問題。
川藏線2100公里,青藏線1900公里,加上順路繞道參觀的景點,自駕西藏一圈少則5000公里,多則10000公里。這一圈下來,無論如何對車輛也有不小的損傷,小轎車雖然可以自駕西藏,但從安全與穩定性的角度出發,有條件,還是儘量選擇一輛越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