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又是一年中秋到,月到中秋分外明,在這個月圓夜,一家不圓萬家圓,萬家圓時心亦安。
有人戍守邊關;有人守護萬家;有人還在一線崗位中,更多的人此刻陪著親友賞月。
但無論你身在何處,凝眸明月,思緒萬千,天涯共團圓!
(《武林外傳》劇照)
月餅,自然成為中秋的C位
如同春節的年糕、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月餅自然而然也成為中秋的C位之選。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出現一種,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主要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太師聞仲,從而製作出邊薄心厚的「太師餅」。
關於中秋賞月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唐代。
《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其真實起源年代無考。
明清時期,月餅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主要食品,並逐漸發展出多種口味和形式。
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歲時廣記》中有《餅談》一篇,對當時的月餅進行了詳細的記載:「月餅出於餅餌之間,頗存古意……一名小餅,重亦不過半兩,以紅絲線穿之,懸於花燈之下,為歲時饋贈之品。」
(《乾隆賞月圖》)
月餅的種類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和創新。
除了傳統的豆沙、五仁、黑芝麻等口味外,現代月餅還出現了水果、巧克力、冰淇淋等多種口味。同時,月餅的包裝也從簡單的紙包發展為精美的禮盒裝,成為送禮佳品。
因此,月餅不僅是中秋節的重要食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說是節日首選,但月餅還真不宜多吃
月餅的熱量取決於不同的種類和口味,但一般來說,每100克月餅的熱量在200千卡以上。
在製作月餅的過程中,為了使內餡軟而爽口,外皮更酥鬆,通常會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因此會進一步提高月餅的熱量。
肉類、豆沙、蓮蓉等傳統口味的月餅,每個月餅的熱量大約在300~500千卡之間。而一些新式口味的月餅,如芝士、巧克力等,其熱量可能更高。
因此,如果您在控制體重或者想要保持健康的話,建議適量食用月餅,避免過度攝入熱量。同時,可以選擇低糖、低脂肪的月餅以減少熱量的攝入。
吃月餅時,需注意什麼?
在食用月餅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量食用
月餅是一種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過量食用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對於肥胖、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適量食用。
2、搭配飲用
吃月餅時最好搭配一杯茶或開水,這樣可以減少月餅的甜度,減少對身體的負擔。
3、留意保質期
月餅的保質期較短,過期後容易變質,所以在購買月餅時一定要留意保質期,並儘量在保質期內食用。
4、注意保存
如果月餅沒有吃完,應該放在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保存,避免受潮、變質。
此外,對於不同種類的月餅,還需要注意不同的食用方法。
例如鹹蛋月餅和肉月餅等含有高脂肪、高膽固醇,老年人、兒童、腸胃功能不適者應該少量食用或避免食用。蓮蓉月餅等含糖量高的月餅,糖尿病患者需要謹慎食用。
無糖月餅,真的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嗎?
無糖月餅雖然不含糖分,但並不意味著糖尿病患者可以隨意食用。
月餅是一種高熱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即使是無糖月餅,其熱量和脂肪含量也不容忽視,此外還可能含有對糖尿病患者不利的成分,如麵粉、植物油等,這些成分會在體內轉化為糖分,影響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種併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等,這些併發症的存在使得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嚴格地控制飲食。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病情和醫生建議,適量食用無糖月餅,並注意控制攝入量。
在食用無糖月餅時,可以搭配蔬菜、肉類等食物,以增加飽腹感,減少月餅的攝入量。同時,糖尿病患者還需要定期檢測血糖,發現任何異常症狀及時就醫。
不過月餅也沒別太多,畢竟過完中秋,最近一周的早飯,只能吃月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