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座建在沙洲上的城市-Ayutthaya,在1350-1767年期間為泰國首都,長達四百多年的歷史。
現在留下來的遺址,在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泰國現有的三大世界遺產地之一。
Ayutthaya以印度古城Ayutthaya命名,Ayutthaya是羅姆人(梵文史詩)中英雄羅姆人的誕生地,在天花流行蹂躪鄰近城市Lopburi後,於1350年成立。
根據《阿瑜陀耶皇家編年史》,U-Thong國王和他的部隊已經跋涉了好幾天,然後到達了一條河,在河的另一邊,他們看到一個被稻田和三條河流合併的島嶼。
國王在那裡建立了他的新首都,歷史告訴我們,大城發展成為泰國中部的一個主要王國。
在15世紀中葉,王國覆蓋了現代泰國的大部分地區。這是一個巨大的兩棲城市,建在運河上,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
到1685年,大城的人口約為100萬。
主要住在140公里的水道網絡中的船屋上(相比之下,倫敦的人數大約是當時的一半)。
幾個世紀以來,這座城市一直是重要的國際的經濟、藝術和政治中心。
與外國人的互動和貿易蓬勃發展,大城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
17世紀來到這座城市的外國遊客,包括外交官和商人,聲稱大城是他們去過的最閃亮和最傑出的城市(一度,大城有400多座寺廟)。
這座城市擁有巨大的財富,吸引了外國僑民,他們擔任航海家、建築師、皇家保鏢(日本武士),甚至總理等。
1767年,緬甸人入侵王國。
Ayutthaya繁榮和穩定的黃金時代戛然而止。
這座城市被摧毀了。許多宏偉的建築被摧毀。
現在,大城遺址上,是大城歷史公園,大部分的景點都是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的,而核心保護的六座寺廟,也只收費220泰銖一個人的聯票。
下面就來說說,大城歷史公園,都有那些必看的景點:
是泰國大城府歷史公園內的一個佛教寺廟,位於泰國中部的古城Ayutthaya。
它建於15世紀初期,曾是泰國歷代王朝的宗教和政治中心。
這座寺廟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寺廟之一,以其三座巨大的黃色鐘樓著名,這些鐘樓曾是Ayutthaya王朝時期的宮殿。
在這裡,遊客可以欣賞到古老的泰國佛教建築、寺廟藝術和歷史文物,其中包括許多金碧輝煌的佛像和其他宗教藝術品。
這座寺廟曾是泰國歷代王朝的宗教和政治中心。
Wat Phra Si Sanphet最著名的特色是三座高大的黃色鐘樓。
這些鐘樓曾是Ayutthaya王朝時期的宮殿,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之一。
寺廟內還有許多精美的佛像和其他宗教藝術品,其中包括金色的佛像、華麗的雕塑和壁畫。
最初,這座修道院由U-thong國王於公元前1900年建造,以接待曾經從錫蘭的Phra Wanratana Mahathera局任命的僧侶。這個面額被稱為Pakaew集團。因此,這座修道院被命名為「Wat Pakaew」。
因為這個donomination的後續,有很多僧侶按順序命令,所以Pakows集團很快,因為在此期間很有利。
後來,許多人對這種統治很忠誠。他們中的許多人被任命為這種統治的僧侶,因此Pakaew集團在那段時間裡迅速繁榮起來。
Naresuan the Great國王隨後決定在這個名為Phra Chedi Chaimongkhon的修道院建造一座大型Chedi。
這座修道院後來變成了Wat Yai Chaimonekhon。
它由矩形結構的鋪磚和砂漿製成。建築物的地基是凹的,作為垃圾(帆船)的底部。門廊和窗戶裝飾著美麗的灰泥。
Ubosot的房子是一個砂岩佛像,盤腿坐在Subduing Mara的態度上。
這個受戒大廳的牆壁支撐著屋頂,所以裡面沒有柱子。
這個是大城也西方人交流的證據,因為他採用的西方教堂的建築方式。
Wat Phra Si Sanphet位於國王拉馬蒂博迪一世(國王U-通)統治時期建立的皇宮內。
1448年,Boroma-Tri-Loka-Nat國王將宮殿的遺址用於建造寺廟。這座寺廟的重要建築是包含Boroma-Tri-Loka-Nat國王、Boroma-Rachathirat III國王和Ramathibodi I國王的骨灰的樹主佛塔。
它是大城王國的皇家寺廟,用於宣誓效忠等重要的皇家儀式,它也是王室的私人小教堂和王室骨灰的保存地。
沒有僧侶居住在這裡,儘管他們偶爾會被邀請參加特定的儀式。
在阿瑜陀耶王國歷任國王居住的大皇宮建築群內。它現在也被稱為古宮。
以上就是樂玩君的泰國旅遊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的海外旅遊經歷。
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遊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