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7月銷量超16.2萬輛,入選世界500強,意料之外,意料之中

2022-08-11     超級宇論

日前,乘聯會正式公布了7月份最新銷量數據,7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環比下降6.5%。這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比亞迪。在7月,比亞迪集團旗下汽車產品銷量達到162530輛(乘用+商用),同比增長183.1%。這在2022年經濟發展狀況並不理想,疫情等事件依然對車市有影響的條件下,比亞迪爆髮式的業績表現實屬難得,雖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比亞迪再次超越南北大眾,意料之外

乘聯會7月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顯示,比亞迪同比暴漲172.6%,以158957輛的成績成為全國銷量冠軍。而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銷量分別只有153670輛、120008輛,被比亞迪汽車超過,分居第二和第三。

比亞迪取得如此的成績,在筆者看來屬於意料之外。首先,雖然今年以來,南北大眾所在的上海和長春兩個城市先後因疫情影響中斷了數月的汽車生產,但恢復生產後的勁頭依然十足,一汽大眾在6月強勢賣出了21萬輛,再度稱霸。而上汽大眾也是老牌的銷量冠軍,2021年單一大眾品牌也賣出了134.28萬輛,也是去年單一品牌的銷量冠軍。

所以,比亞迪能夠擊敗南北大眾奪得銷量冠軍,實屬不易,更是意料之外的事。

首先,比亞迪在今年3月份宣布停產了所有的純燃油車,只以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衝擊中國市場。這其實是一步險棋。從2021年中國車市的整體表現看,2627.5萬輛的汽車銷量中新能源占了350萬輛,由於新能源車的比例還相對不高,消費者使用汽車類產品的場景也比較多元化,這就造成了傳統能源汽車仍然在一定時間內仍然是車市的主角,而以新能源車為核心競爭力的比亞迪能夠一直在2022年銷量排名靠前,並且一直處於爆髮式增長的狀態,確實令筆者驚訝。

其次,雖然今年4月比亞迪就曾經力壓南北大眾,首次坐上銷冠寶座,但這被當時的媒體認為有運氣的成分在(上海和長春先後遭受疫情影響)。而全球市場環境的惡化,使得消費信心備受影響,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也必然受到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汽車企業都紛紛下調了市場預期,而比亞迪卻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逆勢上漲,並能夠以新能源為產品核心超越南北大眾兩家合資巨頭,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比亞迪依靠新能源的崛起,意料之中

其實在今年3月,比亞迪就發布了停售燃油車的通告,這在當時被兩個聲音所解讀。

第一個就是,比亞迪順應市場趨勢,搶先占領技術、市場甚至輿論的高地,將自身從傳統能源造車企業當中脫離出來。而第二個,則是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基礎和發展前景,要比繼續從事傳統能源汽車的研究更有前景,也更有優勢。

在筆者看來,這兩個聲音都對。

在「電」這個車輛相對較新的驅動領域,比亞迪有著比中國所有本土企業,甚至海外企業都要早,也要更豐富的經驗,所以比亞迪依靠新能源發展而崛起,早在筆者的意料之中。

比亞迪最早是從電池起家的,在發展了27年之後,比亞迪的產業布局也已覆蓋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四大產業,形成全產業鏈生態閉環。

其中,在「電」這個核心領域,比亞迪從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晶片核心技術,到推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運量雲軌和低運量雲巴;從3C電池、動力電池、光儲一體化,到提供金屬、玻璃、陶瓷、塑膠、藍寶石等全系列結構件和整機設計製造解決方案,比亞迪在多個領域均有涉及,並且全面開花,依託於技術創新,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進取之路。

而在3月29日比亞迪發布的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中,也顯示,比亞迪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54.67億元,同比增長44.22%。其中比亞迪研發投入為106.27億元,同比增長24.20%;研發人員數量約4.04萬人,同比增加31.52%。

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亞迪在全球已累計申請專利3.7萬項、授權專利2.5萬項。研發上的不斷加碼,使得比亞迪已擁有超安全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台3.0、IGBT4.0等核心技術。技術創新驅動下,比亞迪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崛起,似乎有了更簡單的注釋「意料之中」。

而就在8月3日比亞迪業績報告發布的同一天,《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出爐,比亞迪赫然在列,而比亞迪的未來「可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8d26a7dca7d53f25095947b6257a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