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機會!林詩棟不敵張本智和無緣男單冠軍,究竟輸在哪些方面?

2024-10-14     全言

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桌球亞錦賽男單決賽落幕,此前在洛杉磯奧運周期一直保持單打全勝的19歲國乒小將林詩棟「不敗金身」被破,苦戰4局後1-3不敵日本選手張本智和,令中國球迷們感到遺憾不已,那麼這次林詩棟究竟輸在哪裡?張本智和又做好了哪些呢?

首先林詩棟背負太大心理壓力,首局8-2沒拿下是整場比賽的轉折點。

如果單從決賽第一局前半段的戰況看,林詩棟的表現堪稱完美,完全打出了自己的特點,在反手高質量弧圈球對抗上明顯占優,其餘環節也壓制住了張本智和,但8-2領先後自己擰拉出現失誤,場上形勢隨即發生巨大變化,結果出手也變得保守很多,越輸越不敢發力,隨後被逆轉翻盤。

作為一位首次參加亞錦賽就打進男單決賽的小將,林詩棟這次背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也使得決賽稍有波動便影響了自己的心態——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導致林詩棟輸球的第一原因,而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林詩棟在心態出問題後暴露了哪些技術問題。

第一是對正手的使用效率低,反而被張本智和牽著鼻子走。

關注乒壇的朋友們都知道,張本智和的技術強項是反手,近年來正手雖然有很大提升,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其「反手利」的標籤,而林詩棟雖然也是以反手見長的運動員,但正手能力比張本智和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本次比賽林詩棟在首局被逆轉後就出現了正手使用不到位的情況,越輸球越依賴自己的反手,結果反而讓張本智和的正手顯得更加強勢:實際上日本運動員這次的正手發揮也只能算是一般水準,沒有出現掉鏈子,但林詩棟的正手卻並未發揮其威力,這就明顯落了下風。

第二是林詩棟在緊張後接發球也不嚴謹,被對手拿到了許多機會。

這其實是一個必然出現的情況,因為桌球是一項非常精細的運動,任何動作的細微變形就會導致「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尤其在接發球上表現顯著,運動員一旦過分緊張就會出現「手硬」的情況,很容易接發球出現機會給對手製造機會。

林詩棟平時引以為傲的接發球自然是反手擰拉直接上手,但這次因為保守而擰不出質量或者直接失誤,那麼就難以給張本智和製造威脅;而搓擺又容易冒高被張本智和搶攻,於是林詩棟很多回球都十分平庸,給了張本智和反擊的機會,可以說是一步慢、步步慢。

第三是林詩棟相持時的回球落點、線路單一,被對方輕鬆預判、加力反拉得手。

林詩棟過去在比賽中發揮好時可以打出非常多高質量的變線球,不斷牽制對手,這原本是他的得分利器,但本次決賽在落後的情況下很少出現,第三局背水一戰時有不錯的發揮,但很快又陷入了與對方在左半台反手「練球式」的對攻。

作為已經有七年世界大賽經驗的「花季老將」,張本智和敏銳地察覺到了國乒小將的問題,於是非常大膽地在相持中加力衝擊林詩棟的防線,這也是建立在準確預判林詩棟回球落點、線路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到的事情——比賽打到這個份上,林詩棟輸給張本智和確實不冤。

不過林詩棟雖然輸掉了決賽,但畢竟比所有男單隊友都走得更遠,而且這次亞錦賽始終身兼多項、勞心勞力,男單能獲得亞軍也是值得大家肯定的,希望球迷們能理性看待結果:他才19歲,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期待下次比賽能有更好的發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8b5e8d269117f953f21f3b997bace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