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反攻勝利,全靠美國英國?普京:沒用

2022-09-12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烏軍反攻勝利,全靠美國英國?普京:沒用

自俄烏衝突以來,在歐盟和美國的援助之下仍節節敗退的烏克蘭,近日卻實現了最大的一次反攻勝利,烏方聲稱已收復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然而之前西方國家還哭訴「武器庫都快被烏克蘭掏空了」,援烏力度也在不斷減小,怎麼想都不合理,難道俄羅斯真的已經力不從心了嗎?

對於烏克蘭的反攻勝利,俄羅斯國防部證實,俄軍確實已經從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的多個地點撤離,看樣子,烏克蘭的「大反攻」承諾並非言過其實,在西方輿論逐漸轉向「拋棄」澤連斯基後,澤連斯基終於拿出了真本領。

澤連斯基在基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露面

不過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撤離只是出於軍事大戰略上的考量,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德羅夫稱,已準備好再派出1萬名戰士,「所有這些城市都將被收復」。也有消息指出,俄軍所謂的「戰略撤退」實際上是被迫撤退,卡德羅夫也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對俄軍的批評,並表示如果不改變戰略,將會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聊聊。

據最新報道,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馬克·華納在接受CNN採訪時承認,烏克蘭軍隊的反攻,是在美國情報部門與英國同行參與的情況下達成的,他強調,英國人功不可沒。而本次反攻的節點剛好卡在了特拉斯當選英國首相不久後,這是否意味著,特拉斯將採取比詹森更加激進的方式援助烏克蘭,即便英國在援烏態度上已經是數一數二級別。

馬克·華納

專家認為,美國和烏克蘭在計劃反攻時加強情報共享,意味著俄烏衝突中美國的力量滲透已不可忽視,美國的做法將會使其成為衝突的一方。尤其是在美國提議給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被俄羅斯強硬否決「不會虧本出售」後,俄美間的摩擦力度將不斷加大,美國還特彆強調,設定價格上限後,美方並不會恢復進口俄羅斯石油,頗有一副要和俄羅斯脫鉤的氣勢。

事已至此,美國、英國情報部門的參與肯定會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大膽。而此次俄軍失利,確確實實是輸在了情報之上,此前烏軍聲稱要大反攻之時,俄軍高度警惕,普遍分析認為烏軍將在赫爾松地區開始反攻,烏軍也確實這樣做了,不過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佯攻」,顯得烏軍非常疲軟,也因此,俄軍開始變得鬆懈。

在俄軍開始「輕敵」後,烏軍一記「聲東擊西」,猛攻了哈爾科夫這個誰都料想不到的地區,恰好還是俄軍防衛薄弱的地點,戰場態勢也因此兩級反轉,讓人感嘆「戰場瞬息萬變」。在撤軍途中,俄軍還丟棄了大量坦克等武器,可見俄軍此次是真的落敗了。此後,普京還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表示就扎波羅熱核電站局勢進行合作,以防止烏軍繼續炮擊核電站產生毀滅性影響的發生。

普京也作出最新表態,他認為俄羅斯已經成功應對西方壓力,閃電戰策略並沒起到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7b231cda69e1c616717290a4fbe4b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