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季度財險投訴量最高、4年凈虧2億多!眾惠相互啥情況?

2023-06-20     閨蜜財經

原標題:1季度財險投訴量最高、4年凈虧2億多!眾惠相互啥情況?

摘要:體量不大、爭議不小(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03篇原創

最近,一家保險公司引起了蜜妹注意。

事情緣起於前幾天(6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一則通報。通報名字叫《關於2023年第一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其中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監管部門接收並轉送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

在首先披露的財產保險公司投訴量情況里,一家名叫「眾惠相互保險」的公司,力壓人保財險、眾安在線財險等巨頭公司,以1900件的投訴,成為TOP1。

這家「眾惠相互保險」,到底啥來頭?

01

該司官網顯示,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簡稱「眾惠相互」)成立於2017年2月14日,是中國首家經國務院同意試點、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性相互保險組織。

眾惠相互位於深圳前海,初始運營資金10億元,主營業務包括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短期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等。

何為相互?蜜友們對支付寶以前推出的一個產品相互寶應該還有印象。簡單來說法和普通保險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投保人與所有人身份合一,優勢就是投保人能夠充分參與到產品開發、運營管理等環節。

基於此,相互寶險組織和普通保險股份制公司也有很大區別,前者沒有股東,保單持有人的地位與普通保險股份公司的股東地位相類似,且盈餘最終歸會員所有。

另外相互保險組織沒有資本金,也不能發行股票,其運營資金來源於借款或保費溢余,通常相互保險組織設立前期所需的資金是通過借貸等方式由外部籌措,後期補充運營資金的方式除不能發行股票外,與普通保險股份公司大體一致。

比如眾惠相互的初始運營資金就是由前海金

控等12家企業及自然人提供,目前有6大相互計劃,分別是:華西婦兒聯盟、腎愛寶、支農惠農計劃、扶助小微計劃、卡友保、深圳眾惠保。

企業預警通顯示,眾惠相互的法人代表為陳靜,也是該司董事長,江蘇徐州人,1988年考入北大,法學碩士畢業,妥妥的學霸。陳靜曾在平安保險任職,後面也涉足過P2P:在網信金融集團任高管,後參與籌建眾惠相互。

眾惠相互的疑似實際控制人為王廣西,1969年生,現為海德股份董事長、董事,也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入圍「新財富500富人榜」。

02

回到眾惠相互本身,體量來看,這並不算一家大的保險公司。

此前5月,該司披露了2022年年報,當年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8.14 億元,同比增長 48.78%。

其中,健康險保費收入73561.48萬元,占比 90.41%;信用保證險129.76萬元;意外傷害保險6,866.24萬元,占比8.44%;其他保險804.30萬元。

同期,人保財險的保費規模為4875.33億元、平安財險車險就有2012.98億元,原保費同比增長6.6%。

營收方面規模自然也是低於頭部很多。2022年眾惠相互營收7.79億元,同比增加18.28%。凈利潤則是虧損的。期內其凈利潤同比大降7919.32%,為-1.26億元,這種情況在行業內似乎不太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眾惠相互的凈利潤為負並非2022年特殊情,而是歷年常態。2018-2021年,該司的凈虧損分別為0.94億元、0.34億元、0.19億元、0.02億元。蜜妹大致算了下,5年下來累計凈虧約2.75億元。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特此感謝!)

專項指標來看,眾惠相互的核心償付充足率為250.38%。此前有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6%,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8%、186%、300%。眾惠相互的這項指標略超過平均水平。

不過眾惠相互的核心一級資本有點落後,如下圖數據顯示,2022年為-3.37億元,遠低於行業大佬不說,也低於行業平均。

03

如此小的體量,卻有這麼多的投訴量,看來眾惠相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且蜜妹發現,該司也並非2023年1季度才剛上榜,似乎也是這個投訴榜單的常客。

比如2022年1季度,財產保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中位數為4.11件/億元。其中陽光信保以112.94件/億元居榜首;眾惠相互保險則23.90件/億元位列第二;

2022年2季度,億元保費投訴量來看,眾惠相互開啟狂飆模式,1362.18件/億元的投訴量居第一位,遠高於第二位的陽光信保60.86件/億元,更是高了行業中位數3.58件/億元一大截。

2022年3季度,在億元保費投訴量里,眾惠相互繼續蟬聯TOP1,以342.18件/億元領先陽光信保的160.34件/億元;

2022年4季度,眾惠相互存在感更高。不僅拿下萬張保單投訴量冠軍,還以1052件的理賠糾紛投訴量位列該類別投訴的亞軍,僅比冠軍人保財險少了100多個投訴量。同時其累計投訴量也以1085件位列亞軍。

此外,該司還在上榜了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認定的「深圳市2023年消費評價指數等級很差企業」名單……

2023年1季度,如文初圖表所示,眾惠相互的投訴量更高了,排名也進了1位,上升到冠軍。

該司的億元保費投訴量,更是一騎絕塵,以664.87件/億元的高位領先第二名眾安在線財險一大截;萬張保單投訴量情況也累計,大幅領先第二名陽光農險。

這些投訴里,大部分涉及的是理賠糾紛。2023年1季度,眾惠相互保險理賠糾紛投訴量1859件,占眾惠相互保險投訴總量的97.8%。

在黑貓投訴等網站,蜜妹看到的眾惠相互相關投訴,也多是涉及理賠方面。

如此來看,在賣保險之前真的得做好功課,理賠難真的很惱火,希望眾惠相互後面能有所改善吧,畢竟消費者才是「上帝」啊。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707b163f6dfa87b67889d796e94fe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