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個!6輛車可同步掉頭!就在濟南經十山大路口

2023-08-11     生活日報

原標題:全省首個!6輛車可同步掉頭!就在濟南經十山大路口

「我每天下班都要經過這個路口,原來掉頭口在橋下,直行和掉頭車輛來回交叉,過去至少得等兩個紅綠燈,改造後一個燈就能過去,大大縮減了我回家的時間。」市民王女士說。

7月31日,濟南交警在經十路山大路路口創新設置了首個「聯動式掉頭」通道,有效解決交通堵點,通行效率提升17.1%,極大改善了市民交通出行體驗,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據了解,燕山立交橋作為濟南市最重要的立交交通樞紐,承擔著連接城區外圍交通與中心城區交通轉換的功能,因南北向下橋口和東口距離較遠,導致高架路與地面交通的切換主要以燕山立交橋西側為主。因高架接入點與地面道路為8車道匯入4車道,車道數不匹配,加劇了高架連續流和地面間斷流之間的衝突,導致經十路山大路路口東向西交通擁堵。因南側路網匱乏,經十山大路口需同時承擔旅遊路分流、南側居民區到發交通、高架路轉換等多層次功能,路口通行需求過於複雜。近年來,濟南交警積極開展優化舉措,通過在農行橋設置提前掉頭開口,緩解了路口掉頭壓力,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逐年上升,路段擇機掉頭與主線直行機動車衝突加劇,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加劇,導致山大路至燕山立交橋呈現常態化擁堵,甚至擁堵至漿水泉橋,影響燕山立交橋南北向匝道正常通勤。

濟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歷下區大隊副大隊長李志超告訴記者,為有效解決該處點位交通擁堵問題,妥善緩解掉頭車輛與主線機動車之間的交織問題,濟南交警結合路口周邊路網條件及最新交通流運行規律,對掉頭開口進行進一步優化,採用「聯動式同步掉頭」、協調多次放行等措施,解決掉頭車輛衝突,保障車輛通行安全,滿足車輛通行需求。

創新「聯動式同步掉頭」模式。通過採用隔離護欄封閉農行橋處掉頭開口,在路口停止線後60米打開中央隔離欄重新設置提前掉頭開口,施劃6個聯動式掉頭車位,允許6輛掉頭車輛同步調頭,提高掉頭車輛通行效率,滿足掉頭車輛通行需求。

黑科技提升掉頭效率。增設「智能管控掉頭」系統,通過監控自動檢測每個掉頭「港灣」是否停有車輛,如停止位置前還有掉頭位,同時10秒內車輛未移動,智能監控就會自動聯動「定向音柱」及誘導提示屏對司機進行提醒,提示車輛排隊等候,提高掉頭車道的利用率。

理順交通組織流線。通過將掉頭口前移,釋放原路段掉頭車道空間資源,將主線東向西3條社會車道修改為4條社會車道,提高路段機動車通行效率。

精細化信號配時。東口設置掉頭相位,並根據掉頭車輛交織影響在同周期設置兩次放行,提高掉頭車輛通行效率,並對不同時段進行了細緻劃分,以滿足不同時段的通行需求。以早高峰為例,第一次放行開始時間為東西左轉(上相位北單放)開始16秒後到東西直行開始9秒後結束,總計約25秒;第二次放行開始時間為南單放(上相位東西直行)開始16秒後到北單放開始18秒後結束,總計26秒。放行總時長約51秒左右。

通過優化前後對比發現,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7.1%,高峰期東口直行排隊長度由860米降低至580米,掉頭口通行效率提升約33%,掉頭車輛和主線車輛衝突得到有效解決,路口擁堵得到較大程度的緩解。

同時為緩解經十路沿線交通擁堵,解決玉函立交橋西向東橋下橋上車流交織問題,交警部門在經十舜耕路口西口外側增設一排左轉車道,並同步調整下橋口標線及空中指示標誌,引導橋下左轉掉頭車輛通過外側車道通行,減少直行左轉車流交叉,消除安全隱患,大大提升該路段通行效率。

*點亮【在看】,轉發關注~

來源:天下泉城

編輯:凌文秀

審校:石洪開

監製:殷美玲

知名品牌緊急道歉:全部下架!不少濟南人愛吃…

酒店房間水壺裡有內褲?!破案了

海綿工程致居民樓逢雨倒灌?濟南海綿辦回應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5d59f48eaae3ca53d623520e72c23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