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放射性野豬泛濫,輻射水平每年增長!為何它們還很健康?

2023-09-07     怪羅科普

原標題:德國放射性野豬泛濫,輻射水平每年增長!為何它們還很健康?

野豬泛濫成災幾乎快成為全世界的問題了,但是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歐洲泛濫的野豬許多都是「行走的輻射源」,它們擁有超高水平的輻射。

具有輻射是野豬在歐洲許多地區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沒人願意吃它們的肉,也沒多少獵人願意捕殺它們。

其實不止野豬,中歐地區許多動物都具有放射性,這是因為1986年在烏克蘭境內,發生了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車諾比事故,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

但是野豬與其它動物卻不同,隨著時間推移,其它動物的放射性水平都在普遍下降,而野豬卻常年保持穩定,這個被稱為「野豬悖論」,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

Ryan Brook

最近,一個科學團隊對此給出了解釋,因為野豬太貪吃了,而且還喜歡吃地下的東西,這是它們高放射性水平的原因所在。

不過,很多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幾十年來整個種群都保持高水平輻射的野豬自己一點事沒有,反而還泛濫成災了呢?

野豬的輻射來自哪裡?

德國東部泛濫的野豬可能是整個歐洲最出名的,有時候一個打獵季節可以獵殺掉幾十萬頭,它們也是非常有名的「輻射豬」。

圖:車諾比反應堆周圍

即便距離車諾比足足有1500公里,同時還跨越了幾個國家,但考慮到野豬的遷徙,人們還是相信這些「輻射豬」的輻射來自於車諾比。

不過,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唯一無法解釋的就是,為什麼這些野豬能夠經曆數十年依然保持高水平的輻射。

最近,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解釋,其實這些野豬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不僅來自於車諾比,其中大約12%-68%(不同樣本數據不同)來自於過去的核武器實驗[1]。

圖:核彈測試

此前科學家就已經了解到,銫-135與銫-137的比例可以確定銫的來源——它到底來自於核武器,還是核電站的核反應堆[2]。

無論銫-135,還是銫-137,都是鈾或者鈽的裂變產物,但對於銫-135而言,它是鈾核裂變產物氙-135在不吸收中子的情況下衰變產生的。

在核反應堆中(核電站),氙-135的水平受到控制,並通過中子吸收轉化為穩定形式的氙 136;而在核武器的場景中,氙-135被保留繼續衰變,並出現更多放射性銫-135。

之所以,核反應堆的場景中氙-135會吸收更多中子,而核武器的場景中氙-135不怎麼吸收中子。

其原因就是,核反應情況下,反應堆中的中子水平一直保持穩定,而在核彈爆炸的情況下,中子水平是一個強烈但短暫的過程[2]。

所以,銫-135與銫-137的比例越高,則意味著它更有可能來自於核武器。

圖:巴伐利亞地區野豬體內的銫活動濃度,以及武器放射性塵埃和車諾比核事故對銫的貢獻,圖源:Stäger

據信,這項研究使用一個高純度的伽馬射線探測器來測量銫-137水平,同時使用高科技的質譜法比較了銫-135和銫-137的含量。

最終確定,野豬很大一部分放射性來自於過去60-80年核武器測試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正是這些補充,讓野豬的放射性經曆數十年依然保持高水平。

該團隊指出,雖然野豬體內放射性銫確實主要來自於車諾比,但是其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樣本(他們總共使用了48個樣本),即便不考慮車諾比的來源,它們的輻射水平也超過了德國的監管限制。

不同的銫源混合在土壤中並被野豬攝入,圖源:Stäger

那麼,為什麼這些核武器實驗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對其它動物影響比較小呢?

這個就要說野豬的食物來源了,它們是一群非常喜歡食用地下菌類(主要就是松露)的動物,而放射性物質會被菌類吸收。

放射性物質會隨著雨水,以及其它的自然過程進入土壤,並且逐年向下沉降,但它的沉降速度很慢。

松露生長在地下20cm-40厘米的地方,車諾比事故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可能現在剛剛到達這個位置。

圖:訓練後的豬可以幫助尋找松露

不過60到80年前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在那裡被松露吸收,野豬的鼻子非常靈敏,同時還是專門為拱地挖掘而設計,它們很容易找到這些放射性「毒蘑菇」,並吃下它,從而放射性同位素得到積累。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還指出,考慮到現在車諾比的核污染也已經到達松露生長的深處,未來幾十年內野豬的放射性水平可能都不會降低。

那麼,還有最一個問題,一隻小野豬從出生開始,它們就吃著放射性「毒蘑菇」,隨著年齡的增長,輻射水平也將增長,它們咋就沒有受到影響呢?

野豬為何沒有受到輻射影響?

毫無疑問,這些放射性野豬中肯定有許多都是輻射遠遠超標的個體,但是它們確實看起來很健康。

其實,不僅是野豬,就算是在車諾比的無人區內輻射水平最高的地方,也生活著動物和植物,而且整個車諾比無人區已經成為動物天堂了,就連對環境要求苛刻的兩棲動物都在車諾比無人區中繁衍開來。

輻射對生物肯定產生了影響,但同樣也很明顯,生物的適應性比我們想像得要強大得多,它們變得更加適應高水平輻射。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生活在車諾比無人區的鳥類和哺乳動物(包括野豬),它們的毛髮變得更黑了,這是它們阻擋輻射的方式之一。

另外,動物的壽命都比較短,而輻射是一個持續性傷害,它製造致命傷害需要時間,而增強了輻射抵抗力的動物在引發致命疾病前,它們早已完成繁殖,這是它們在高劑量輻射中「泛濫成災」的原因之一。

其實,有許多研究都發現了,車諾比的動物有些壽命變短了,有些基因發生了嚴重變化,但這些改變並不致命,它可能可以帶走一些個體,但並沒有消滅整個種群。

無論野豬也好,其它動物也罷,高水平的輻射只是自然選擇的一部分,而且不算什麼太大的變化和挑戰,至少比不過人類活動帶來的生存挑戰。

最後,其實從野豬的例子中,有一個事情是令人擔憂的,就是我們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為60到80年前的核試驗埋單。

而且你想像不到,當時的一些核武器是在空中進行爆炸實驗的。

參考:
[1].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3565
[2].https://doi.org/10.1021/es500403h
[3].https://www.euronews.com/green/2023/09/02/chernobyl-scientists-solve-mystery-of-why-wild-boars-are-more-radioactive-than-other-anima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怪羅「

id:guailuo123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5cd88c7bbf89cae1bb7ccf6f6e96f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