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服務,能否為「博物館熱」破題

2023-08-03     品橙旅遊

原標題:夜遊服務,能否為「博物館熱」破題

【品橙旅遊】今年暑假,國內各大博物館都迎來了入館人數的新高峰。國內許多博物館頻頻出現「一票難求」和預約人數爆滿的問題,讓遊客感覺到跨進博物館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

近期,業界內外有關「建議開放夜遊博物館」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有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為,把開放時間延長,甚至增加夜遊項目,可接待空間能得到進一步釋放,但這對博物館的接待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都是一種考驗。從可行性角度,並非每一家博物館都適合開展夜遊。

「一票難求」背後

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個暑期,積累了3年的出遊需求在今年「五一」、暑假等各類假期迎來集中釋放。尤其是熱門博物館「不缺遊客缺門票」的現象十分突出。

「數萬張門票45秒就空」「未來7天全部約滿」「地接已淪為搶票機器」……近期,北京、上海、陝西、四川、江蘇等地多個知名博物館先後發文,都表示博物館預約人數爆滿。

在各大平台上,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預約攻略」鋪天蓋地,抱怨搶票難的帖子也是隨處可見。

有博物館攝影博主甚至發文吐槽:「今年暑假各大熱門博物館真的是人多到無法忍受的地步了。」該博主的吐槽,在網上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和熱議。

實際上,今年暑期里的這波「博物館熱」並非毫無徵兆。

近年來,隨著年輕群體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認同與日俱增,博物館在旅行景點中的存在感愈發強烈,「逛館」對遊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此外,目前國內博物館九成以上免費開放,逛博物館更是成為了一種低成本的休閒方式。社交媒體上,圍繞文博的話題不斷豐富和拓展,頻頻「出圈」引發共鳴乃至共振。

而近期暑期「博物館熱」異常火爆的背後,更是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旅遊熱和博物館熱的雙重疊加。

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年疫情管控的全面放開、經濟複雜嚴峻形勢下家庭收入下降、教育部和文化和旅遊部積極推動研學旅行、網上各種分享曬圖和現場直播等多種因素疊加共振,使得原來門前冷清的博物館、藝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在今年暑期變得異常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有遊客甚至從其北京的朋友打聽到,故宮博物館門口黃牛的要價已高漲至 6 倍。

這也意味著,當前博物館門票供不應求的局面逐漸使逛博物館不再與「物美價廉」等字樣掛鉤。

他山之石

針對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寒暑假及一系列節假日出現部分博物館預約難的情況,國家文物局也在採取一系列措施。

繼7月14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關於加強博物館暑期等節假日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多家博物館採取系列措施來優化服務,國家文物局在7月2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擴大服務供給,緩解供需矛盾,重點加強對一些非熱門優質博物館的宣傳推廣,為公眾參觀博物館提供更多選擇,指導各地博物館推出更多高品質、多元化展覽和教育活動,進一步優化服務供給;強化部門聯動,形成監管合力,與公安部加強合作,專題研究打擊「黃牛黨」具體舉措,加大審查監管和打擊力度;創新工作思路,完善預約機制,指導各地通過分時段預約、動態投放門票、預約系統優化升級等形式,提升預約管理水平,通過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預約名額等措施,進一步滿足觀眾需求。

「同時,建立『黑名單』制度,對惡意搶票、囤票、爽約等行為,增加他們的成本。」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劉洋表示。

據了解,近日北京警方就打掉了國家博物館周邊的一批倒票「黃牛」,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處罰3人。同時,在技術和規則上增加搶票後的退票難度。

據統計,1996年,我國博物館總數為1219家。2022年,我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免費開放率超過90%。儘管我國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實現了博物館數量上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力求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但「搶票難」「預約難」的問題幾乎每年都在發生。

面對「波濤洶湧」的客流以及公眾高漲的參觀熱情,一些文博機構也在探索如何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大遊客的承載量。

然而,增加遊客日承載量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如人流擁堵、遊客過度集中在某些洞窟等,這可能對洞窟的保護和遊覽體驗造成不利影響。必須合理規劃和管理遊客流量,以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

總體來說,這個設計可以視為在平衡遊客需求、文物保護和旅遊業發展之間作出的一種探索。合理管理和規劃遊客數量,同時提供優質的服務和講解,提高了參觀效率,對於保護莫高窟的獨特文化遺產和提升遊客體驗都是至關重要的。

攝圖網

夜遊模式能否破題

敦煌莫高窟的相關改進措施,也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化遊客參觀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一種解題思路。

其實,國際上一些著名的博物館藝術館,比如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都有固定時間的夜遊服務。

近年來,國內一些熱門博物館也開始嘗試通過提前開門迎客、延長營業時間、增設夜場等方式擴容,滿足了更多遊客參觀需求。

例如,蘇州博物館從7月11日到8月31日期間,周二至周五的閉館時間延長至18:00(17:00停止入館),周六、周日增加晚上開放時間到20:00。湖南博物館增加了預約名額,從9000人擴容到12000人。浙江自然博物館更是推出24小時博物館項目。

此外,不少博物館還在暑假嘗試過夜遊項目——南京博物院每年的5月18日會有一場奇妙夜活動;2020年暑假,南京的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梅園新村紀念館嘗試過夜間開放,增加文博體驗活動,頗受市民歡迎;2022年,南京民俗博物館在晚上開辦過六朝雅集,很是熱鬧。

針對夜遊博物館,陝西一家知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夜遊博物館的優勢有很多。首先夜間開放博物館可以為那些白天工作或其他安排有限時間的遊客提供額外的參觀機會,從而增加了遊客的吸引力。其次,夜間參觀博物館將提供與白天不同的氛圍和體驗。在低光照條件下,藝術品和展品可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增加了參觀的樂趣和趣味。

不過,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從可行性角度,並不是每一家博物館都適合開展夜遊,要根據自身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要看博物館物質條件。博物館需要具備良好的設施和場所來支持夜間開放,包括良好的照明系統以確保觀眾能夠安全觀賞展品。同時,博物館需要評估夜間開放的運營成本,包括額外的人員、電力和其他資源。這些成本是否可以得到合理回報,是可行性的重要考量。

其次要看夜間博物館周圍交通、居民環境接受度。周圍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公共運輸工具或停車場方便觀眾前來,這將直接影響遊客的到訪意願。如果博物館位於居民區附近,需考慮居民對夜間參觀活動的接受度和潛在的影響,必要時可以進行調查和溝通,以獲得支持。

當然,任何一個新事物都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想要讓遊客適應夜遊博物館的遊覽方式,必須要進行有效的市場營銷或宣傳。需要了解當地或目標市場對夜間博物館的需求,是否有足夠的遊客願意參與夜遊活動。同時確定需求後,要制定宣傳策略及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計劃,利用各種渠道和媒體宣傳夜間開放活動,吸引更多的目標受眾。

博物館夜間開放將為更多人帶來文化的享受,也給更多人帶來不一樣的文化感受。為確保成功開展夜遊活動,博物館需要制定合理的運營計劃和安全措施,同時加強市場營銷和宣傳,以吸引更多的遊客的到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4fe9b9e77b8cec8a850ab04e7a81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