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個大舞台,世間男男女女都是其中的演員。
樓市資本論看來,國家也是世界舞台上的演員,都有獨特的人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一瓶伏特加下肚,西伯利亞的熊見了也犯怵。日本,是充滿工匠精神的手藝人,做個壽司都能整出一部200多集的熱血動漫。中國則是「基建狂魔」,啥也不說,就是埋頭幹活;而且速度之快、技術之高、創新之多,其他國家難以匹敵。
自2022年新年伊始,基建狂魔再度上線,多地陸續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總投資規模將超3萬億。
當「基建投資」發力穩增長的重點漸次清晰時,樓市資本論注意到,房地產曙光明亮,成為「基建大年」的受益板塊之一。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提前開啟多元產業戰略的榮盛發展,順應新發展階段的產業趨勢,成為融入新基建、新增長的一大動力源。
【一】2022中國經濟主線:基建投資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再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但從三、四季度下降的經濟增速也要看到,經濟進一步復甦壓力明顯;因而對於全新開啟的2022年,穩增長無疑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目標。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兩大國家級信號顯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正在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作為穩定經濟運行秩序、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的重要抓手。
信號一: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早在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提出,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在此之後,穩增長政策信號頻發。
信號二:加快推進重大項目
2022年1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
種種信號表明,基建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時,多個地區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更是為基建發力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1月4日,上海浦東新區8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同日,安徽省2022年第一批731個重大項目開工動員;1月5日,浙江省總投資額達6386億元的358個重大項目正式啟動開工;1月6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2022年度第一批142個項目集中開工......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10日,中國至少有11個省、直轄市組織召開了2022年重大項目開工活動,涉及重大項目超5000個,總投資規模超3萬億元。
基建不僅可以帶動經濟復甦,也將顯著利好地產行業。隨著房地產進入「房住不炒」的新常態,新一輪基建的實質,就是供給側改革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助力民眾美好生活的進一步落實。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住房作為民生基建里的重要領域,活躍其中的房地產企業如榮盛發展,就與此次基建潮息息相關,在提早布局多元化、科技化戰略引領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大幅提高。
【二】重倉城市群,榮盛發展踩穩大基建浪潮
簡單來說,這一輪基建強調的是通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彌補城鄉發展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對應的基建邏輯也轉變為新型城鎮化、產業升級和科技聚力。
樓市資本論認為,以三大最新基建邏輯尋覓,榮盛發展無疑成為受益於新基建浪潮的房企樣本。
首先,從新型城鎮化來看,我國潛在的優勢是擁有支撐大國經濟內循環的城鄉區域縱深空間;通過形成現代化都市圈,有利於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分工協來延長經濟循環鏈條。
當城市群和都市圈成為新一輪發展主體時,榮盛發展已沿京滬走廊繼完成全國布局,並且最具潛力的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正是其發展重心。
1.銷售端:長三角簽約金額達36.2%
從銷售端來看,2021年榮盛發展累計實現簽約金額1345.58億元,同比增長5.87%;對比年初制定的1300億元銷售目標,榮盛發展超額完成。
從銷售數據中不難發現,長江經濟帶的深耕正是榮盛發展業績成功兌現的奧秘所在。
據悉,2021年上半年,榮盛發展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簽約金額占整體簽約金額的36.2%,已經超過河北地區的26.1%,中西部城市群簽約金額占比為18.8%。
戰略結構的前瞻性調整,平抑了單地區市場下行對榮盛發展整體業績的影響,為公司完成年度目標奠定了基礎。
2.拿地端:長三角新增土儲比例63.3%
與此同時,從年中報來看,榮盛發展在環渤海、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及中西部的重點城市儲備土地資源,總建築面積3741.25萬平方米,可以滿足未來2-3年的開發需要。
從拿地結構來看,榮盛發展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布局力度很大,在杭州、徐州、常州、蕪湖、廣州等地進行了重點布局,投資金額達90.36億元,占上半年整體拿地投資金額的73.23%。
對此,中國城市群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可認為,一直以來,長三角、珠三角區域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創新最活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經濟區之一,其住宅市場也極具韌性。2022年對於新老基建的巨大投入以及積極貫徹落實,一些連接節點城市、具有強勢產業基礎的城市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戰略深耕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榮盛發展,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在城鎮化的時代浪潮下,對於不斷變換的市場,榮盛發展已經展現出穩健實力,而聚焦核心城市群、高能級城市的均衡布局,也將持續為公司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三】多元化發展,精進綜合實力
對於新一輪基建產業升級和科技聚力兩大邏輯,榮盛發展則憑藉多元化發展戰略,精準踩上了風口。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早在2016年,榮盛發展就開始了戰略轉型。
如今,榮盛發展已基本形成了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以康旅、產業新城、物業為支柱,其他相關產業為輔助支撐的多元化產業發展新格局,並呈現出強大競爭力。
1.榮萬家物業凈利大增135.89%
2021年1月15日,榮盛發展旗下物業公司榮萬家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2021年港交所物業第一股。
財報顯示,榮萬家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2.91億元,同比增長68.75%;凈利潤更是達到2.47億元,同比增135.89%。
2.產業新城委託面積超400平方公里
榮盛發展打造的產業新城運營商——榮盛產業新城,已在河北、安徽、湖北3個省布局了12個園區,委託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為高科技企業提供孵化基地。
2021年11月18日,榮盛發展剛剛簽訂了《年產4萬套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項目入區合同書》,就麥格洪電氣在固安大清河園建立年產4萬套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項目各項事宜達成一致。該項目用地面積約14畝,投資額不低於5050萬元。
3.榮盛康旅榮獲行業TOP3
此外,2021年,榮盛康旅也通過頻頻創新實現業務的快速恢復。
目前,榮盛康旅在全球已建造35個國際度假區,78家酒店、5個特色小鎮、3個滑雪場、1個通用航空公司。
通過探索出了以「盛行天下」和「投資平衡法」為自身特色的盈利模式和發展路徑,榮盛康旅不僅獲2021中國文旅地產運營企業TOP3,還在2021年上半年實現簽約面積35.91萬平方米,簽約金額30.77億元。
樓市資本論看來,當前「行業天花板+政策調控+融資約束」多重因素集結,使得地產行業進入增量向存量轉換的深度調整期,呈現更為複雜的局面。
伴隨而來的行業焦慮之下,企業都在思變,向多元化迸進。而選擇物業、產業新城和康旅作為切入點的榮盛,不僅看準了三者的市場空間,同時又能與地產主業協同,打造全產業鏈,形成內生增長動力,幫助公司平滑經濟周期風險,更能持續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在2022這個基建大年之下,發展模式與國家大基建潮多處契合的榮盛發展,無疑將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