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壓軸黑馬,預定了

2023-08-17     桃桃淘電影

原標題:暑期檔壓軸黑馬,預定了

在這個犯罪懸疑片炸場的夏天,又一部接棒的黑馬新片來襲。

由黃曉明監製,新銳導演李太閤執導,黃曉明、閆妮、塗們、闞清子領銜主演的庭審題材犯罪懸疑片《最後的真相》將於8月25日上映。

喜大普奔啊,搞事業的曉明哥回來了。

顏值在大銀幕上依然很能打,但這次的角色讓人猝不及防。

黃曉明飾演了一位流氓律師,且在片中有多層反轉。

而他最壞一刻,真就是最帥一刻。

與他搭檔的閆妮,說能靠這部電影拿幾個獎,絲毫不過分。

《最後的真相》中,閆妮真的每一寸面部肌肉都在演。

寧做惡女,不做弱女,觀眾狠狠地代入了。

閆妮飾演的嫌疑人金喜妹,在上門按摩服務的過程中殺死了外形暴戾的男顧客馬雙喜(塗們 飾)。而6年未碰官司的的落魄律師丁義峰,不擇手段也要幫金喜妹翻案,他主張反殺被害人馬雙喜屬正當防衛。

正道的光?恰恰相反哈。

他只是想藉機重出江湖,將鐵案逆轉,以一戰成名,鹹魚翻身,坐收名利。

然而,案情的真相遠非表面那麼簡單,金喜妹與馬雙喜的關係也撲朔迷離。金喜妹與丁義峰之間的互相拉鋸,也讓故事走向和人物關係疑竇叢生。

在正義和名利之間,丁義峰必須再做一次抉擇。

他如何抉擇,真相又到底如何,相信大家幾乎猜不到。

所以,《最後的真相》的首要看點是故事的真相。

而真相揭示,主要通過律師視角與多重反轉來完成。

電影開局,按摩女殺死顧客,指向桃色反殺。然而嫌疑人金喜妹卻一心求死,誓死不從無罪辯護,邪痞律師準備不足,第一局被公訴人KO。

就在一切似乎無從下手的時候,金喜妹又突然翻供,承認被強姦。

這次法庭辯護,丁義峰大獲全勝,絲滑地名利雙收。

而事情彷佛落定的時候,兇手又指向另有其人。故事隨後有了再次與再再次的反轉。

不止案件在反轉,人物也在反轉。

每一次反轉是對真相的補充,是情感的遞進,更是對人物的重塑。

電影的敘事像剝洋蔥一樣,用層層的反轉遞進式重繪了人物形象。而每一次人物形象重繪,更靠近人物的真相,也讓嫌疑人、受害者、律師的形象都更加落地,更加有血有肉。

比如,邪痞律師丁義峰。

這是個很新鮮有趣的人物設定。他遠非傳統意義上的正義良心,抑或自私律師。電影對丁義峰的第一重塑造,是為求勝不擇手段。他有被指控非法入侵、故意傷人、偽造證據、搶奪私產、暴力逼債的污點。

第二次反轉也是第二次塑造,勾勒出丁義峰的前史隱情。

這位混不吝的邪痞律師開始顯露出新的層次。

而觀眾也從既往經驗出發,對這個人物的底色,有了一個基本判斷。也正基於此,當電影呈現金喜妹突然翻供的緣由時,觀眾直接震驚了。

而等到高潮,丁義峰的身份會再次反轉,觀眾又會被刺痛。

這個角色正是在正與邪之間,反覆橫跳,牽引觀眾的神經。

丁義峰一面是灰色而瘋癲的,另一面又是有怨憤在內心深處涌動的。以自己朋友的身份照顧老年痴呆的母親,又天天將母親寫的申訴材料扔進垃圾桶。這些小細節,都暗示出丁義峰身上灰色的緣由。

為了演繹這個渾不吝的落魄律師,曉明哥減重30斤。

值了。因為在片中,他帥到起飛。

閆妮飾演的按摩女,塗們飾演的老炮,同樣有多層次的形象反轉。

金喜妹的身份很多,按摩技師,底層女性,有段夕陽戀,又淪為囚犯。同樣,她的性格層次也很多。她是殺人果決的惡女,是暴打顧客的瘋批,也是照顧老馬的溫柔女人……並且她還有待觀眾解鎖的其他身份。

這一角色跨度幾十年,閆妮流暢地呈現出了金喜妹年輕時的活潑明媚,工作時的風情萬種,飽經風霜後的純良底色,以及入獄後的心如死灰。

印象最深刻的有兩處,一處是金喜妹被丁義峰審問時,一側臉頰肌肉的微微抽搐。

這一點在謎題揭曉時回過頭來看時,那種付出了慘痛代價,卻還是失去了唯一機會的瀕死心情,觀眾會分外共情。

而她最生動的戲,或許是馬路上被警察帶走的場面。

閆妮的語氣語調、姿態眼神的處理,將金喜妹的個性展露無疑。

這是一個近年來國產電影中最複雜而特別的女性形象。

塗們老師在這部遺作中,同樣堪稱年度演技的MVP。

馬雙喜時常情緒暴躁,甚至動手打人。但也正是這種暴戾形象的表層建構,讓多次反轉後的老馬的形象格外立體,也讓老馬與金喜妹的情感關係,既彰顯人性之複雜,又足夠真摯與動人。

應該沒人能抵擋住,老馬與喜妹在遊樂園那場戲的殺傷力吧。

老馬解下領帶,抻在旋轉木馬上,說「唔小心我的愛人」。

然後他們相視一笑,口紅印在老馬嘴角。

這些小小的設計和台詞是那麼的自然,又那麼的準確。還與塗們老師從早前演繹的蒙古族題材電影的銀幕形象形成互文。

而就著鼻血飲酒的一場戲,更讓人震顫。

這種沉默而堅韌的傳統父輩,已經在當下的影視劇中不算多見了。老藝術家處理得堪稱教科書級別,柔情和堅毅,信手拈來。氣場依舊,但斯人已逝。這不禁讓人悲傷。

除了複雜的人物形象,《最後的真相》最精彩之處,是破套路。

作為繼2013年的《全民目擊》和《聖誕玫瑰》後,近10年來難得一見的內地庭審電影,《最後的真相》既呈現了華語影壇多年來難得一見的唇槍舌劍、火爆交鋒、超長台詞輸出的庭審戲,更打破了施暴者與受害者簡單角色互換的庭審片類型觀影經驗。

它拒絕在受害者與施暴者的身份翻轉這一類型經驗上做文章。

哪有什麼受害者與施暴者啊?

因為,哪裡都是受害者與施暴者。

它打破了受害者與施暴者的二元對立模式,甚至打破了傳統的辯護律師與嫌疑人的類型化的人物模式。

也是這個原因,在這部電影中,律師與嫌疑人之間的拉鋸、對抗、互相救贖,以及嫌疑人與受害人之間的複雜情感,都比訴訟雙方的二元對立,更出彩。

這部電影跳脫出了施暴者—受害者轉換的類型人物表象,傳達出一個內核無比溫情的故事。

按摩女之間,按摩女與顧客之間,嫌疑人與律師之間……情感關係都真誠而複雜。

可以說,這部狠度超標的犯罪懸疑片,包裹著足夠高濃的情感。

伴隨著律師製造假象,律師尋找真相,到律師為真相犧牲,電影也從「全員惡人」的表象轉換成「無人得利」的殘酷內核。

也是從這個角度說,《最後的真相》是很刺痛的一部庭審片。

它的刺痛感,是因為這真相的重量幾乎難以承受。

在大部分的庭審片中,法庭總是一個撕開人性虛偽、暴露人心醜惡的場景。

在這部電影中,你撕開以後,發現到處都是愛。

你會因為逐步清晰的人物動機而感到心內顫抖,也會讓自己陷入情與法的拉扯中。

這種處理有一種深沉的殘酷。

如果說暴力的產生是道哲學命題,有必然性,有巧合、意外與機率。

那麼,親密關係中滋生的犯罪,關乎一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

但更多的,又是那土壤,那複雜社會問題的糾纏帶來的連鎖反應。

一如這部電影,它的拳頭,打在了相當複雜的社會議題的交織之上。

底層女性生存、法律邊界問題、忘年戀、灰色產業、原生家庭……影片對社會議題的展現輻射面雖非常廣,但卻都處理得舉重若輕,這更讓人五味雜陳。

所以有提前觀影的網友說,看完這部電影比喝了假酒還難受。

無限反轉後,溫情滌盪後,一種複雜而惋惜的離場感,蔓延開來。

8月25日,快去影院感受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4d7257b1bfc6c2ab6dea11db8098508.html


















他將改變世界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