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鍛造國漫的「黃金時代」?

2023-06-22     ACGx

原標題:誰在鍛造國漫的「黃金時代」?

題圖 / 騰訊視頻動漫圓桌沙龍
期待國漫的「黃金時代」

2018年《斗羅大陸》開播時,粉絲可能不曾想過,這部動畫能在陪伴他們五年之後,繼續開啟新的征程。在前不久的十城觀影會上,各個年齡段的粉絲們共赴這一場五年之約,只為「青春不言再見」。

《完美世界》動畫最近的一段劇情中,主角石昊為了保護八域萬民選擇與仙殿黃羽同歸於盡,動畫里石昊神魂分離、燃儘自己的催淚獨白,盡情散發中式熱血動畫主角的獨特魅力,折服了無數觀眾。

在播的《鏢人》動畫,將中國影視作品中久違的大漠武俠與江湖紛爭,展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斗羅大陸》持續5年的陪伴,《完美世界》打動人心的高潮情節,還是《鏢人》里每一幀對人物刻畫、情節渲染的作用,都指向一點——隨著動畫製作技術的進步,國產動畫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不僅是指數量上的增加、類型的多元,更是對動畫藝術表現力的挖掘。

在而今中國文娛市場的優質國產動畫里,不斷拓新的技術到底是如何影響到動畫製作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2023年上海電視節騰訊視頻動漫「中國動漫從全面崛起到百花盛放」圓桌沙龍里,平台、動畫行業從業者們的分享中找到答案。

技術如何賦能國產動畫?

前幾年提到國產動畫代表作品,《斗羅大陸》必然在列。這部作品的出現奠定了國產動畫年番製作的基礎,而今《斗破蒼穹》《完美世界》《一念永恆》在內的數部年番作品也在陪伴年輕觀眾的日常娛樂生活。雖然同為年番,但是由於劇情的差異、人物經歷的區別,在製作層面和製作細節上有著極大不同。

比如《完美世界》,2021年70分鐘特別篇「雙石大戰」還令觀眾記憶猶新,而2023年5月的「七神決戰」石昊與仙殿黃羽對戰的一集,在精心設計雙方法寶、招式以及打鬥鏡頭之外,用一組細膩的鏡頭語言,將主角獨白的情緒渲染至頂點,打動了無數觀眾。技術成就畫面,畫面服務劇情,「七神決戰」出色的表現,同虛幻引擎等大量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是分不開的。

在圓桌現場,《完美世界》的製作公司福煦影視董事長袁峰提到了面對新技術時的態度。「作為創意團隊來說,天然去捕獲、擁抱科技,擁抱當代的技術這是必須要去走的事情。」他表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製作團隊需要把控好不同技術的節奏感,「你首先要守正,然後再開始突破。」

動畫作為一種內容形態,講好故事是內核,而不斷升級和疊代的製作技術,是增強故事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利用新技術在內容層面進行突破、創新,是國產動畫一直以來嘗試的大方向。這一點,在2020年上線的2D年番《一念永恆》上有著深刻體現。

受制於過去的客觀原因,國內2D動畫人才數量和製作能力與海外是有一定差距的。當3D動畫的製作模式逐漸走通後,作為平台方的騰訊視頻決定要推出一部2D年番,滿足動漫愛好者對2D動畫的需求。

在現場,武冕分享了這部作品在製作層面的關鍵詞,即「成長」。所謂成長,指的是能夠跟作品一起成長的製作團隊,具備成長性、能夠匹配觀眾成長的主角,最後則是製作層面工業化的成長,能夠解決2D年番的產能問題。

基於前面兩點,最後選擇出來的正是《一念永恆》。2D動畫在角色面部細微表情、肢體語言刻畫方面的製作優勢,也將主角白小純在每一次自我轉變、個性成長時的刻畫得細緻入微,讓年輕觀眾可以感同身受。

不難看出,製作技術的革新解決了國產動畫的2個基本問題,一是視聽效果,這是動畫內容的根本;二是產能,這關係到動畫產業的長遠發展。當品質和效率達到了一個基準時,無論是市場還是創作者,都會對動畫的審美提出更高要求,這種主動的追求則會反過來促進內容製作技術的創新和突破,讓國產動畫發展進階到一個新水平。

用新時代的理念創作中式動畫

在動畫創作領域,技術和藝術互相成就的案例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加真實的視聽表現力,皮克斯每做一部動畫電影,就會對3D CG製作軟體進行升級;以2D動畫見長的日本動畫行業,早已將2D畫面風格、3D CG製作進行高效統一,達成畫面效果升級以及成本可控。在國產動畫領域,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早已在探索如何將技術運用到創作中,去講好國人自己的故事,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內核,用作品去呈現中式審美風格。

《鏢人》就是一部非常有「中國」味道的武俠題材動畫。為了展現作品獨特的美學風格,動畫將2D技術和3D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合理解決了人物動作、畫面透視和長鏡頭的運用上的難點,並使用動捕技術為2D人物原畫動作戲打底。這種運用多種製作技術相結合去再現中式動畫審美特點,在另一部作品《枕刀歌》上亦有深度體現。

因為有大量動作戲,《枕刀歌》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三渲二模式來進行製作。圓桌現場,製作公司更三動畫CEO劉波強調:「我們選擇的風格是為故事服務的。」三渲二在3D動畫的空間感,以及2D動畫線條風格上的優勢,讓《枕刀歌》不僅能擁有流暢的動作戲,還能在國產動畫里形成差異化的風格,由此吸引了一批喜愛傳統武俠影視內容的觀眾。

劉波表示最近在做雙女主的武俠題材動畫,這部新作里的視效會更誇張,融入更多潮流文化,「我們就希望讓更年輕的人,比如說十幾歲的人喜歡上武俠題材,所以我們在視覺上做一些創新。但內核還是俠義的內核。」

不過,在《左手上籃》這部籃球題材的2D動畫里,大量張力十足的動作場面卻是靠有籃球經驗的原畫師繪製出來的。《左手上籃》的總導演謝鍾黎在現場就解釋了自己的創作基調:「為了還原校園青春一點的感覺,所以要做一些針對性更強的動作。」

在被動畫觀眾譽為「東方古典美人氣質」的3D動畫《眷思量》里,就以中國傳統美學為出發點,基於真實感和想像力構建起大量高辨識度的角色、場景建模。《眷思量》的獨特性,固然是導演趙禹晴基於女性視角的個性表達,更是國產動畫百花齊放的一種表現。在圓桌現場,趙禹晴也表示,將採用虛幻引擎5製作《仙劍奇俠傳3》。虛幻引擎5在整合製作流程方面有極強優勢,可以讓製作團隊將創意和想法留到拍攝階段。「不同的工具給我們帶來流程梳理的思路都不一樣。換一個全新視角去做《仙劍3》,也希望可以呈現出一些不同的東西。」

幾十年前的中國動畫,將多種美術形式糅合進動畫語言中,創作出水墨、剪紙、定格等製作技術。而今,中國動畫用新時代的創作理念,諸如《鏢人》《枕刀歌》《左手上籃》《眷思量》這一類擁有強烈個性的國產動畫,實際上是借動畫這種極具想像力的載體,將創作者個性與民族性深度交融的結果。用新時代的創作理念和新的動畫製作技術,去創作中國動畫,講好中國故事,重塑中國本土動畫作品風格。用好傳動畫微塵定格工作室總經理柳迪的一句話可以總結為:「我覺得內容和表達上,就像兩個人談戀愛,未必是人中龍鳳才能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兩個合適。這可能是觀眾看起來會覺得比較簡單,會比較精鍊的原因。」

國產動畫的進擊之路

海外發達動漫產業無一不是根據客觀環境,逐漸打通從內容創作到產業這條路。成熟的動漫行業,脫離市場必然會曲高和寡,也就談不上長久發展。國漫如今的內容發展路線,以技術為切入,先解決動畫製作的產能問題,進而探索風格化的內容創作,這是基於網際網路生態環境下探索出來的一條必然發展之路。大量作品的誕生,也為國漫與國際接軌奠定了基礎。

動畫是一種具備跨文化傳播屬性的內容形態。有關國漫與國際接軌的議題,圓桌現場各位都提出了一個共同觀點,即在視覺層面有高辨識度,在故事層面可以引起海外觀眾共鳴的作品,就是海外市場需要的。從業30年的資深動畫人翁銘在現場提及的《大鬧天宮》,就曾在海外4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發行和放映,「世界每個角落都知道,驚為天人,這就是我們的教科書,好好學習,這是我們中國曾經的輝煌。動畫是一種語言,一種態度,一種表達。」

如今國產動畫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在創作理念、創作手法上則體現出時代特點,這樣的作品具備能夠在海外吸引更多關注的潛力。但由於文化屏障的存在,通過故事去引發海外觀眾的共鳴,卻需要創作者有足夠的耐心。

當然,動畫的國際化傳播,不僅是指把優秀的作品送到海外市場,也包括國際化的技術合作。倍視傳媒創始人兼CEO Chris Bremble身在中國10年,他就深刻感受到中國動畫行業「在敘事和故事方面,除了有技術的成熟之外,中國相關專業人員的技巧也變得越來越成熟。」由翁銘執導的多國合作短評集《TAISU PROJECT》將在今年上線,它或許將成為中國動畫與國際技術合作的一個正面案例。

在進行內容國際化的探索中,騰訊在線視頻平台運營部燃動宇宙工作室群負責人周望也提出了平台側的觀點,即國漫與國際的接軌不是一部兩部作品,而是整個品牌的創作思路都應該是如此。顯然,這需要創作者持續堅持創作熱情,更需要平台堅定不移地對好內容進行扶持。

當我們回看整個國漫市場,數個年番加大量精品季番吸引了超過2億國漫年輕用戶,大量創作者可以將自己的個性化內容付諸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平台的「穿針引線」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自2015年開始布局國漫以來,騰訊視頻在這8年里,與行業的優秀團隊展開緊密合作,扶持動畫製作人才,大力推動技術發展與產能升級,以優秀的故事和製作引領大眾審美,將單一作品形成一個體系、大的類別,從中又可以產出帶有濃厚中國文化標籤的個性化作品,這些源源不斷的內容產出吸引了中國年輕人愛上國產動畫。

騰訊視頻對於國漫行業的布局,高度符合「長期主義講中國好故事」的基準:與合作夥伴一起,對技術創新的不斷深挖,在內容題材、呈現形式和價值內核等各個方面進行融合與創新,通過長線布局讓國漫生態的建設更加穩固,國漫產業的「黃金時代」也就不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4d6add55a04efd208b81c31924037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