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詩社人物誌-發起人篇

2022-09-15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野草詩社人物誌-發起人篇

野草詩社於1978年10月22日,由趙朴初、蕭軍、姜椿芳、樓適夷、王亞平、張報、湯茀之、金常政、楊小凱發起,在蕭軍寓所北京什剎海銀錠橋畔海北樓的「蝸居」成立,是粉碎「四人幫」後北京成立最早的詩社。社名取自白居易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寓意野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亦如魯迅先生在其散文詩集《野草》題記中所云,它不譁眾取寵,不爭名奪利,萎後尚可肥田沃野。

野草詩社發起人、顧問:趙朴初

趙朴初(1907年11月5日-2000年5月21日),男,生於安徽省太湖縣。早年就學於蘇州東吳大學。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趙朴初的詩詞曲作品曾先後結集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國內外廣泛傳誦。趙朴初的書法作品俊朗神秀,在書法界久負盛名。

趙朴初同志的一生,是不斷探索真理、追求進步的一生,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國家和人民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的一生。趙朴初同志豁達大度,識大體,顧大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生活簡樸,清正廉潔,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和廣泛讚譽。

野草詩社發起人、第一任社長:蕭軍

蕭軍(1907年7月3日—1988年6月22日),原名劉鴻霖,筆名三郎、田軍等。遼寧義縣人。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1929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青島晨報》副刊編輯,後赴上海,在魯迅領導下參加左翼文學運動,和胡風等人同編《七月》。任山西民族革命大學教師、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理事、魯迅研究會主任幹事、《文藝月報》編輯、東北大學魯藝校長,哈爾濱魯迅文化出版社《文化報》主編。1949年後歷任北京市文物組研究員、北京市戲曲編導委員會研究員、中國作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顧問,魯迅研究學會理事。

著有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第三代》《五月的礦山》,小說、散文集《跋涉》,長篇歷史小說《吳越春秋史話》、專著《蕭紅書信輯存注釋錄》 《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傳記文學《我的童年》等。

野草詩社發起人:姜椿芳

姜椿芳(1912年7月28日-1987年12月17日),江蘇常州人。常用筆名有林陵、化之、蔡雲等。當代著名翻譯家,中國百科全書奠基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哈爾濱市委、滿洲省委宣傳部部長,哈爾濱英吉利亞細亞通訊社俄文翻譯。1936年到上海後,任中共上海局文委文化總支部書記、《時代》周刊主編。1945年主辦《時代日報》,並任總編輯和時代出版社社長。建國後,歷任上海俄文學校校長,上海市文化局對外聯絡處處長,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副局長、顧問。參加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和《史達林全集》的編譯和部分譯文的定稿工作。1978年後主持籌辦《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出版工作,並先後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總編輯、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第一、二屆會長。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野草詩社發起人:樓適夷

樓適夷(1905年1月3日-2001年4月20日),男,原名樓錫春,現代作家、翻譯家、出版家,浙江餘姚人。中共黨員。早年參加太陽社,曾留學日本,1931年回國,從事左聯和文總的黨團工作,任《前哨》編輯,後參加反帝同盟,在中共江蘇省委工作,1933年被捕,1937年出獄,歷任新華日報社副刊編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抗戰文藝》及《文藝陣地》編輯、代理主編,新四軍浙東根據地浙東行署文教處副處長,《新華日報》編委,《時代日報》編輯,出版總署編審局副處長,東北軍區後勤政治部宣傳部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顧問,《譯文》編委。

著有短篇小說集《掙扎》《病與夢》,散文集《話雨錄》《蟹工船》《適夷散文選》《天平之甍》等,詩集《適夷詩存》,劇本《活路》,電影文學劇本《鹽場》,譯著小說《在人間》《契訶夫、高爾基通訊集》等。

野草詩社發起人:王亞平

王亞平(1905年3月11日―1983年4月6日),男,原名王福全,筆名羅倫、白汀、大威,漢族,河北省威縣人。1926年畢業於河北省立第四師範。1935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參加戰地服務隊,任《春草詩叢》主編,1946年到冀魯豫解放區,任冀魯豫文聯主任,主編《平原文藝》,1949年後歷任北京《人民日報》副刊主編,《新民報》總編輯,北京市文藝處處長、市文聯秘書長。全國曲協常務理事。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詩集《都市的冬》《十二月的風》《海燕的歌》《生活的謠曲》《火霧》《血的斗笠》《黃河英雄歌》《第一支頌歌》《李季真傳歌》《宋江河》《春雲離婚》《穆林女獻槍》《紅薔薇》,論文集《從舊藝術到新藝術》《杜甫論》,劇本《張羽煮海》,歌劇劇本《鐵水鋼花》,唱詞《百鳥朝鳳》《黑姑娘》《藍橋恨》等。

野草詩社發起人:張報

張報(1903-1996),廣西扶綏縣人,壯族,原名莫國史,《救國時報》創辦人。1918年在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讀書,1920年考入北平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後讀南開大學,轉學北京師師範大學,後赴美國留學。1928年加入美國共產黨,任美共中國局書記、《先鋒報》主編。1932年秘密前往蘇聯,入讀列寧學院。1935年任《救國時報》副主編。1938年受蘇聯肅反運動擴大影響,被流放北極邊18年。1956年昭雪回國,任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專家(專長英、俄、法文)。1982年離休,定居北京。曾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野草詩社社長等。

野草詩社發起人:湯茀之

湯茀之(1920—1987),四川瀘州人,早年就讀於省立劇校。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向國內介紹蘇聯文藝。歷任上海時代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國際劇協中國理事,中蘇友協理事。野草詩社發起人之一。原《外國戲劇》主編。

野草詩社發起人:金常政

金常政(1929年2月-至今),瀋陽人。編審。中共黨員。1950年畢業於北京外語學院,中國大得科全書出版社編審、原副總編輯。1978年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籌建工作,起草《中國大百科全書》總體設計文件及體例。現為中國編輯學會顧問(原副會長)、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和國內多種專業性百科全書和地方百科全書編委會成員或顧問。在辭書編纂理論方面發表論文和專著數百種,1991年榮獲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

野草詩社發起人:楊小凱

楊小凱,1945年生於重慶,上海市人。1964年高中畢業。後當過農民、工人,自學成才。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是野草詩社發起人之一,曾任野草詩社副社長。

野草詩社成立大會上,蕭軍作《題野草詩社》,眾詩友依韻奉和,共同慶祝詩社成立。

賀野草詩社成立

趙朴初

言之不足故嗟嘆,嗟嘆不足故詠歌。

世事紛紜如野草,不嘆不歌當奈何。

姜公示我野草集,我見千花滿香積。

艱難歷盡又長征,行吟萬里春無極。

題野草詩社

蕭軍

野草春風雨後甦,芊芊莽莽滿平蕪。

三冬雪壓千山暗,萬里冰封百卉枯!

午夜妖氛迷廣宇,經天日月掩皇都。

寅回斗柄殷勤轉,德有鄰兮喜未孤。

題野草詩社步蕭翁原韻

姜椿芳

春回大地野草甦,青山處處不荒蕪。

霜嚴雪壓戕翠錦,雨徐風雲潤黃枯。

今日群英凈玉宇,當年女王囚紅都。

花甲野草添嫩色,重師德賽破窮孤。

野草步蕭翁原韻

樓適夷

一聲霹靂慶昭甦,又見萋萋遍綠蕪。

原來斤斤計得失,何妨歲歲歷枯榮。

三春艷發人爭羨,四野披離殘赤都。

搖曳東風無限好,從今不學片雲孤。

步蕭老原韻

張報

閃電驚雷驅腐惡,東風浩蕩育新蕪。

翠眉向日春來秀,絳臉迎霞冬未枯。

冷視凌霄抽百尺,笑為大地緣千都。

同經烈火添生意,共浴朝陽永不孤。

奉和蕭老野草次韻

湯茀之

原上離離去復甦,難忘噤噤吊荒蕪。

光消翠城形雖損,雪壓冰封根未枯。

野火經燒思涅鳳,忠魂有伴話京都。

春風一夜風和雨,碧盡天涯漫道孤。

題野草詩社

金常政

不是鮮花照眼明,生生息息自枯榮。

甘為牛馬捐新綠,不向名園致嫩青。

繁茂豈憑人澆灌,淒涼原是自尋成。

任他天火燒不盡,海北風清又叢叢。

題野草詩社

楊小凱

纖花野草競爭艷,搖落霜風態更妍。

前輩英才鳴伏櫪,後生俊秀唱攻關。

千鈞力入八行字,一種心抒九億言。

矚目乾坤天地遠,辛勤扶將好芳園。

野草詩社是有著強勁生命力的社會團體。它不僅寓意著重生,更沉浸著代代詩友的尊嚴、傲骨與氣節。筆耕不輟,矢志不渝,行文凝魂報國,奮筆創寫史詩。

一代先賢已暮,一代芳華正茂,如今詩社集聚了詩、聯、書、畫各方面卓有成就人才三百餘人,出版了各類書籍近千部,舉辦了海內外詩詞楹聯書法大賽數十次,承辦了創作、評審任務百餘次,為弘揚主旋律,積聚正能量,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野草百家是專門為詩聯書畫行業做智能檔案管理的文化科技公司,秉承讓中國傳統文化在檔案中永生的理念,收集整理社團歷史資料和文化作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守護中華瑰寶,傳承歷史記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4617226f5cb1c65ccacc5faf02e4abe.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