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是時代所需,大勢所趨。圍繞如何實現媒體融合發展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對「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作出重要部署,這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做好媒體融合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媒體融合發展首先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因此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是媒體融合的主戰場和主攻方向,主流媒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9月14日,嘉賓參加2023北京文化論壇主論壇。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舉旗鑄魂,加強主流思想輿論引領力。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屬性,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規定。在意識形態工作和宣傳思想工作的最前沿陣地上,主流媒體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潮中更要發揮引領輿論、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不斷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新時代主流媒體,一方面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和重點議題進行報道策劃,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好、闡釋好、落實好;另一方面要充分依託融合技術以多角度、多形式、多平台進行傳播,把准人民群眾關切點,抓住社會發展關鍵點,激發思想感情共鳴點,用群眾的語言、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宣傳科學理論、闡釋方針政策、傳播主流價值,使其入腦入心,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和旗幟引領功能。
用心用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凝聚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堅強的依靠。中國式現代化和西方現代化的不同之處是要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站穩人民立場,也正是主流媒體在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形勢下更好履行新聞宣傳工作職責和使命任務的必然要求。主流媒體應緊緊圍繞「聚民心」這一使命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奮力以「主旋律」「正能量」凝聚群眾力量,鼓舞士氣、提振信心,不斷提高「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媒體融合的縱深發展,各傳統主流媒體紛紛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依託「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台為群眾提供多元綜合服務,各級主流媒體的客戶端已經成為向群眾提供全方位生活信息服務和推進政民互動服務的重要載體。
8月31日,福建省廈門市檳榔小學學生在新學期開學式上誦讀古詩。 新華社發 曾德猛 攝
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育新人」。人的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實質、核心和根本標誌。中國式現代化始終以人的現代化為中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寫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方面,主流媒體應恪守「育新人」使命,在立德樹人方面下功夫。一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勞動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和勤儉節約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風新貌。二是積極應對自媒體挑戰,加強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新媒體發展到自媒體階段,主流輿論引導增加了不確定性,「用戶生產內容」製造出更多的數據霧霾,主流媒體真實權威的聲音容易被淹沒,公信力也容易被消解,一些不實和低俗信息容易影響受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價值建構。面對新的挑戰,主流媒體應主動創新傳播手段,運用動漫視頻、SVG動畫、一圖讀懂等系列新傳播手段,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主流價值觀傳播入腦入心。
以文化之力,助力現代化文化強國建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文化繁榮發展,事關民族自信心的確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民族復興具有基礎性意義。作為肩負著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興文化」使命任務的主流媒體,更是要明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使命任務。
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形成了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據統計,北京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多年在11%左右,居全國第一,全國文化中心的底色和成色越來越足。
內外聯動,打造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窗口。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渴望聽到中國的聲音,中國故事也需要被更全面更立體的詮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如今,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全方位、深層次的媒體融合態勢已經初步顯現。媒體融合的迅速發展為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我國擁有了一批具備高水平國際傳播能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我國的輿論影響力正在由傳統媒介向網絡空間延伸,不斷由國內向世界範圍延伸。主流媒體應該在國際傳播過程中結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中國特色敘事體系,通過內容精良、製作精湛、定位精準、形式新穎的融媒體產品,做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的闡釋和傳播,助力可信、可敬、可愛的中國形象構建。
作者:趙玉宏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傳媒與輿情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