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盆景造型三十二式,再也不擔心自己的樹木盆景沒有姿態了

2024-09-30   櫻花細雨話文字

一千三百多年前起源於中國的盆景藝術,歷盡滄桑經久不衰。不僅深受中國人喜愛,且使無數外國友人為之傾倒。近十幾年來,歐、美、澳、南美等國家、地區掀起了盆景熱潮,足見盆景的藝術魅力深感人心。

盆景之所以感人,它妙在「咫尺水石有萬里之勢,盈握樹木藏參天復地」之意。但要是達到如此的藝術效果,絕非一時而就。一盆優秀的盆景作品是技與藝的完美結合,盆景創作除了掌握盤扎、修剪、澆水、施肥、防病蟲害等技術,還需要懂得章法、造型等美學理論。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台灣江逸子先生所畫的盆景理想樹形三十二式,供盆友們參考。歡迎大家就盆景的造型各抒已見。

理想樹形三十二式

第一式 立枝直干

從根莖部到樹梢都是筆直的,一般認為這種直干最好的是八方根。

第二式 標準直干

雄偉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參天的樹姿神韻。其形態簡潔輕快、端莊秀麗,亦給人以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視覺感受。

第三式 標準斜干

看起來就像是被風吹向一邊的感覺,雖然是斜的枝幹,但大體上還是直的。

第四式 變化直干

這種樹型應具有完美的根盤、粗獷直立的隆基,樹幹粗細適中,下粗上細。

第五式 蟠屈干

莖幹在根的附近有極端的彎曲,姿態獨特,枝幹蟠曲象蟠龍一樣扭曲向上。

第六式 蒼古曲干

「屈作回蟠勢,蜿蜒蛟龍形」,便是曲乾式盆景的生動寫照。它符合人們普遍認可的造型「以曲為美」的欣賞習慣。

第七式 自然曲干

大致處於直乾和曲干之間呈自然狀態,曲干造型,千變萬化。

第八式 變化斜干

主幹略帶彎曲,整個造型顯得險而穩固,生動傳神,體現樹勢動、靜變化平衡的統一藝術效果。

第九式 雅竹壽石

竹隱居山野,幾塊石頭、幾叢竹,營造山林的小景。

第十式 半附石

樹根落入盆土,算不上真附石盆景。

第十一式 叢竹

叢竹之美,講究疏密得法,錯落有致;構圖清秀自然,方能引人入勝。

第十二式 栽景

水旱兩種,因需栽種植物,故多採用旱盆,即有洞眼的盆子。

第十三式 水盤附石

附石盆景反映了樹木生長在石上的自然風貌,是對頑強生長在崖壁石隙或峰巒岩巔的樹木形象的誇張和特寫,內容豐富,意境深遠。

第十四式 森式合植

充分表現大自然森林的茂盛和深遠。

第十五式 全附石

讓長根深入石的縫隙,石樹渾然一體。

第十六式 林式合植

叢林式盆景是山野叢林的縮影,它是由多株樹木組合而成的統一而富有變化的整體。

第十七式 雙干文樹

一般以獨干為多,主幹瘦而蒼勁,或直立,或傾斜,偶爾也有呈懸崖或臨水狀,但出枝均集中於主幹頂端。

第十八式 雙干半懸崖

一本雙干,主副干均飄離盆外:主幹懸重;副干隨主幹干勢,也可扭動在上面形成樹冠。

第十九式 標準雙干

雙干大樹的造型,其糅合了自然大樹形和常規雙干造型的精華。

第二十式 單幹文樹

纖細的莖配上有趣的彎曲,枝葉不多但其中一枝長得很高,強調莖幹的細。為了能顯示出一點乾枯的韻味,莖幹稍稍傾斜一些為好。

第二十一式 單幹半懸崖

從根莖部開始莖就往下垂的叫做「懸崖」,如果是枝條下垂則就叫做「半懸崖」。

第二十二式 露根

懸根露爪,緊緊咬定盆沿,臨危不懼。

第二十三式 懸崖

懸崖式樹樁是一總稱。細分有大懸崖、半懸崖、倒掛抬頭懸崖、探枝懸崖、掛鉤懸崖、雙干懸崖、三干飄枝半懸崖、順風式飄枝懸崖、掛壁懸崖、撈月式懸崖。

第二十四式 垂枝

在造型上會選擇一些具有枝條往下生長趨勢的樹樁,垂枝盆景在觀賞上具有獨特的審美感受。

第二十五式 分岐多干

五干、七干、九干……若干個枝幹組成,稱之為一本多干。

第二十六式 叢生多干

叢生植物就是沒有主幹次乾的明顯區別的植物。

第二十七式 雙樹合植

雙株合植,主木位置顯要,配木圍繞主木布局,形成互相配合的整體。

第二十八式 單幹風樹

枝條順風流向一邊的感覺,和斜干很像,兩者區別就在於風吹流式的枝條全都固定在一邊。

第二十九式 多干風樹

表現山野叢林搏擊狂風在咫尺盆盎中的藝術再現,是樁景藝術靜中求動的一種靜態動勢造型。

第三十式 連根多干

根連式俗稱過橋。製作時將樹木橫臥於盆中,樹幹上覆土,待抽生新根梢、長出新根,逐漸提根,經造型修剪等技藝,即可製成一盆連根式盆景。

第三十一式 自然雙干

相對而言,單幹式其「景」較為抽象和單調,而雙乾式因有兩樹的相互參照對比,變單調為活潑,其「景」比單幹樹更富情趣、更具直觀性。

第三十二式 重生多干

此造型一般情況下都是大自然的賜予,靠人工培養時間長且難度大,因此,選擇自然的下山樁來培養一盆多干叢林便成了捷徑。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