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國購買的24架蘇35,單價近1億美元,現在的結局如何了

2024-08-01     三金武器說

10年前,我方購買的24架蘇35,單價近1億美元。就目前軍事發展情況來看,最終結局如何呢?

蘇-35戰鬥機是多功能戰鬥機,具有優異的空中格鬥和對地攻擊能力。其裝備先進的雷達系統和電子戰設備,配備強大的發動機和高機動性設計,使其在空戰中具備明顯優勢。

蘇-35的引進背景,主要是為了填補中國在先進戰鬥機領域的空白,同時,提升空軍的整體戰鬥力。

在2015年,中俄兩國簽訂了購買24架蘇-35戰鬥機的合同,總金額約為24億美元。

針對這件事情,不誇張的說,這也是中國首次引進蘇-35戰機,標誌著:中俄軍事合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是,蘇-35戰機於2016年開始陸續交付,直到2018年底交付完畢。

對於蘇-35戰機在中國服役後,實際上被分配至多個重要的空軍基地,主要用於執行防空和空中優勢任務。

並且這批戰機在多次軍事演習和實際任務中表現出色,展現出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和適應性。特別是在南海、東海等敏感區域的巡航任務中,蘇-35戰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維護中國的空域主權和區域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蘇-35戰機的引進也促進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通過對蘇-35的深入研究和學習,中國在戰鬥機製造技術、航空電子設備、雷達系統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也為中國自主研發更先進的戰鬥機,比如:殲-20、殲-31等,提供寶貴經驗,以及技術支持。

其實根據以上內容,不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蘇-35戰機的引進,確實極大提升我國空軍的戰鬥力。尤其是在應對區域性衝突,或者是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尤其對於該戰機強大作戰能力,確實使其與周邊國家的空軍對抗當中具有明顯優勢,與此同時也增強我國空軍的威懾力以及戰鬥力。還有就是對於該戰機的服役,同樣也促使我國空軍在戰術,以及戰略層次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以及優化,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作戰效能。

與此同時,蘇-35的引進,還加強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

尤其,隨著蘇-35戰機的服役,中國空軍在東海、南海等戰略要地的部署更加完善,對維護區域和平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在此方面可以說是不爭的事實。

但同樣我們也應該面對一個現實問題,儘管,蘇-35戰機在中國空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蘇-35戰機同樣也面臨著逐漸被新一代戰機取代的挑戰。

之所以會這樣說,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因為這也是一個社會發展必然的階段,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抵抗的現實問題。

中國在引進蘇-35的基礎上,持續推進自主研發,不斷推出性能更加先進的戰鬥機,如殲-20、殲-31等。這些新型戰機在隱身性能、作戰半徑、電子戰能力等方面,均優於蘇-35,將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

未來,蘇-35戰機不得不承認:確實很可能逐步退居二線,主要用於訓練和次要任務。

另外,蘇-35的技術和經驗,也將繼續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提供支持,推動中國在戰鬥機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和創新。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空軍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將在全球航空領域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10年前,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24架蘇-35戰機,不得不說,當時確實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強大的戰鬥力,為中國空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畢竟,蘇-35戰機不僅在多次軍事任務中表現出色,提升中國的空中優勢,還通過其技術和經驗,為中國自主研發新型戰機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可現實問題就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蘇-35戰機也將逐步被更先進的機型取代。未來,中國空軍將繼續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不斷發展壯大,鞏固和提升其在國際航空領域的地位。

它目前來說,依舊是我國軍事力量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後期的不斷發展,它很大機率是會被淘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2830a5e2ba610a4fe60495bf368c1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