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海拔超過四千米,相比大昭寺人山人海,這裡能讓人舒服很多

2019-07-05     91歲環遊世界

甘丹寺是那種第一眼看到就會迷上的寺廟,山坳里一片建築,從盤山公路開上去時就賞心悅目。甘丹寺是宗喀巴親自創建的,1419年宗喀巴也在此圓寂,寺內有他的肉身靈塔,這座寺廟的地位在格魯派中至高無上。

甘丹寺位於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寺院全稱「甘丹朗傑林」。歷世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於此寺。相比大昭寺的人山人海,這裡能讓人舒服很多!

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高聳的磚牆,在陽光的照耀下,顏色分明,但都介於紅黃之間,這是佛教的兩大色,佛教的紅色應該叫藏紅色,有一種滄桑的神秘感。

甘丹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寺院全稱「甘丹朗傑林」,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是未來佛彌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見該寺僧侶信奉「彌勒凈土」。

海拔超過四千米的甘丹寺,宗喀巴大師的修行之所,他大膽創新,改革藏傳佛教,主張宗教與政治相融合,是藏傳佛教的一代宗師,甘丹寺也成為格魯派信徒們的嚮往聖地。

每年藏曆的十月二十五日西藏的燃燈節是為了紀念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就是在這天圓寂。站在美麗的旺波日雪山,近觸神廟紅牆,遠眺巍峨雪山,祈福眾生和平。

從拉薩一路過來經歷蜿蜒曲折的公路之後山坳中的甘丹寺乍現眼前,仿佛與世隔絕。沿著山間小道,高聳的紅黃瓦磚映入眼帘,這是佛教最熱忱的顏色。寺廟傍山而立,遠眺布滿山坳的建築群,層層疊疊的房屋,在藍天雲繞的背景下,顯得尤其壯觀。

旺波日山猶如一頭臥伏的巨象,馱載著布滿山坳、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充分體現出傳統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因地制宜,寺廟傍山而立,群樓重疊,巍峨壯觀。

甘丹寺幾乎占據整個旺波日山,頗為壯觀。寺內的壁畫和雕塑都很精美,保存的文物也不少。除了乾隆的盔甲外,還有許多製作精美的絲織唐卡,其中很多是明代早期的江蘇刺繡——這是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失」去南京受封以後,從內地帶回拉薩獻給甘丹寺的。

山頂上,寺院沿山層層疊疊的鋪開,和同樣是沿山鋪開的扎什倫布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相比,甘丹寺遠離城市,占據在旺波日山山上,更有修行的意味。山坳里一片建築,從公路開上去時就賞心悅目。

寺院建在山頭很有氣勢,這裡知名度不高,只有一些來此朝聖的,但喇嘛寺廟的意境是一點都不少,步行處皆有感觸。很清凈,有一條轉山路,可以邊轉山邊遊覽四周景色。

宗喀巴大師親自籌建了甘丹寺,最終又圓寂於甘丹寺。這一切註定讓甘丹寺不同尋常,對於每個對藏傳佛教感興趣的人,甘丹寺都不容錯過。歷代以來培養出無數高僧,依循大師教法的弟子,被稱為「甘丹派」或「格魯派」。

「甘丹朗傑林,喜足尊勝洲」。我只是帶著我的相機和記憶,跟隨有緣的僧侶和民眾轉山轉佛,心無念想,無所欲求。 那日轉山,日月甘丹。

在小昭寺的屋頂看落日餘暉的感動,在扎什倫布寺門口火燒雲的燦爛,在色達五明佛學院環繞壇城,在甘丹寺轉山。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前世應該是個藏傳佛教徒吧,一次次的去藏區依舊從不厭倦,想必也許是前世留下的慧根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GiBmwBmyVoG_1ZAmG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