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禁帶外食被起訴,回應稱「亞洲一致」,你怎麼看?

2019-08-13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因禁帶外食且要搜包檢查,上海迪士尼「喜提」了好幾天熱搜。

這一波操作的「導火線」,是華東政法大學大三學生小王一場不那麼愉快的迪士尼之旅。

今年年初,小王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工作人員先是要求她把零食扔掉,或者在入園處的小桌子旁吃掉,或者放到寄存櫃里。但是一天的寄存費要80元,比小王買的零食還貴。

無奈之下,小王只能把剩下的零食丟棄。

(圖:上海迪士尼安檢口,經常人滿為患。進入上海迪士尼需要兩道安檢,有人工搜包環節。圖片來源:網絡。)

從迪士尼出來後,小王認為園方制定的規則不合法,一紙訴狀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要求迪士尼廢除「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條款,並賠償自己被迫丟棄的食品費用,共計46.3元。

無論結果如何,長安君先為這位大學生的訴諸法律點個贊。

上海迪士尼的「禁帶外食」規定,一直廣受詬病。但基於迪士尼的強勢地位,遊客多數只能無奈接受。如今,她把一個存在普遍爭議的問題,推到公共輿論場上討論,也推到法律的框架下檢驗,於情於法,都值得廣大中國消費者關注。

今天,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想用徵集留言的形式,理性討論一下其中的是是非非。

正方觀點

對「禁帶外食」的質疑,上海迪士尼給出了最新回應: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遊客自己攜帶食品或飲料,可以在樂園外的休息區域享用。

此外,長安君梳理了一下上海迪士尼作此規定的理由,無外乎下面4個:

1、食品安全問題:無包裝、已開封的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2、觀瞻問題:可能產生大量垃圾、有礙園區美觀。

3、人性化問題:面對嬰兒、老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需求群體,上海迪士尼適當允許外帶。

4、自由度問題:如果遊客自己攜帶食品飲料,可以在園外的休息區域享用,再憑票二次入園。

乍聽上去,似乎解釋得通。一些網友對上海迪士尼的做法,也表示「可以理解」。

比如,部分網友認為「法律無明確禁止規定」,上海迪士尼與遊客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買方「花錢買票」就意味著接受了賣方的規則:「可以類比『KTV謝絕自帶酒水』。只要有標識或提前告知了,就不在違法層面。因為樂園不屬於餐飲業,這裡面的判定沒有特別明確的條文。」

此外,部分網友認為,上海迪士尼此舉,不乏「提升遊覽體驗」的考慮:「想像一下,你正沉浸在公主城堡的夢中,一股老壇酸菜的味道飄來。你剛想拍照發朋友圈,鏡頭裡卻是滿地的餅乾袋。」

「對於那些喜愛迪士尼的遊客,很可能在園內遇到的不文明行為記憶,比樂園體驗的快樂還深刻......垃圾產生了,園區清潔不可能做到即刻見效,不如從根源上就杜絕了。」

也有部分網友提示,雖然有此規定,但實際操作中並沒有「一刀切」。據遊客回憶,對一些巧克力、能量棒等包裝完好,沒有打開的食物,上海迪士尼還是允許帶入的。

另有部分網友提出,運營一家迪士尼成本高企,從長遠看,靠飲食收入才能維持正常運行。「否則就只能提高票價,這樣一來,反而更會把一些『價格敏感型』遊客擋在門外。」

但對上海迪士尼的搜包檢查行為,網友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的,仍占絕大多數。

反方觀點

然而對上海迪士尼的做法,在一些理解的聲音中,不能無視一個現實:反對意見占據了網友中的大多數。

為什麼?因為對支持上海迪士尼的理由,網友均能一一做出反駁:

1、「禁止外帶食物」與「園區髒亂」沒有直接關係。有網友稱,公園、電影院、公交車、其他遊樂園乃至世博會......國內允許帶食物入園的公共場合很多,我怎麼沒見到垃圾亂堆,污水亂流?「一個人如果真的素質低,即使在園區買到的食物,就不亂丟嗎?」

2、票價已包含了遊樂園的管理成本,不應再限制遊客的合法權利。有網友表示,保持園區衛生環境,本來就是上海迪士尼的義務,「不該把他們的義務轉嫁到遊客身上,還順便多坑遊客錢」。

有網友總結:「如果帶食物進園會造成垃圾成堆,這說明:一是遊客數量多,票價收入多了,園區也應該配相對數量的服務人員進行垃圾清理與管理,這是門票中應包含的服務;二是如果部分遊客素質不好,完全可以設定相應的獎懲機制與監督人員,而不是把所有未進園的人,都看成是素質不好的人。」

3、「亞洲一致」未必就代表合理,反而可能涉嫌歧視。有人披露,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就是可以攜帶食物進入的。法國巴黎的迪士尼,還曾因為歐洲人持續抗議,不得不取消了「禁酒令」。該政策如果只是針對亞洲地區遊客,是很明顯的歧視。「憑什麼歐美人帶得,亞洲人帶不得?」「假設你非要說素質問題,日本遊客和美國遊客誰素質更高?中國人現在的素質也不低!」

人民網評論上海迪士尼的回應:「錯誤的行為不會因為做的人多了就變得正確。一個全球知名的企業,不是追求更好地尊重消費者權益,而是高舉赤裸裸的比爛大旗,真是讓人遺憾。」

4、「外帶食物」是樂園內的超高物價逼出來的,上海迪士尼不能「倒打一耙」。與「禁帶外食」相呼應的,是上海迪士尼園區內的超高物價。長安君去過一次上海迪士尼,飲食價格令人咂舌:夏天悶熱,需要多喝水,但園區內一瓶可樂要賣20元;中飯一份單人套餐要近百元,比市區平價價貴一倍,全家人僅吃飽就要花數百;雖然有「園外休息區」可供遊客吃平價食物,但路途比較遠,往返十分耽誤時間。對絕大多數「非土豪」來說,把寶貴的遊玩時間花在這裡,想想都肉疼,只好咬牙吃園內昂貴的官方餐。

難怪有網友慨嘆:「如果能做到只高出園區外價格一點點,沒人會樂意背著一大包食物去迪士尼玩的。畢竟去一趟迪士尼的附加成本很高:機票、車票、酒店.......如果合理的價格能獲得更好的遊玩體驗,如果大家承受得起坐在餐廳里吃飯的價格,誰會願意坐在路邊吃呢?」

(圖:上海迪士尼一支網紅火雞腿賣80元。不少網友直言「如果不是在迪士尼,真感覺被坑了。」)

這代年輕人,

愈發懂得舉起法律武器

如此看來,上海迪士尼的「禁帶外食」加搜包檢查,似乎並沒有必須做的硬核理由。更何況後者已涉嫌違法。

新京報評論認為,說一千道一萬,上海迪士尼,純粹是倒逼著遊客購買園裡出售的高價飲食。「這是典型的通過制定不正當規則使自己牟取暴利,違反公平合理與平等協商的民事活動基本原則。」

有人分析,上海迪士尼「禁帶外食」,更像一種精確計算後的商業手段。商業手段也好,追逐利潤也罷,都是企業的正當邏輯,但這有一個共同前提——遵守法律!

(圖:上海迪士尼一支米老鼠造型雪糕40元。)

有法律工作者分析,上海迪士尼的有關規定和做法,與我國多個法規相悖。我國《合同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消費者)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合同法》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而迪士尼禁帶外食的強制性規定,就是無理限制遊客權利從而自己牟取暴利方式的霸王規定,應判定無效。

人民網則在評論中坦承:儘管有律師認為迪士尼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但關於消費者選擇權的界定,在法律上存在模糊地帶。哪怕現有法律暫時無法判定迪士尼違法,也不代表它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而大學生小王的起訴,能夠贏得多數圍觀網友的支持,也是在很多「敢怒敢言但懶得較勁」的遊客之後,終於有年輕人用法律武器較了一次真。用法律的顯微鏡,讓上海迪士尼沒有迴避餘地。

即使,這種博弈過程需要的時間、精力成本都很高。

但這對所有消費者都有益。從長遠看,好企業在好的規則下,讓遊客盡興遊覽,而不是忍飢挨餓或是「處處防坑」,也會成為迪士尼的正面資產。否則,一個處處銅臭氣的遊樂園,還談什麼「點亮夢想」?

上海迪士尼應何去何從?

你怎麼看待「禁帶外食」和搜包檢查?

在留言區,歡迎你有閱歷、有思考、有見地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