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帆職場提醒您:如何高效復盤

2022-10-17     海帆職場

原標題:海帆職場提醒您:如何高效復盤

1、交代的事情,沒有下文,怎麼辦?

PDCA循環,又稱戴明循環。P-D-C-A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 Plan(計劃),Do(行動),Check(檢查),Act(處理)。 它的本質,就是給任何事情扣上閉環,有開始就必須有結束,避免石沉大海,做到: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你知道了PDCA循環。但是,你做到了嗎? 你把目標分解成任務,把任務分配給員工。 任務結束後,你對結果不滿意。你說打個分吧。 滿分1分,你只打了0.3分,但員工給自己打了0.9分。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大家對同一件事情的認知,差別這麼大呢? 這是因為,大家對任務,和完成任務的標準認識不統一。

怎麼辦? 一個「方法」:SMART原則。 SMART原則,是一套制定目標的原則。 S-M-A-R-T這5個字母,代表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實現的),Relevant(相關的),和Time-Based(有時間限制的)。 它的本質,是砍掉模稜兩可,砍掉標準爭議,砍掉不切實際,砍掉無關目標,砍掉無限拖延,讓目標從「一千個人心中的一千個哈姆雷特」,變成同一個。 你知道了SMART原則。 但是,你做到了嗎? 你特別想自律,也特別想藉助「他律」的方法,把最後期限作為第一生產力,一段一段地衝刺馬拉松,但你和你的團隊,總是與自己的懶惰握手言和。 怎麼辦?還有一個「方法」:Scrum方法。 Scrum方法,就是由三個角色(產品負責人,Scrum專家,團隊成員)、四個儀式(衝刺計劃會,每日站會,衝刺評審會,衝刺回顧會)和三個物件(產品積壓,衝刺積壓,燃盡圖)組成的一套項目管理方法。 它的本質,是把一次漫長的長跑,分割成一段段全力以赴的衝刺,通過流程提高效率。你知道了Scrum方法。 但是,你做到了嗎?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管理方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PDCA循環,SMART原則,Scrum方法…… 但是,你是不是深受觸動之後,到今天都沒有行動呢? 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懂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會那麼多方法,一路走來,一步一個跟頭,卻依然做不好一件事呢? 到底如何做,才能成長得更快一點? 答案是:不斷復盤。 只有不斷復盤,才會不斷進步。 你想要達成任何目標,都需要不斷復盤。

2、怎麼復盤呢?

復盤,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上周的行為,做三件事: 繼續做(Continue doing)、 停止做(Stop doing)、 開始做(Start to do)。什麼是「繼續做」?

上周,經過平常很少交流的幾位員工的座位。問了問他們工作的情況,以及需要什麼幫助。員工很受鼓舞。嗯,這件事以後要「繼續做」。因為這既能幫自己了解一線情況,也給員工鼓勵。 什麼是「停止做」? 上周,月度經營分析會開了4個小時。幾個觀點來來回回,吵作一團。以後,不按照「六頂思考帽」方法開的討論會,要「停止做」。因為這既浪費大家的時間,也很難得出有效結論。 什麼是「開始做」? 上周,我發現幾個員工很有潛力,但是沒有被放在重要的崗位上鍛鍊。這是個嚴重的問題。要通知人力資源部,「開始做」高級潛力員工計劃,用有挑戰的工作和刻意培養,留住優秀員工。 這就是繼續做,停止做,和開始做。 這就是復盤。 一年有52周。 如果你能堅持每周復盤,面朝目標,重新調整路線的機會。 每周逼近自己想要的未來。

3、復盤,就是從即將結束的項目中,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

格式不重要,檢視很重要。 但如果你實在沒有格式,就可以用我在前面建議的: 繼續做(Continue doing)、停止做(Stop doing)、開始做(Start to do)。 檢視完之後呢?計劃。 計劃,不用長篇大論。只需要寫接下來的一周,你覺得一定要做的事情。 每周日(或者周一早點到辦公室),給自己留30分鐘,列個計劃。 每走一段路,看看離目標是越來越近,還是漸行漸遠? 所有計劃,都不會自動變為現實。只有行動可以改變結果。 除了周計劃,在每個季度結束的時候,還可以進行「季度復盤」。 這就和上市公司的季報一樣,慎重回顧,不斷進步。 想要達成任何目標,都需要不斷復盤。 人最大的進步,來自於日常工作的復盤總結、計劃、開放的心態。 沒有復盤,人就會在一個錯誤的地方,重複的犯錯,沒有經驗積累。只有不斷復盤,你才能不斷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e722e6901255764f50e3da87d65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