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六七十年代冬天特別冷,經歷過的能說說冷到什麼程度嗎?

2022-06-17     皮皮寵PPPet

原標題:都說六七十年代冬天特別冷,經歷過的能說說冷到什麼程度嗎?

窗外的北風呼呼地吹著,顯得格外刺耳。窗戶是木條做成的,窗外只是釘上個塑料布,風一吹,塑料布嘩啦啦響。

我隔著門縫,望見鄰家院裡的大棗樹在北風中瑟瑟發抖,光禿禿的樹枝上原本零星有幾片小葉,而現在望去一片也沒有了。

百無聊賴中,門被推開。伴著一陣刺骨的寒風,兩個小夥伴放學後到了我床前,把的小瓦盆兒端了出去。

小盆里是我的尿,此時正經凍上薄薄一層冰。

這一幕發生在1977年,也就是毛主席去世後的第2年。那一年我剛剛上小學,因為腿摔斷了在家臥床養傷。

當時小土屋四面透風,屋內屋外溫差不大。我每天蜷縮的被窩裡,由於身體得不到鍛鍊,又吃不好,所以常凍得渾身發抖。

屋裡不能點個爐子嗎?好歹也暖和暖和呀。

當然會暖和多了。可是哪裡能點得起爐子啊!當時家窮,做飯時燒的柴禾都成問題,又怎能買得起煤呢?

我們這裡那個時候燒的都是農作物的秸稈,主要就是玉米秸稈和麥稈,還有少量的大豆秸稈。

但是由於那個時候太冷了,而且家裡燒柴又不多,所以到了冬天幾乎所有家庭的屋子裡都很冷。誰家來了客人,往往抱一抱柴火放在屋子中間,點火烤上一陣子,弄得一屋子都是濃煙,嗆得人直咳嗽。

但是,這都算待客的一種辦法了!

沒有保溫措施,屋裡放的洗臉盆子都凍成冰了,就連我的尿盆都凍上一層冰。

廚房裡的水缸,結冰更是很正常,有的時候水缸里凍得只剩中間那點水了,四外圈都凍成大冰坨子。當年室內就是天然的冰箱,過冬屯的蘿蔔白菜隨手往窗戶根一放,一整個冬天都不會壞,大年三十還能用它們包白菜餡的餃子。小寒節氣腌的鹹菜,就放在廚房的檯面上也不會長白毛,由於太冷,鹹菜罈子往往凍成冰疙瘩了,吃的時候就得用開水燙一下才能撈出來。

至於說我為什麼摔斷了腿,還是跟天冷有關係。

那時候還實興上早學,就是早晨起來不吃飯就得上學。夏天還好說,尤其是冬天6:00上課,5點多就得從家裡出發。走了二三里路到學校之後,那叫一個冷啊,手都伸不出來了。

坐到教室里,第1節課全部都是晨讀,就是坐在那裡各自讀各自的書。腳冷怎麼辦?就拚命地跺腳,於是每個教室里都傳出咣咣咣咣的聲音。

我們的教室是地主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有一天,不知道是又是因為我們跺腳的頻率一致引起的共振,還是什麼原因,反正是跺著腳跺著腳,房頂啪的一聲掉下來一大塊,嚇得我們都趕緊往外跑。

著急忙慌中,我摔倒在地,腿摔斷了。

想起來小時候受的罪,跟現在的孩子說他們不會相信。

也就在那一年,我聽說一件事:

有位60多歲的老漢早起拾糞,那天夜裡剛下了一場大雪,而拾糞老人往往喜歡在雪後起來拾糞,因為一場大雪過後,離老遠就能看到哪兒有糞。

這個老漢的家人到吃早晨飯時還沒有見他回家,便四處找。結果,在一個路邊的溝里發現了他,人都已經挺硬挺硬的了。

據說是他發現路邊有一坨豬糞,不幸失足滑到溝里。由於天冷,他又穿得單薄,所以就被活活凍死在那兒了。

那個年代的冬天,是真的冷啊。

當時沒有電,點燈都是燒煤油。煤油沒當時得憑票供應,沒有票你拿錢到供銷社也買不出來,所以很多人家就點柴油燈。

柴油相對來說比較好買,也便宜。可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愛凍上。我們家就是點的柴油燈,有時候燈剛剛點著就滅了,原因就是柴油凍上了。

想起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真是苦啊。

那個時候的氣溫,估計比現在要低上個5度以上。當然,當年之所以覺得冷,倒不僅僅是因為這5度的溫差,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那時候的生活水平低,按我們老家的人說是身上的油水少,不經凍。一個個面黃肌瘦的,身上缺少脂肪,所以也就顯得冷一些。

再就是越冬的衣服少,看似穿得很臃腫,其實不怎麼保暖。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是我小時候的小夥伴們,大多是一件小秋衣,外面一件大棉襖,就這麼多。至於說保暖啊毛衣啊什麼的,見都沒見過。

下身就是一條棉褲,裡面什麼都沒有,甚至連個小褲衩都沒有。腳底下一雙襪子穿一冬天,挺硬挺硬的。

一件棉襖一件棉褲,穿上整整一個冬天不帶換的,也沒衣服可換。許多小夥伴棉襖的袖筒上被鼻涕弄得明晃晃的一片,老遠就能看到。

一件破棉襖,就算過了冬了。

你說,能不覺得冷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e67caa4c9b8ba52a5b90b0b9abd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