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金川集團鎳都實業公司醫用防護用品生產線建成投產,醫用防護服和口罩即日起正式進入批量生產。(柯玉棟)
謝曉玲 孫彩霞
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資源型工礦城市金昌面臨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和工業生產雙重壓力。
艱難時刻,金昌市企聯手、同心發力,在全力組織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高效、安全、健康組織企業復工復產、項目開工,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和群眾生活的影響降至最低。
支援一線共克時艱
2月9日,金昌市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全市人民為之振奮。在病患治癒出院的背後,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
金昌市中心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吳萍連續144小時堅守在崗位,不顧風險精心治療患者;
金昌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檢驗師姚淑英連續工作體力不支,虛脫昏倒在工作崗位;
金昌市中心醫院護士趙小雪馳援武漢……
戰「疫」中,金昌市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投身一線,湧現出許多感人事跡。
堅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金昌市第一時間成立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制定工作方案,動員全市上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織牢織密防控疫情大網,堅決杜絕疫情蔓延。
3萬餘名志願者活躍在疫情監測點、街道社區、村頭巷尾等抗疫一線,或排查登記,或宣講防疫知識,或值班值守,助力疫情防控。
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在配料車間忙碌。
全市40餘萬人積極響應號召,不聚群,不外出,以實際行動築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防線。
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用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金昌市財政緊急撥付防疫資金,金川集團公司也伸出援手,向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捐贈1000萬元,全力支持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金昌市委組織部在省上下撥黨費的基礎上,從市管黨費中配套資金下撥基層黨組織,支持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期間,口罩告急。危急時刻,金川集團鎳都實業公司按照省市黨委政府部署,爭分奪秒建起了一次性醫用防護服、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
金川集團化工新材料公司不計成本,動員職工加班加點生產、儲備消毒液。一車車滿載愛心的消毒液接連不斷地運往湖北、江蘇及周邊市州和省內企事業單位,無償支援各地抗擊疫情。
金川集團各駐境外機構和子公司千方百計不惜代價通過各種渠道購置醫用物資,捐贈給全省疫情防控戰線。
非常時期,駐金企業牢固樹立「一盤棋」的理念,各盡其責抗擊疫情,彰顯了滿滿的家國情懷。
金昌宇恆鎳網股份有限公司在嚴密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組織恢復生產。
市企融合釋放潛能
2020年,在金昌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續建及新開工的29個工業項目中,20個與金川集團有關。
作為工業城市,金昌的工業體系是以金川集團的產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全市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工業產值來自金川集團。
面對2020年疫情危機和資源型城市的現實,金昌市企雙方在發展中面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由於雙方產業關聯度高、利益耦合性強,憑一方單打獨鬥,勢單力薄,難以有效解決發展難題,唯有共同把脈會診、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金川興,則金昌富;金昌強,則金川榮。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勠力構建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命運共同體。2月28日,在全國疫情可控、加速復工復產的背景下,金昌市召開市企融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市企協商達成共識:
——聯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聚焦實施「十大生態產業」帶動性工程,充分發揮有色金屬、「三酸兩鹼」、冶煉礦渣等資源優勢,重點圍繞有色金屬新材料、化工循環、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數據信息等領域,謀劃招引項目,促進產業集群化、園區化,企業綠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組團發展。
——聯手推進項目建設。共同篩選、論證、儲備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共同謀劃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基礎性和後續性項目,共同推動思路與規劃對接、項目與產業對接,構建產業協作發展共同體。
——聯心再造一個金川。依託金川集團鎳鈷資源優勢和基礎材料規模優勢,共建金川民營經濟產業園,著力打造集研發、生產、應用、投資、貿易為一體的區域產業集群,建成全國有色金屬新材料與化工產業集群發展核心區、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領區和市企合作示範區。
——共建精緻城市。徹底解決城市建設管理中基礎設施不完善、亂搭亂建、小區物業缺失等問題,對標全國一流,精心精緻建設城市、精明精細管理城市,把城市建設得更加宜居、更加宜業、更加美好。
——共謀合作機制。樹立「一體化」的發展觀、「一盤棋」的大局觀,建立健全常態化、制度化市企合作推進機制,圍繞共同目標精準發力,步調一致、攜手共進,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一座城市和一家企業構建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命運共同體,這是金昌市深入推進市企融合發展的決心。
金化集團公司按照省上「六個一律」要求做好復工復產安全生產,確保生產經營正常運行。
金昌市委書記張永霞說:「深化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是傳承血脈親情的歷史抉擇。金昌市要舉全市之力,千方百計支持金川集團公司發展壯大,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問題,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減輕負擔,甘當『店小二』,實打實、硬打硬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創造更優越的環境,全力以赴支持金川集團快發展、大發展、高質量發展。」
在地方強力支持下,金川集團樹牢「一盤棋」的大局觀、「一家親」的人文觀、「一體化」的思維觀、「一條船」的協同觀,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推進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和民生共享的發展理念。
共建民營經濟產業園,市企雙方第一時間繪出建設方案。
嚴格落實省安委辦「七條警示」和「六個一律」管控要求。金川集團在特殊時期加大冶煉單位原料外購力度,保證生產原料需求,組織外包採礦單位和礦山、地表建設項目及時復工,實現防疫、生產、建設「三穩定」,使省級重點項目3.5萬噸/年高端電鍍用鎳鹽項目順利投產,10萬噸/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40萬噸/年離子膜燒鹼(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強化生產調度,充分發揮各產業全流程協同聯動運營優勢。疫情之下,市企雙方齊心協力、互幫互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一月份,金川集團生產經營目標全面完成,鎳、銅、鈷等主要產品超額完成計劃生產任務,實現了生產經營「開門紅」。
疫情期間,甘肅豆豆鮮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針對市民居家隔離行動不便,推出了代購及送貨到家服務。
雙管齊下開足馬力
春日裡,在位於金昌市永昌縣河西堡鎮的金昌隆博氣體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們正在忙著裝車,拉運車輛進進出出,一派繁忙景象。
金昌隆博氣體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永康說:「我們能順利復工復產,得益於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西堡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復工復產的企業實行「一對一」結對聯繫措施。落實專人對接聯繫,強化人性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及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把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企業有的防疫物資短缺,有的資金有缺口,有的生產原料不足……這些實際問題能得以及時掌握,『一對一』貼心服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河西堡鎮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柴永山說。
春節過後,金昌市各相關主管部門相繼採取措施,嚴管與幫扶並舉,助力企業平穩復工、安全生產,嚴格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
為全力做好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金昌市加強對各企業疫情防控督導檢查,督促規上工業企業緊緊圍繞企業主體責任必須到位、排查職工信息必須到位、消毒防疫檢測必須到位、疫情防控機制必須到位、健康宣傳教育必須到位、日常防控工作必須到位、物資生產儲備必須到位的「七個必須到位」的疫情防控要求,切實強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疫情得到有效管控。
金昌白玉豆製品有限公司是金昌市豆製品行業唯一一家被授予「放心食品」的公司。為滿足市民生活需求,該公司已於2月2日恢復生產。
「每天我們都會對工作區域、員工工作服進行消毒,員工進車間要『過五關』才能進入。」公司副總經理王明秀說:「政府部門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給予了我們大力的支持和幫助。」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金昌市出台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的20條措施,組織制定了工業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稅務部門出台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對因疫情原因導致企業遭受重大損失、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的企業實施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
金川集團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此外,交通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紛紛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嚴格監督管理,強化服務保障,多舉措支持項目企業復工復產。
各企業在落實各項安全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的基礎上,按照規定流程,安排復工復產時間,確保把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實現經濟平穩運行。
截至目前,金昌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80%以上。
與此同時,金昌市許多中小微企業自力更生,創新「線上」復工模式,開展「自救」之路。
甘肅豆豆鮮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針對疫情推出送貨上門服務,僅春節期間,就累計送出10多萬元的貨物,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金昌谷眾信息傳媒公司總經理王金善通過網絡直播形式推薦金昌本地企業養殖的鵪鶉蛋,不到半個月,創造了2750公斤的銷售量。
這個春天,雖有危難,卻希望不滅,生機依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dVCy3ABjYh_GJGVL1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