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果開出「致富花」

2022-09-29     中青山西

原標題:小甜果開出「致富花」

金秋九月,陽高縣龍泉鎮農民李燕在大棚忙活著,臉上是掛不住的笑容。「今年是個豐收年,一共收穫了2.4萬斤西紅柿,按每斤4元的價格出售,一年的銷售額差不多有9萬6!」李燕正在開心地盤算著今年的收入。作為一名地道的陽高人,之前李燕以種植玉米為主,家裡一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在政府、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致富帶頭人的帶領下建設溫室大棚種植西紅柿以後,年收入翻了近兩番。

陽高縣,地處北緯40度的寒溫帶,三面環山,平均海拔1900米以上,境內多為火山熔岩質土壤,富含硒、鋅、鐵等28種元素。獨特的地理環境之下,陽高縣蔬菜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

目前,全縣已建成日光溫室集中連片產業園區6個、鋼架塑料大棚產業園區8個,共計39260棟棚,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突破了4.5萬畝,涉及西紅柿、茄子、黃瓜、西葫蘆、牛椒、太空椒及各類葉菜,種類繁多。

而這裡所產的「陽高紅」西紅柿,正在將陽高縣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陽高紅」有3大系列50多個品種,生長在北緯40°,這是中國北方適宜果蔬種植的「黃金地帶」,番茄紅素含量達到5%以上,維生素C含量和含糖度達到13%以上。

目前「陽高紅」種植面積超過8千畝,年產量4.8萬噸,實現產值近2億元。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體系,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暢銷大江南北。

2019年,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幫扶山西省陽高縣,助力陽高縣鄉村振興,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聯合當地致富帶頭人在陽高縣羅文皂鎮現代生態農業園區、東關村建立聖女果示範基地,摸索出了一條「以西紅柿種植為基礎,構建育苗、種植、採摘、分揀、營銷五位一體」的產業幫扶新模式。

村民們大部分是第一次大規模種植西紅柿,沒有系統的、專業的種植經驗。於是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在當地組織開展設施蔬菜農業技能培訓班,請專家教授專業的種植技術,另一方面,聯動當地的合作社,提供就業崗位,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就能穩定就業。

這種「企業(合作社)+基地+致富帶頭人+農戶」聯農帶農機制,經過實踐,已經在當地收穫了一定成效。李貴林作為培訓班優秀學員,家裡有幾座大棚,通過學習系統的種植技術,同時帶領同村村民在合作社務農,大棚里的西紅柿苗長勢日益旺盛。

東關村聖女果示範基地項目,是以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續理念設計建設新型暖棚。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季,缺少各種瓜果類蔬菜,蔬菜價格較高的情況下,農民也可以在大棚種植掛果類蔬菜,且有先進技術的加持,每畝增收也較好。

村民張有財每天6點就來大棚採摘西紅柿了,這些新鮮飽滿的小西紅柿,經過工人細心打包好之後,會將其裝車運至周邊各省市。張有財說,自從有了高效的育苗種植技術和新型暖棚,冬天也能產果子,產量也越來越高,種植也上了規模,我們農民朋友也有了穩定的工作,日子一天天紅火起來了!

據悉,等到碧桂園投資建設的2座新型暖棚投入使用後,將吸納200人就業,預計年產量50噸,預計年產值19萬元。

有產量還得要銷路,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積極配合拓展銷路,配合當地積極溝通北京、山東、河南等客商以及市場端,持續深耕陽高縣西紅柿、反季節蔬菜等特色產業項目,組織當地農民開展特色種養,助推項目穩定運營和突破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聖女果種植新型大棚建設,只是碧桂園集團在陽高縣響應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事業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以來,碧桂園集團開始與陽高縣開展結對幫扶,從黨員基層幹部培訓、黨員服務隊服務群眾活動、職業技能就業培訓、聖女果產業、快樂琴鍵鋼琴教室、智慧課堂、防返貧監測等多維度進行精準幫扶。截止目前,已在陽高幫扶10個村,累計幫扶人數約2萬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d39636b397d682bef73ad25fe2df6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