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肺癌,大家都較為熟悉,因為肺癌的發病率比較高,特別是經常抽煙的人群,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都會不斷的損傷肺臟,甚至誘發癌細胞,所以提醒此類人,必須要做好檢查的措施。
除此之外,肺癌檢查是一個綜合診斷的過程,而且檢查肺癌要經歷以下多個階段,正是如此,做好三個檢查項目,這樣才不易出現誤診的問題,進而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治癒率。
一.肺癌檢查需要經歷哪些階段?
1.發現癌細胞
檢查肺癌的前提首先是發現癌細胞,並且根據病人的症狀初步判斷是不是肺癌,例如有無咳嗽咳血,發熱等表現,若是高度懷疑是肺癌,還需要進一步做胸片或者CT檢查。
2.確診肺癌
從醫學的角度分析,確診肺癌的標準就是從肺癌組織中獲取活體標本,到目前為止,活體標本的獲取方式有兩個,其中包括肺穿刺和氣管鏡。
3.判斷有無轉移和分期檢查
經過以上病理性的檢查後,如若確診是肺癌,還要做進一步的分期檢查。因為癌細胞具有易轉移的特點,只有做好全身檢查,才能更為全面的治療。
二.檢查肺癌,以下三個項目缺一不可。
1.胸部CT
因為檢查肺癌有三個步驟,其中就包括發現癌細胞,而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發現癌細胞的檢查方式,就是胸部CT或者胸片。
不過相比較而言,胸片的解析度比較低,容易漏診,因此醫生往往建議患者優先做胸部CT檢查。通過幾種方式可以更為清楚的看到病灶的大小和形態,並且了解病灶的密度以及和周圍組織的關係。
另外胸部CT的誤診率也比較高,所以在發現類似於癌病灶後,還需要結合其他的方法加大檢查力度,這樣才能更為確定有沒有患癌。
2.氣管鏡和肺穿刺
確診肺癌必須要做的檢查項目就是氣管鏡和肺穿刺,二者都屬於侵入性的有創檢查,前者指的是用專用的細針,從皮膚扎進這種,然後再進入腫瘤組織,抽取細胞。
後者是從鼻子到咽喉以及聲門,把一根光纖管子插入氣管之中,盡最大的限度接近癌病灶,這樣才能從癌組織上抽出散落的細胞。兩種檢查方式並沒有明顯的區別,確診率幾乎都能夠達到60%左右,因此大家可以選擇其一。
3.功能影像檢查
此種檢查方式就是對全身進行掃描,可以發現各部位的腫瘤轉移,不過這種檢查方法價格昂貴,所以目前為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分開做癌症分析檢查。
例如針對性的做頭顱磁共振,確定有沒有出現腦轉移或者做空腹彩超,也能看到腹腔內臟器官是否有癌細胞。
總而言之,對於肺癌高危人群來說,要想確定有沒有肺癌,必須要做綜合性的檢查,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三個檢查項目,這樣一來準確率才能有所提升。
當然,為了防止肺癌發生,希望大家可以做好預防的措施,例如戒煙積極的鍛鍊,多吃清除肺毒的食物等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