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丨《小行星城》玩砸了,韋斯·安德森犯了什麼錯?

2023-07-28     影視獨舌

原標題:新片丨《小行星城》玩砸了,韋斯·安德森犯了什麼錯?

2023年7月28日刊| 總第3310期

導演韋斯·安德森的新片《小行星城》拍砸了。

影片在IMDb評分6.8,豆瓣評分6.8。兩大網站的用戶打分居然一致,說明國內外觀眾都感覺這部影片平平無奇。

《小行星城》的中國內地口碑表現,相對於韋斯·安德森的前作《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而言,大幅滑落。

韋斯·安德森此前備受影迷推崇。他從不迎合市場口味,多年來堅持拍攝風格標新立異的電影。他的作品不遵循商業片的製作模式,卻擁有繁星滿天的演員陣容;他的作品不像傳統文藝片那般平淡,總是巧妙地融入冒險、喜劇等元素。

《布達佩斯大飯店》

《小行星城》的畫面依舊花團錦簇,演員陣容明星閃耀。但整個故事雜亂無章,完全抓不住重點,韋斯·安德森這一次到底犯了什麼錯?

明星雲集成為軟肋

《小行星城》採用「戲中戲」的結構。影片開場是一座劇院的舞台,解說者(布萊恩·科蘭斯頓 飾)介紹即將開演的話劇《小行星城》的背景。

導演以黑白和彩色兩種不同的畫面,來區分現實故事和戲劇故事。黑白畫面的現實故事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為觀眾拆解話劇《小行星城》的製作過程。這部分場景集中在劇院之內,反而更像話劇。

彩色畫面的話劇故事是主線,被放置在寬闊的場景中,仿佛這才是現實。這部分故事以1955年為背景,五個孩子隨父母來到小行星城。孩子們在此參加一場由軍方舉辦的科學競賽,沒想到外星人突然到訪攪局。

影片的前30分鐘很抓人,此時出場人物還不多,導演耐心地為觀眾理清故事線索,讓觀眾抓住故事的線頭。可是,出場人物越來越多,新的人物線不斷冒頭,導演逐漸搞不清楚自己想從何說起。

人物線凌亂的主因是明星太多。影片中台詞豐富、且人物命運線完整的角色接近10個,基本都是由明星出演。導演韋斯·安德森儘量給每位主要演員安排足夠的戲份,爭取一碗水端平。

主線故事中,戰地記者奧吉(詹森·舒瓦茲曼 飾)剛剛喪妻,在小行星城邂逅了女演員麥琪(斯嘉麗·詹森 飾),兩人暗生情愫;扎克(湯姆·漢克斯 飾)是奧吉的岳父,來到小行星城要接走外孫女;吉布森將軍(傑弗里·懷特 飾)負責主持科學競賽,面對突如其來的外星人,他表現出高度的警覺性。

以上僅僅是片中一小部分人物線。奧吉的人物線中還包含對子女成長的引導,孩子們要逐漸接受母親死亡的事實。故事中套故事,敘事結構類似於《一千零一夜》。

但是,導演沒有理清每條人物線的相互關係,造成了敘事分散。演員各自為戰,大家都在努力演好自己的人物線。

比如,奧吉和麥琪的情感線,充滿了浪漫情調;影片稍後轉到科學競賽,氛圍變得嚴肅中帶點滑稽;隨後,場景切換到黑白畫面的劇場中,氛圍又變得凝重。

人物和場景不停地轉換,缺乏連貫性,導致觀眾的觀影熱情起起落落。因此,構成了《小行星城》片段精彩、整體凌亂的尷尬局面。

影片的部分片段如果剪輯成短片,會很有趣。譬如外星人突然降臨,麥琪表演出浴戲,少年們展示科研成果等,都是片中的精彩段落。

然而,這些段落之間有明顯的割裂感,不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它們不像是一個整體的故事,倒像是一部集錦式的童話,本來不在一個章節里,導演非要把它們硬湊在一起。

導演難以割捨的話劇執念

筆者不想用簡單的「好片」或「爛片」來評價《小行星城》。

這部電影在製作層面堪稱精良,保持了韋斯·安德森一貫的高水準與風格化。高飽和度的色彩仍然讓人眼前一亮,鮮艷的色塊彰顯出導演對電影畫面的精緻構思。

《小行星城》雖然不算出色,但是依然能夠感受到導演的創作野心。影片的內核是關注冷戰時期美國人的精神面貌,表達人們對外星生命、對立國家的恐懼感。

小鎮上聚集了記者、演員、醫生、學生、軍人、樂手等各色人物,複雜的人群結構,形成了美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五名參賽者的科學設計包括穿戴式飛行器、射線槍等。這些技術基本都是圍繞著軍事領域展開,仿佛全民都在積極備戰。

更為諷刺的是,小行星城毗鄰核試驗場。人們每天都可以打開窗看見遠處的蘑菇雲,他們似乎覺得核力量可以帶來安全感。

導演大膽地設計了外星人登場的情節,劇情片秒變科幻片。一個外星人駕駛飛碟空降小行星城,搶走了小鎮視為珍寶的一顆隕石。外星人的入侵舉動引發美國軍方強烈震動,他們組織小股隊伍前來鎮守小行星城,隨時準備和外星人戰鬥。

導演用戲謔和諷刺的態度,調侃那個時代的軍方對想像中的敵對威脅過度憂慮,美軍的高度戒備和外星人的來去自由形成鮮明對比。

《小行星城》口碑走低,韋斯·安德森作為導演暴露出兩個問題。

第一,導演的話劇執念。《小行星城》以話劇為切入點,電影場景和話劇舞台不停切換,對電影本身的魅力是一種消解。

韋斯·安德森的前作《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中,表現出話劇藝術對他的創作影響,表演風格、場景設置都具有舞颱風。到了《小行星城》,他直接把話劇舞台搬到電影場景中。事實證明,他的藝術探索失利了。

第二,敘事失控。《小行星城》最後半小時的敘事已然失控,導演在努力給每個人物安排歸宿。可是,導演似乎沒想好故事應該如何收尾。人物的結局、故事的落點都缺乏應有的震撼,給人一種草草了事的感覺。

影片曾入圍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顆粒無收。筆者看過影片之後確信,它輸得不冤。

文/崔汀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beea86a5c2eca1b313e71272795d0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