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免疫力有多重要,但凡經歷過這次疫情的人心裡都門兒清,現在~有個冬病夏治的好機會,速速調整狀態,鬧鬧抓住好機會吧。
夏至三庚便入伏,天氣更加悶熱、潮濕,此時人體陽氣達到一年最旺之時,而一些患有虛性、寒性頑疾的患者也會感到夏天病情有所緩解。
冬病夏治「三伏貼」體現了中醫「三因制宜」中的「因時」養生思想:承天地陽盛之天時,順人體陽旺之狀態,借敷貼溫通之藥勢,達盛夏養陽祛伏邪之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伏天是以農曆推算,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十天後)為中伏,第五個庚日(再十天後)為末伏,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人體陽氣最為旺盛。
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如生薑、白芥子、麝香、細辛,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可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
初伏時間:2020年07月16日——2020年07月25;
中伏時間: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時間: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說冬病夏治,但三伏貼並非人人皆宜,能否貼三伏貼,應視個人體質及健康狀態而定,聽從醫生的建議。
貼敷時間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貼敷6-8小時,兒童2-4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也可以做適當調整。
貼敷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蝦蟹類海鮮。儘量保持塗藥處的乾燥,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貼藥當天不能游泳,4-6個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
貼敷後局部皮膚微紅或有色素沉著、輕度瘙癢均為正常反應。若皮膚局部出現刺癢、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清除局部殘餘藥物,禁止抓撓,不宜擅自塗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癒。
同時我們建議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節制,不要貪涼。儘量遠離空調,因為進入空調房後,皮膚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應少吃冷飲,冷飲不但傷及脾胃,還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影響療效。
三伏敷貼不是治療慢性病的特效藥,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原來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好機會即將來臨,成都譽美醫院溫馨提示:三伏貼此傳統的治療方法,可以達到很多的作用,且非常適合過敏性體質,想要提高免疫力,千萬不可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