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車積極準備上市,傳估值達1500億,考慮最早明年提交IPO申請

2023-12-14     獨角獸早知道

原標題:奇瑞汽車積極準備上市,傳估值達1500億,考慮最早明年提交IPO申請

12月12日,據彭博社報道,IDG資本正在考慮以7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股票。奇瑞汽車也將考慮最早明年提交IPO申請,估值或達1500億元人民幣。

奇瑞高層回應表示,「公司是在積極準備上市,其餘信息都不準確。」

綜合 | 藍鯨財經 介面新聞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作為國內唯一未上市的頭部自主品牌,奇瑞的上市之路頗為坎坷。

早在2004年首次推動上市之時,因與上汽集團的股權關係尚未釐清等原因暫時擱置。經過4年發展,奇瑞在2008年低調完成股份制改造,並開啟多品牌及品牌向上計劃,上市計劃也隨之重啟,但伴隨瑞麒、威麟兩大品牌沖高失敗,上市一事也沒有了下文。

2015年,奇瑞旗下合資公司——奇瑞徽銀衝擊港股和A股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奇瑞新能源試圖通過海螺型材「借殼上市」,依舊未能成功,後來有轉向科創板上市,依舊遇阻。

連跌4次後,面臨資金缺口,奇瑞啟動混改,掛牌出售奇瑞控股與奇瑞股份的部分股份,計劃融資162.44億元。最終,在2019年,青島五道口出資196億,分別收購奇瑞控股51%的股權和奇瑞股份35.58%的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

在資金得到緩解後,奇瑞的經營狀況也得到緩解。2019-2021年,奇瑞連續三年實現盈利。儘管青島五道口後續出現不利傳聞,無力解決後續百億摘牌資金,但「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立即補位,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成為奇瑞新的戰略投資者。

在經歷4次上市失敗和兩次「賣身」後,奇瑞也進入了平穩期,迎來銷量的全面上漲。特別是疫情後,奇瑞增長勢頭迅猛,尹同躍更是在去年的瑤光戰略發布會上直言,2025年之前完成IPO。

近年來,奇瑞給市場的驚喜在於,其低調、優秀的出海表現。

提到「汽車出海」,很多人便會想到上汽、比亞迪、吉利等當下在新能源領域較為活躍的汽車集團,但奇瑞汽車卻早在2001年按下了出海按鍵,成為我國最早實現整車出口的自主品牌。

根據官方數據,奇瑞汽車2022年全年出口整車45萬輛,占奇瑞全年累計銷量的39%。來到今年上半年,出口已達39.4萬輛,占同期總銷量(74.14萬輛)的53%。僅次於上汽集團48.3萬輛的出口成績,位列上半自主品牌出口銷量亞軍。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在去年不僅刷新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出海記錄,營收也突破了2千億,達到25年來最佳。今年前三季度,奇瑞營收為2130.2億元,同比增長47.4%,已超過去年全年。

但奇瑞屢創佳績的背後,仍然是燃油車成為了銷量擔當。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奇瑞銷量212076輛,同比增長111%;今年1-11月累計銷量166.6萬輛,同比增長47.8%。雖然官方並未公布新能源車具體銷量,但從8款破萬熱銷車型占11月總銷量的63%數據看,燃油車仍然為是支持奇瑞銷量走高的主力軍。

對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表現,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也表示,奇瑞「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並自信明年一定會進入全國頭部位置。

儘管奇瑞衝擊IPO一事尚未有更多信息曝光,從目前經營狀況和銷量來看,奇瑞的表現頗為亮眼,但從市場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看,奇瑞在新能源方面表現著實黯淡,轉型迫在眉睫。

一方面,依靠QQ冰淇淋、小螞蟻等微型車熱銷,難以對抗競爭對手全面開花的市場布局,另一方面,缺乏對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不僅無法獲取高端客群,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品牌形象建立。

藉由牽手華為推出智界系列,也讓人們再次對奇瑞的新能源發展投以關注,如何快速提升銷量,助力奇瑞轉型及開拓市場,仍需時間來證明。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汽車營銷公司總經理,捷途汽車總經理李學用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強調,奇瑞在燃油車市場衝擊第一,但明年也要把電動車做起來。「一定不能讓電動車成為奇瑞發展的窪點、低點,拖了奇瑞的後腿,這是不可以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b836353d3aa68d0b8f3529fd10c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