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登頂」峨眉第一人

2023-03-14     峨眉山景區

原標題:范成大:「登頂」峨眉第一人

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又號此山居士,平江府(今江蘇省蘇州市)吳縣人。生於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卒於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終年68歲。

范成大在四川制置使任上任職近三年,《吳船錄 》其出川紀行詩集《東征小集》《西征小集》等作品中,記述、歌詠過的四川縣以上地點多達25個,主要有今天的大竹、鄰水、廣安、武勝、遂寧、成都、彭州、都江堰、崇州、新津、彭山、眉山、青神、樂山、峨眉山、犍為、宜賓、南溪、江安、瀘州、合江等。

對樂山和峨眉山的遊覽考察,范成大評價尤高。

「天下山水窟有二,曰嘉州,曰桂林。」評價樂山與桂林齊名,山水甲天下。

他撰寫的 《峨眉山行紀》是第一部峨眉山的遊記 ,極具歷史地理、文化和旅遊價值。

生動「直播」了宋代遊客登峨眉山的實況

當時上峨嵋山困難不少。山上山下溫差大:「初衣暑綌,漸高漸寒,到八十四盤,則驟寒。比及山頂,亟挾纊兩重,又加毳衲、駝茸之裘,盡衣笥中所藏。系重巾,躡氈靴,猶凜栗不自持,則熾炭擁爐危坐。」

全副武裝,重重裹衣纏巾,貂毛厚靴,還要圍爐禦寒。高山缺氧飯也煮不熟:「山頂有泉,煮米不成,飯但碎如砂粒。」

上山艱險:「天下登山險峻無此比者。」其 《八十四盤 》詩云:「冥鴻無伴鶴孤飛,回首塵籠一笑嬉。八十四盤新拄杖,萬三千乘舊牙旗。石梯碧滑雲生後,木葉紅斑雪霽時。說與同行莫惆悵,人間捷徑轉嶔巇。」

下山更難:「始登山時,雖躋攀艱難,有繩曳其前,猶險而不危。下山時,雖復以繩縋輿,後梯斗下,輿夫難著腳,既險且危。」

范成大身為地方大員,上山下山動用眾多士兵、民夫,都如此艱難。他還使用了不少特殊的交通工具,如梯轎、大扶舁、胡孫梯等。

其 《大扶舁 》詩云:「身如魚躍上長竿,路似鏡中相對看。珍重山丁扶我過,人間踽踽獨行難。」

但是,無限風光在險峰,遊覽過後回味無窮:「大峨峰頂天下絕觀,蜀人固自罕游,而龍門又勝絕於山間,游峨眉者,亦罕能到。非好奇喜事、忘勞苦而不憚疾病者,不能至焉。」范成大以極大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留下生動的峨眉記憶。

高度「點贊」了峨眉山的文化高度

如入口的「天下大峨山」,萬年寺的銅像和「國泰民安」,峨眉的「銀色世界」,山頂的觀山氣魄。

尤其是對金頂佛光的描寫:「雲端寶象莊嚴,光環層層不斷,其中間墨像迭出,自己身影也在佛光中,實在令人稱奇。」

范成大還以廣闊的視野,梳理了佛教經典從印度傳播而來的文化脈絡,以襯托峨眉的權威高度。

「峨嵋山秀甲天下 」出自明朝人周洪謨之口,但是,范成大的「大峨峰頂,天下絕觀 」,完全奠定了峨眉天下秀的宋代基礎。

詩文描述的峨眉景色之美

宋朝人樓鑰評價范成大:「石湖先生大峨數篇,尤為奇偉。」以地理名詞為題,一景一詩,串聯起來即見全貌。

看到蘇稽鎮、峨嵋縣符文鎮的生活,讚揚其民風與勤勞,《峨眉縣》詩云:「窮鄉未省識旌旄,雞犬歡呼巷陌騷。村媼聚觀行績布,野翁迎拜跽然蒿。泉清土沃稻芒蚤,縣古林深槐臞高。珍重里儒來獻頌,盛言千載此丘遭。」

《初入大峨》云:「煙霞沉痼不須醫,此去真同汗漫期。曾款上清臨大面,仍從太白問峨眉。山中緣法如今熟,世上功名自古痴。剩作畫圖歸掛壁,他年猶欲臥游之。」表達了對峨眉的嚮往,也隨先賢墨客來感受峨眉真諦。

到《中峰寺》開始點明詩心:「真人與尊者,幽居接松竹。呼之倘肯應,留我試餐玉。」

在清音閣,感悟《雙溪》的山水輕盈的忘我:「冷風騷騷木葉低,洞淵阻深生怪奇。碧琳雙澗黑無底,中有玉龍相對飛。雷轟雪捲入林樾,化為一龍潭底沒。摩尼斗罷四山空,時有寶光岩下發。」一路美景,忘卻登山艱難。

《華嚴寺》的佛教經典,點化眾生:「眾峰攢壁立,中有路一線。攀援白雲梯,食頃已天半。我本紫芝曲,誤落青芻棧。向來脫新羈,恍已還舊觀。花煙辭少城,暑雪對大面。來從太白西,更走三峨偏。風生兩腋輕,泉吼四山眩。今晨第一程,莫嘆輿仆倦。」。

峨眉絕頂《光相寺》前,感嘆無窮:「 峰頂四時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苔痕新曦六月雪,木勢舊偃千年風。雲物為人布世界,日輪同我行虛空。浮生元自有超脫,地上可憐悲攐蓬。」

看到佛光的神奇,感悟普賢的光明:「我與化人中共住, 鏡光覿面交相呈。前山忽涌大圓相, 日圍月暈浮青冥。林泉草木盡含裹,是為普賢大光明。」

峨眉山改變了范成大的人生態度

年幼時身體羸弱,隨著入蜀後年齡的增長,仕途迷茫,入蜀初期極少涉及老病,僅有異地漂泊的鄉愁之感,游峨眉之後,佛理禪語也頻入詩中。

在峨眉孫思邈修煉地方,期盼食餌,羨慕隱居和道家修行,甚至產生了臥游隱居情懷。

在請佛閣看到雪峰連綿,更是緣起性空:「壘塊蒼然是九州,大千起滅更悠悠。雪光正照天西角,日影長浮雨上頭。峰頂何曾知六月,塵間想已別三秋。佛毫似欲留人住,橫野金橋晚未收。」

從此,范成大的生活充滿禪意和田園,「但思禪板與蒲團,心如墜絮沾泥懶」,「人生元是華胥客,休向迷塗更著鞭」,「我本三生同行願,隨緣一念猶相應」,「將相飽吃滹沱飯,來聽林間快活啼」。

晚年的范成大,峨眉歸去,意境隨遷,成為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END-

來源/九州人文地理

編輯/夏璐娜

圖片/郭星、李昌華、劉睿

推薦閱讀

走進峨眉山才發現,春天已然在眼前

暖春時光里,在峨眉山下來一場花與禪的邂逅

妙哉,妙哉!峨眉山中這座皇家寺院,讓你將春天盡攬入懷

「在看」的瘦十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ac244fa07979e2d6822e94e4a7a05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