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國派出美女特工暗殺毛主席,反落入我黨「美男計」陷阱

2023-12-14     文史風雲

原標題:1966年,美國派出美女特工暗殺毛主席,反落入我黨「美男計」陷阱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66年9月,一個華人女子千里迢迢,從美國來到了菲律賓馬尼拉。

這個容貌美麗,身姿綽約的女子,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看上去,她像是一個來遊玩的富家小姐,但殊不知,眼前這個看似柔弱嬌俏的美女,真實身份是美國遠東情報局精心培養出來的特工。

心懷仇恨

這個女特工的名字叫做李莎,說起來,她原本的確是名門出身的閨秀。

李莎的父親李仲辛是國民黨的將領,曾經參與過南京保衛戰。

因為出身自黃埔嫡系,所以,李仲辛對蔣介石可謂是唯命是從。

縱觀李仲辛這一生,雖然立過功,但是也犯下過不少殺孽。

比如說,1945年,西南聯大學子因為反對內戰而爆發遊行,身為師長的李仲辛為了鎮壓學生運動,竟然指使士兵動手殺人,導致16名學生被害,40多人重傷。

李仲辛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曾經試圖感化李仲辛,但李仲辛不為所動,負隅頑抗。

最終,在豫東戰役打響時,李仲辛在戰場上被子彈擊中,一命嗚呼。

李仲辛畢竟是為了國民黨在戰場上犧牲的,所以,蔣介石破格授予李仲辛的遺孀周黛西,一個陸軍少將的軍銜。

不過,丈夫的死已經令周黛西心如死灰,她很快一病不起。

1954年,周黛西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她只能把年幼的四個孩子,託付給自己的妹妹周黛蓮。

不過周黛西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妹妹其實早就已經被國民黨的情報部門吸納,正在從事一些反大陸的工作,四個孩子這一去,便等於跳入了火坑。

周黛蓮

周黛蓮是個非常瘋狂的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為姐姐操辦了後事之後,周黛蓮把四個孩子帶到了台灣。

她很快便發現,自己的外甥女李莎既聰明又漂亮,是個可造之才。

周黛蓮決定,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特工。

為了讓外甥女對國民黨效忠,周黛蓮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洗腦,而洗腦的關鍵,就是李莎父親的死。

李莎和父親感情不錯,正是父親的死,讓她一夜之間從養尊處優的大小姐,淪落到寄人籬下的地步。所以,這成為了李莎心中一個過不去的坎兒。

周黛蓮利用的就是這一點,她不斷的告訴李莎,她父親的死,完完全全都是共產黨的錯。

但是,對於國民黨錯誤的戰略戰術,對於李莎父親那些錯誤的所作所為,周黛蓮則閉口不談。

李莎那時候本就稚嫩,思想容易受到他人影響,又偏偏接受了這樣多的錯誤觀念。

久而久之,李莎便開始對共產黨恨之入骨,瘋狂的想要報復。

這正是周黛蓮想要看到的。

陰謀詭計

過了兩年,看到外甥女漸漸長大,周黛蓮便立刻把她拉進了特工組織。

當時周黛蓮和李莎的上司是一個美國人,專門負責和台灣合作,培養反大陸的特工。

這個美國人名叫麥克密斯,他一看到李莎,便覺得是枚好用的棋子。

因為,在姨媽的培養下,李莎已經做好了和大陸之間你死我活的準備。

同時,她性格機敏謹慎,處事得體,是個做特工的好苗子。

更不用說她還擁有美麗的容貌,麥克密斯認為,這副好皮囊,正是李莎最大的優勢。

為了表達自己對於李莎的看重,麥克密斯直接把李莎收作了自己的乾女兒,更是手把手地教她一些特工需要的技能。

暗殺、格鬥這些硬性的技能自不必說,更關鍵的,是麥克密斯日復一日的塑造李莎冷血的性格,讓她真正成為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

經過悉心的培養之後,麥克密斯對於自己的新作品非常滿意。

他認為,是時候讓李莎出去執行一個重要的任務了,而這個任務針對的,正是中國當時的領袖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帶領之下,新中國的發展蒸蒸日上,這讓美國與台灣方面都坐立難安。

所以,麥克密斯想出一個餿主意,要把美貌的李莎安插到大陸,讓她施展美人計,誘惑一些我黨的高層,然後伺機接近毛主席等領導進行暗殺。

毛主席如果出現什麼意外,那中國必將進入長期的動盪,美國和台灣就能藉機搞亂形勢,捲土重來。

1966年9月,麥克密斯親自把李莎送到了菲律賓。

之所以不直接把李莎送去中國大陸,是因為麥克密斯覺得,李莎這樣一個無依無靠的美貌女子突然出現在中國,會引發懷疑。

所以,他打算循序漸進,先讓李莎在菲律賓落下腳,然後慢慢的接觸一些華人群體,改變自己過去在美國和台灣染上的習慣。

另外,菲律賓當時和中國方面接觸不少,李莎在這裡,同樣也有機會認識中國的政治要員。

麥克密斯對自己的這個計劃沾沾自喜,以為天衣無縫。可他不知道的是,幾個月前,中國方面的情報人員,就已經截獲了遠東情報局的部分材料,並報告了周總理。

對於麥克密斯的算盤,周總理已經一清二楚,可即便如此,周總理還是非常擔憂。

畢竟,李莎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特工組織,如果讓他們鑽了空子,真的出現了意外,誰都承擔不起這個後果。

即便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關於李莎的消息,也不能放任她在菲律賓活動。

最好的辦法,還是將他們的計劃扼殺在搖籃之中。

不過,在麥克密斯的細心培養之下,李莎儼然是一個合格的特工,對所有人都非常警惕,想要解決掉這個敵人,恐怕不容易。

思來想去,周總理想到一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美國人想要讓李莎用美人計,那麼,我們就對李莎來一招美男計。

高手過招

1966年10月,中國的芭蕾舞劇團,將要在菲律賓馬尼拉演出,周總理認為,當天李莎一定會採取行動。因為,這樣一次官方演出,可以接觸到我方的文藝工作人員。

將計就計,引蛇出洞,就看這一天的行動了。

周總理很快從西南地區,調來了一個年輕的特工。這個年輕人名字叫黃國華,他的父母曾經也是我黨的情報人員,後來都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幸犧牲了。

黃國華自小是被自己的叔叔撫養長大的,他一直都牢記著父母的理想,

所以,在長大成人之後,黃國華也主動加入了我國的情報部門,參與了許多重大任務。

而且,黃國華既是一個優秀的特工,也是一個英俊瀟洒,風流倜儻的美男子。

正因如此,周總理才決定派黃國華,去執行這次艱巨的任務。

十月的這場芭蕾舞劇團的演出,將成為中美雙方特工首次交鋒的戰場。

果然,到了演出當天,李莎出現在了觀眾席上。

她的演技很好,一眼看上去,就像一個天真又美貌的富家小姐。

黃國華自然也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中國芭蕾舞劇團的工作人員。

在觀眾休息的時候,黃國華開始行動,他裝作無意路過了李莎的身邊。

李莎看起來對這個中國的工作人員很感興趣,有意親近。

黃國華裝作被美麗的李莎驚艷到,緩緩的靠近了她。

李莎此刻完全被吸引了注意力,沒多久,李莎主動開啟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段談話。

當然,這無關愛情,李莎只是覺得,一個新的棋子出現了。

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黃國華這個新認識的「朋友」,李莎把自己的地址告訴了黃國華。

黃國華當然不會浪費機會,第二天便捧著一束玫瑰上門拜訪,做出一副墜入愛河的樣子。

李莎對黃國華很感興趣,不過,一個被培養多年的女特工,當然不可能輕易被一個男人勾了魂。

李莎想的更多的,依然是如何完美的利用黃國華的身份,混入中國。

李莎略使了一些小手段,在黃國華前兩次來拜訪的時候,李莎都讓自己名義上的保姆,也就是麥克密斯派給她的助理,謊稱自己不在。

她想要吊著黃國華的胃口,直到這個男人徹底離不開自己。

第三次,他們終於見面了。李莎裝出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收下了黃國華送給自己的花,又對自己前兩次的缺席表示歉意。

兩個人可謂棋逢對手,他們像尋常戀愛的青年男女一樣,在餐桌上說著一些肉麻的話。

但其實,彼此對眼前人都心懷戒備。

李莎對於黃國華的出現很高興,這恰恰解決了她一個人無法融入華人群體的麻煩。

但她也在想,這個男人出現的如此及時,是不是刻意為之呢?

為防意外,李莎打電話給了自己的養父兼上司麥克密斯,詳細講述了自己和黃國華相遇的前因後果。

沒想到,麥克密斯身為上司,他的警惕性,還不如李莎這個初出茅廬的特工。

他興奮地對李莎說,既然出現了這麼一個棋子,自然要好好的綁住他,進一步利用他。

既然麥克密斯都這麼說,李莎自然沒什麼顧忌了,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便整日地逛街散步,談天說地,好像真的陷入了熱戀。

因為黃國華,李莎改變了計劃,她和麥克密斯打算把黃國華,也拉入到刺殺行動之中。

一個中國人去接近高層領導,不是更加方便嗎?

計劃破滅

沒多久,一個普通的日子,李莎忽然跟黃國華玩起了消失,只讓保姆悄悄透露給黃國華自己在倫敦的消息。

這是李莎對於黃國華的考驗,她要看看,黃國華對自己的痴心一片,究竟是不是裝出來的。

黃國華自然是奉陪到底,他打聽到消息之後,立刻買了機票到倫敦。

沒有李莎的地址,他便無頭蒼蠅一樣,在每個街區尋找,風雨無阻。

這樣痴狂的舉動,漸漸的讓李莎卸下了防備,不過,還有最後一道考驗。

沒多久,在李莎的刻意安排之下,兩人在倫敦的街頭重逢。

不過,剛一見面,李莎便拿出手槍,抵住了黃國華的要害。

李莎陰森森的對黃國華說:自己已經猜到了他的身份。

黃國華心中一驚,但他很快想到,這只不過又是一種考驗。

所以,他擺出一副驚慌不解的樣子,不斷的詢問李莎:到底發生了什麼?

連續幾次考驗,黃國華都沒有露出任何破綻,李莎不得不相信了。

沒過多久,李莎和黃國華交代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黃國華借著愛情的名義,順利的加入了李莎所在的特工組織,成為了李莎刺殺計劃的同謀。

李莎以為自己成功了,殊不知,已經到了收網的時候。

在黃國華加入組織並接受了一段時間訓練後,麥克密斯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

他派了一架飛機,要把李莎和黃國華送回國內執行任務。

在飛機即將到達中越邊境的時候,黃國華遞給了李莎一瓶水。

可李莎警惕性非常高,他堅持讓黃國華先喝。

不過,李莎還是棋差一招。

因為,黃國華事先已經服過了解藥,所以,他氣定神閒的喝下了半瓶水。

看到黃國華安然無恙,李莎這才放心地拿過水瓶喝了幾口。

很快,她便陷入了昏睡。

再次醒來,她已經身處中國的審訊室,所有的作案工具都被沒收。

李莎以為自己將黃國華玩弄於股掌之中,殊不知,黃國華才是掌握了局面的主角。

李莎感到深深的挫敗,不過,長期被特工組織洗腦的她,直到此刻,依舊不肯交代自己的真實目的。

當然,負隅頑抗是沒有用的。

在大量的資料輔助,以及李莎助理等人的供詞中,人們還是掌握了整個案件的布局。

美國和台灣的陰謀就此破碎,黃國華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

參考資料:

搜狐新聞《1969年國慶毛主席險遭美國暗殺,誰救了他?》

騰訊新聞《周恩來巧用「美男計」挫敗暗殺毛澤東陰謀!》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a14ef914d3a703e1be667b3e1e82f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