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月子裡沒照顧我的婆婆,還將我媽當保姆使喚,多年後惡報來了

2019-12-19     深情解讀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月初的時候媽媽出車禍住院,左腿大腿骨折,為了湊手術費我毫不猶豫拿出僅有的兩萬元積蓄,又在某寶借了5萬。連續4天衣不解帶守在媽媽床前,直到媽媽手術完可以拄著拐下床走路,我才在母親的勸說下回家洗澡看看孩子。現在就來說說,如果將來我生病婆婆住院了,我會願意花光積蓄救她嗎?

答案是不會,這事說來話就長。

剛結婚的時候婆婆不喜歡我,主要原因就是我是外地人,作為地地道道的上海老太太,對外地人的輕視幾乎是深入骨髓的。只是後來接觸多了,婆媳關係不說親如母女,也算相互尊重,有好吃的我會記得帶給她,她有煩心事的時候也會和我嘮叨嘮叨,偶爾也會一起吃吃飯逛逛街,總體來說還算可以。

婆婆是個愛玩的時髦老太太,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化著妝穿著高跟鞋,和一群一樣打扮的老太太唱歌旅遊喝下午茶,「小資情調」在她們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什麼買菜做飯帶孩子做家務,這種粗俗不堪的事是絕對不能沾手的。

老人要過自己的生活,我和老公理解並且尊重,但我我生了寶寶坐月子時也需要人照顧,所以商量之後就把我媽媽接了過來。本以為事情就這樣完美地解決了,婆婆可以繼續過她自己的小資生活,母親心疼女兒自願過來幫忙,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一點,人雖然是群居動物,但首先是獨立的個體,既是個體就有各自的喜好和脾性,長期相處自然少不了摩擦。

母親給我做的下奶湯,婆婆說太咸了,難吃;母親為了讓我趁熱吃飯,就把哭鬧的寶寶抱在懷裡哄,她說孩子不要老抱著,要哭就讓他躺床上哭;紙尿褲用完了,老公讓婆婆幫忙去樓下超市買一包,她說腰疼,讓你丈母娘去買吧,反正她閒著。

總之母親做什麼婆婆都能挑出毛病,我極力開解自己:是產後激素下降引起的情緒敏感,不要胡思亂想。

直到有一天母親幫我煮麵,婆婆看見了說幫她也煮一碗,母親撈麵的時候不小心燙到手,婆婆不僅不關心還嘲笑我媽說:「這麼大人了這點小事都干不好,沒鬼用。」

當著我的面這麼說我媽,這能忍?

一氣之下我把老公叫回來,跟他說:「我媽是心疼我才過來照顧我和寶寶的,不是保姆老媽子,你媽既然什麼都不幹就不要指手畫腳,各人有各人的做事方式,請她尊重我媽,對我媽客氣點兒。」

老公了解事情之後找婆婆溝通,儘量委婉地表達了我的意思,誰知道婆婆竟然暴跳如雷,說:「她們娘倆合夥欺負我,在我們家裡我還不能說了,再說了外地人怎麼帶的好孩子,跟你說不要找個外地的,你要是娶個上海的我還用操這心啊。」

結果老公和婆婆大吵一架,然而事情並沒有得到解決。

思慮再三我還是把母親送回老家,辭職回家自己帶娃,我和老公孩子也搬出去住了,婆媳關係也愈發惡劣。婆婆認為是我挑撥了她兒子和她的關係,對我冷嘲熱諷,老公為了維護我和婆婆吵架,最後婆婆甚至揚言她沒有兒子媳婦沒有孫子,自此婆媳關係降至冰點。

這幾年裡婆婆即使看見寶寶也從來不理他,當作不認識。她將婆媳之間的矛盾,轉嫁到一個無辜孩子的身上,也為了自己的「作」付出了代價,帶來了惡報。

有一次兒子指著在廚房裡的婆婆問我:「媽媽,這個人是誰啊?」

一種難以言說的酸痛感湧上心頭,我該怎麼回答我的寶貝呢。

都說生完孩子前三年是最難的,是夫妻關係最脆弱,也是最無助最需要親人幫助的時候。所以哪怕婆婆那個時候不幫忙我也不怪她,可是她不該不尊重我的母親,不該在我最難熬的時候實行「冷暴力」,更不該把大人的事情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有什麼錯?

前段時間流行一句話,叫「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句話真的非常非常有道理。所以如果將來婆婆生病了,老公出錢出力我不攔著,因為這是他為人子應該做的,但是花光所有的積蓄那絕對不可能,讓我去床前伺候那更是絕對不可能。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有疑問,我怎麼從來沒有提到過公公呢?在我老公10歲的時候公婆就離婚了,離婚原因就不提了,畢竟是上一輩人的事。和婆婆截然相反,公公一直對我非常好,辭職在家帶娃的那幾年公公經常塞錢給我,現在為了讓我安心上班,也是他每天接送寶寶上幼兒園。

我一個人遠嫁到上海,公公給了我父親一般的溫暖,我特別感謝他,沒有他的幫忙,或許我和老公熬不過這幾年,早就離婚了。所以如果將來公公生病了,別說花光積蓄,傾家蕩產我也願意,二話不說像親生父親一樣伺候他。

人和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以心換心」,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尊我一分我就讓你兩分,誰都希望家庭合睦父慈子孝。不管怎樣,還是要心存善意,保護好美好的東西,不畏不怖不慫不退不磨嘰。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LrvHm8BMH2_cNUgND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