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8月5日),A股將有3隻,以下為介紹:
2022-08-05(周五) 遠翔新材(創業板)
遠翔新材主營業務為沉澱法二氧化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1605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5.02%。公司發行市盈率為32.06倍,參考行業市盈率為19.28倍。公司募投金額總計2.57億元,超額募集資金金額為3.23億元。
財務方面,遠翔新材2020 年、2021 年歸母凈利分別為0.66 億元、0.77 億元,高於可比均值。2019 年-2021 年公司營收復合增速為20.97%,高於可比公司均值。同期,毛分別為34.86%、34.50%、30.82%,高於可比公司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收比重不及可比公司均值,但研發支出絕對規模復合增速為25.17%,領先可比公司。
公司下游應用領域廣泛,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領先。公司產品定位為中高端產品,通用型產品下游終端應用包括電子電器、汽車、日用品、醫療等領域,高透明型產品則用於對透明度和抗黃性要求較高的矽。公司主要產品質量穩定、抗黃性好、透明度高,在國內矽橡膠用二氧化矽領域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在矽橡膠用二氧化矽的應用領域,公司的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技術較成熟且產品已陸續投入市場。同時,公司憑藉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在保證產品高質量的同時還擁有良好的性價比,形成了一定的成本優勢。公司以自主研發為主,同時結合「產學研」的合作模式,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清華大學合作,開展相關高端技術的深度研發。公司在二氧化矽領域的技術研發實力突出,參與了4 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近年來更是獲得了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獎、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稱號、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等榮譽。
2022-08-05(周五)浩瀚深度(科創板)
浩瀚深度主營業務為網絡智能化及信息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的設計實施、軟硬體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等業務。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3929萬股。公司發行市盈率為48.67倍,參考行業市盈率為45.01倍。公司募投金額總計4.02億元,超額募集資金金額為2.49億元。
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大規模高速網絡環境下的全流量識別、採集及應用技術,並基於對通信網絡及流量、數據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採用基於FPGA專用晶片,並結合ATCA、CLOS等專用硬體架構的硬體DPI技術路徑。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從事網絡智能化及信息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的設計實施、軟硬體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等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採集管理系統、智能化應用系統為代表的網絡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及網際網路信息安全防護系統、異常流量監測防護系統為代表的信息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財務方面,公司2019年至2021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分別為:3597.83萬元、5336.22萬元、5845.62萬元。此外,公司預計2022年1-6月經營情況總體較為良好,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項目的驗收時間可能有所延遲,公司預計2022年1-6月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600萬元至3000萬元,較2021年1-6月同比變動-4.78%至9.87%。
2022-08-05(周五)海正生材(科創板)
海正生材主營業務為聚乳酸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5067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5%。公司發行市盈率為100.18倍,參考行業市盈率為11.52倍。公司募投金額總計13.26億元,超額募集資金金額為-4.81億元。
財務方面,2019-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32億元/2.63億元/5.85億元,YOY依次為1.76%/13.27%/122.72%,三年營業收入的年復合增速為36.92%;實現歸母凈利潤0.10億元/0.30億元/0.35億元,YOY依次為15.53%/201.97%/16.12%,三年歸母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速為59.41%。最新報告期,2022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39.85%;實現歸母凈利潤0.10億元,同比下降28.98%。
根據初步預測,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00萬元至1500萬元,同比下降31.16%至40.33%。
華金證券認為,1、近年來,隨著國內外「限塑禁塑」政策的實施,聚乳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與傳統的石油基材料相比,聚乳酸材料更有利於「碳中和」目標在塑料行業的實現。同時,與現有的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相比,聚乳酸的耐熱性和力學強度較高,能夠兼容傳統塑料加工工藝,因此被廣泛應用於餐具、3D列印等領域。從當前市場規模來看,2020年度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產能為122.59萬噸,產量尚未達到全球塑料產量的1%,目前處於快速增長期;聚乳酸作為其中產能占比較高、增長較快的材料,已成為當前可生物降解塑料中的主流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聚乳酸行業並實現規模產業化的領先企業,產品質量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成功進入多家下游領域龍頭客戶的供應鏈。公司是繼NatureWorks後全球第二家聚乳酸規模化生產廠商,目前已完整掌握了「兩步法」工藝全套產業化技術,形成10餘種主要牌號,30餘個細分聚乳酸牌號;同時,在熔融溫度、分子量分布、熔體流動速率、單體殘留等性能指標方面,公司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憑藉優異的產品質量和突出的技術能力,公司已成為國際化工巨頭BASF、全球領先的生物塑料企業Novamont、韓國著名零售集團BGF等國外企業的供應商。
3、公司新建的年產5萬噸聚乳酸二期項目預計於2022年投產,同時規劃了年產能15萬噸聚乳酸募投項目,上述項目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規模,以滿足日益擴張的下游需求。截至2021年末,年產2萬噸(二期)生產線已處於試車階段,預計於2022年正式投產。同時,公司通過募投項目,新建2條先進的聚乳酸生產線,設計新增聚乳酸產品年產能15萬噸;該項目預計2024年正式投產,達產年後,預計每年可新增營業收入345,33萬元,凈利潤42696萬元,實現突破產能瓶頸、擴大業務規模的同時,為公司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