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後,一場「異想」試驗將開啟

2023-11-20   市界

原標題:50天後,一場「異想」試驗將開啟

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是,當前全球經濟正步入新時期——低增長、低投資,2024年預計經濟增速還將持續向下。但與此同時,在各種刺激經濟舉措的發布下,仍舊有不少人相信,全球經濟的復甦動力已經顯現。

這之中,在全球產業角逐之下,產業分工面臨一場大變局,全球供應鏈正在經歷一輪巨大轉換。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這帶來的一大變化,是國產化浪潮的崛起,從科技、消費到智能出行、金融房產等,各行各業都在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國潮」運動。

除了大國之間的科技角力,地區武裝衝突的爆發,讓我們看到,這仍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給全球經濟的復甦前景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當然,在挑戰之中,推動經濟增長與創新的行動也一直在發生,我們也正在看見一些欣喜的變化發生。

在科技領域,除了大模型帶來的AI浪潮,一部華為高端智慧型手機的橫空出世,以及多家手機公司發力自研作業系統,讓我們看到了手機行業的復甦勢頭,和國產半導體行業的「突圍」成果。

在消費領域,中式餐飲、新中式穿搭等趨勢的崛起,引領了新國潮,與此同時,消費者正在變得更理性,熱錢離開市場,行業泡沫褪去,既讓我們看到全新的消費機遇,也更加考驗企業的基本商業模式。

在智能出行領域,新能源汽車繼續加速狂飆,中國汽車品牌加速出海,讓我們看到了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蛻變,近期一場場關於自動駕駛的論戰,也讓智能駕駛概念加速普及,受到更多人認可。

在行業數智化領域,我們看到金融、政企等各行各業正在加速上雲,國產資料庫、國產雲迅速崛起,針對傳統企業的數字化改造正在不斷深入,中國製造正在朝著中國「智造」升級。

一切欣喜的變化都在指向一個終點,那就是我們當下正在面臨的一個「奇點」時刻,千行百業的創新爆發,都正處於現在進行時,即將催生出一批全新的商業巨頭,而AI產業變革則是催生這一切的豐沃土壤。

距離2024年,僅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們相信,新的一年,更大的復甦力量正在醞釀,更多新經濟的參與者,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時代的弄潮兒。

為了迎接這一全新變化,2024年1月10日,《財經天下》周刊、市界、市界研究院將在北京聯合舉辦新一屆異想大會,與行業共話「異想」,一起洞察中國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全新商業趨勢和浪潮。

作為《財經天下》周刊&市界聯合舉辦的商界Outliers大會,從2014年首屆異想大會舉辦至今,異想大會剛好跨過第十年,恰逢AI浪潮爆發進行時,我們正式迎來這場十年之約。

在這次大會上,我們將尋找那些推動時代進步的新經濟參與者,為我們帶來更具洞見的「異想」,我們將其定義為成就者(知名企業家/高層、投資機構負責人)、探索者(學者、專家、意見領袖)和奮進者(高成長企業創始人、連續創業者)。

我們期待有識之士共同參與到這場盛會,也誠邀企業與我們共同搭建這個全新的交流平台。作為商業前沿的觀察者,也是實踐者,我們希望通過新經濟趨勢下不同參與者的視角,來洞見新商業的秘密。

我們認為,通過有洞見的異想,能夠讓異想大會成為中國企業家的一個交流窗口,既交流真知灼見,也孕育商業機遇,成為中國新興企業家群體的年度交流盛會。

我們也相信,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需要這些參與者的「異想」,在迷霧之中,為更多迷茫的前行者指明方向,同時也通過他們新奇大膽的「異想」,為AI變革浪潮下的商業創造提供全新的想法和思路。

今年以來,我們發現,在全新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家的信心正在進一步提升,一個很明確的信號是,更多企業家願意出來發聲,尤其是在AI浪潮之下,從行業巨頭到創業新秀,都在爭相布局各自的AI戰略。

但是在這一輪浪潮中,中國的企業,應該以何種姿態應對當下的機遇和挑戰,什麼樣的企業才能發展壯大,是我們所好奇的問題。

在本屆異想大會,我們提取了一個關鍵詞「韌性」,因為在過去兩年的這輪經濟周期中,我們發現,當熱錢離開市場,商業模式本身成為了一家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既有很多譁眾取寵的企業最終被淘汰,也有很多皮糙肉厚的企業在逆勢突圍。

這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啟發是,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韌性」,才能生存到最後,成為「百年老店」。

所以在本屆異想大會,我們還將穿越市場的迷霧,尋找新的韌性企業,為行業帶來全新的啟迪,選取2024年新經濟韌性人物、韌性品牌和ESG先鋒品牌,進行第四屆【商業力量】榮譽授勳,報送將在本月正式開啟。

一切洞見「異想」,盡在「異想大會」,2024年1月10日北京,與你共赴盛宴。

作者 | 曾 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