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鮮千萬別貪嘴,小心吃壞了腎!

2022-10-09     壟上行

原標題:這口鮮千萬別貪嘴,小心吃壞了腎!

近日

浙江台州

63歲的牛大叔莫名其妙出現了

急性腎損傷

當地醫院查不出原因

他趕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經專家詳細詢問病史後

終於找到了「罪魁禍首」——馬齒莧

(圖源:青瞳視角)

那麼

被譽為「長壽菜」的馬齒莧

為何會導致腎損傷?

馬齒莧還能吃嗎?

+

+

複查時出現「意外」

牛大叔患有糖尿病20餘年,目前要靠打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每月要定期到醫院複查。最近,一個檢查項目引起了當地醫生注意:肌酐220umol/L(正常人的肌酐不高於100umol/L),說明腎功能出現了問題,他被當地醫院以「急性腎損傷」收治入院治療。

然而,醫院經過很多檢查依舊查明不了病因,於是牛大叔來到浙大一院腎臟病中心門診,入院後,醫生對牛大叔進行了詳細問診。由於他之前腎臟沒有基礎疾病,醫生首先考慮是否為藥物導致的損傷,但對近幾年用來控制血糖的藥物做了解後,未發現可疑之處。

「近期有沒有吃過以前沒吃過的東西?」醫生的一句話讓牛大叔想到了,「醫生,我一周前吃了我老婆摘回來的野菜馬齒莧,這個野菜之前沒吃過,但味道很鮮。」 醫生一聽到馬齒莧就皺眉,近期已有3人因為食用馬齒莧出現急性腎損傷就醫。「馬齒莧是怎麼個做法?吃了幾頓?」家屬告訴醫生,馬齒莧是快炒,連吃了兩天。聽到「快炒」,沒有焯水,醫生心裡已經有了數,讓牛大叔做了腎穿刺病理。

病理結果顯示,牛大叔腎小管間質性損傷,腎小管結晶形成。這驗證了醫生的猜想,牛大叔是因為食用馬齒莧導致急性腎損傷的。經過治療,他的腎功能恢復,康復出院。

+

+

馬齒莧是啥?還能吃嗎?

吃馬齒莧居然會導致腎損傷,這讓不少人不敢再食用這種菜了。那麼馬齒莧到底還能不能吃?

(圖源:青瞳視角)

馬齒莧,又常被叫做馬莧菜,是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因為最早發現它的人覺得葉片形狀看上去很像馬的牙齒,故而人們就將它稱為馬齒莧。

一棵小小的馬齒莧,卻是很少見的可供藥食兩用的植物。馬齒莧從頭到腳全部可供藥用,不僅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其嫩莖葉還可作蔬菜。馬齒莧的種子還可明目,以及製作獸藥和農藥。此外,現代醫藥研究證明,馬莧菜中還能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治療皮膚病等作用。

然而,馬齒莧富含草酸,短期內大量攝入草酸就容易形成草酸結晶。草酸結晶容易堵塞腎小管,腎小管一旦被堵住,體內的代謝毒素就無法及時排出體外而堆積起來,就會使肌酐突然升高,很有可能會造成急性腎損傷,特別是平時就有腎病基礎的患者或者有其他代謝疾病的人。

但是馬齒莧仍可以吃,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吃之前先焯水。草酸溶於水,焯水這個過程可以去掉40%-70%的草酸,避免形成草酸結晶。食用這種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時,一定要避免短期內大量攝入,有基礎腎臟疾病的,特別是容易反覆發生結石的患者,需減少攝入量,同時注意均衡搭配每日膳食。此外,平時需多喝水,勤排尿,能夠顯著降低草酸和尿液中其他成分凝結成石的機會。如果食用此類蔬菜後出現噁心嘔吐、腰酸腰痛、小便減少、身體浮腫等症狀,需儘快就醫排查是否已經出現腎功能損傷。

+

+

蔬菜焯水好處多

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蔬菜炒之前要焯水呢?

+

+

1.保持營養

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很高,但因為它同時存在維生素C氧化酶,這種物質在和空氣接觸後會導致維生素C消失。而焯水可以使維生素C氧化酶被消滅,從而保護蔬菜中維生素C。

+

+

2.護綠

綠葉蔬菜中含有大量葉綠素,但也存在葉綠素氧化酶。許多人應該會發現炒完後的蔬菜顏色比較暗淡,其實主要是因為葉綠素氧化酶在起作用。而在煮蔬菜前焯下水,可以殺滅葉綠素氧化酶,從而使炒出來的蔬菜顏色不變。

+

+

3.易消化

很多蔬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較高,特別是西蘭花、菜花等十字花科類蔬菜,但這些直接炒不容易熟。蔬菜裡面的膳食纖維進入腸胃後不易消化,不過在焯水後膳食纖維會被轉化,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蔬菜口感,還可以使蔬菜更容易被消化。

(圖源:科普中國)

+

+

4.去草酸

一些蔬菜中所含的草酸較高,特別是菠菜、空心菜、竹筍等。而且,各種草酸會與身體的鈣鎂結合,並且沉澱物堆積在身體當中,從而影響鈣鎂等微量元素吸收。另外,過多草酸會抑制尿酸排泄,還會使尿酸形成結晶堆積在腎臟中導致腎結石。所以,將蔬菜焯水後再烹飪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降低草酸帶來的危害。

(圖源:人民網)

+

+

5.去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一種具有毒性的致癌物質,而大部分蔬菜在存放的過程中會或多或少產生亞硝酸鹽。比如若是香椿中的硝酸鹽含量較多,又吃得多,就容易在體內被轉化為亞硝酸鹽,進而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增加致癌風險。不過,因為亞硝酸鹽可以溶於水中,所以焯水可以去除一些亞硝酸鹽。

(圖源:瀟湘晨報)

+

+

6.去秋水仙鹼

有些蔬菜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鹼的物質,經過腸胃吸收後可能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鹼,吃多了會產生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比如黃花菜,最好選擇干黃花菜食用,若想吃新鮮黃花菜,吃前將黃花菜的花蕊摘掉,再焯水十幾秒,然後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以上,則可降低毒性。

(圖源:人民網)

+

+

7.降低農藥殘留物

目前,一些蔬菜在種植的過程中會用農藥。有研究表明炒蔬菜前,將其焯水處理,可以降低農藥殘留。

總的來講,在炒菜前將蔬菜焯下水有很多好處,但是焯水時間不宜過長,避免蔬菜變軟以及裡面的維生素被破壞,也導致蔬菜的口感變差。

又漲知識了嗎?

小編溫馨提示

焯蔬菜時不能圖省事

選擇用一鍋水焯所有蔬菜

有些蔬菜焯水後毒素被溶解在水中

容易互相污染

最好焯一次菜換一次水哦

來源 | 錢江晚報、科普中國、中國網、農視網

編輯 | 王芳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72dc1b2cac5398ea920bdd7a4e6bd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