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證50接棒微盤股牛市

2023-12-05     紅刊財經

原標題:北證50接棒微盤股牛市

本刊特約 | 玄鐵

微盤股指數(880823)堪稱IPO註冊制實施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已較2015年6月開市掛盤價上漲逾16倍。這種牛市情緒的外溢,是北證50近期初試牛步的市場基礎。

井噴行情多因政策套利

何為上躥下跳行情?不妨看下本周北證50的表現:11月27日,收盤上漲11.41%,一夜暴富行情重回A股,但隨後三天,指數持續調整。從歷史上看,政策紅利和流動性溢價是井噴型牛市的雙翼,只要後續利好預期仍在,北證行情不會戛然而止。

類似井噴行情,早在A股開市初期已出現。20世紀90年代,首批上市的滬市老八股和深市老五股競相領漲,吸引初代股民入市。A股賺錢效應和新股民入市相互助推,滬綜指由1990年12月掛牌時的開盤價96點,到1992年5月探明峰值,累計上漲近14倍。

其間,最大的政策紅利是上交所宣布取消股票漲跌停板和實行T+0交易,導致1992年5月21日滬綜指單日上漲1.05倍,拉開A股一夜暴富的政策牛序幕。但當年11月17日,滬綜指最低跌到386點,讓監管者初識A股大起大落的痼疾。

估值鴻溝催生中期行情

A股調控的癥結是常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主因是監管套利者眾,綠燈時大膽干甚至加槓桿,紅燈時齊觀望甚至撂擔子。制度紅利效應能否戰勝空頭拋壓,是一輪行情能否持續的關鍵。

北證本輪行情主因是「接軌牛」和「增量牛」,如開戶資格降低和納入諸多指數等利好相繼出現,加大了與主板制度並軌的預期,催生增量資金入市,自身估值逐漸向滬深市場靠攏。這種利好不會因為個案而夭折。凱華材料28日開始停牌複查,主因是此前七個交易日裡累計上漲4.1倍。凱華材料在暴漲之後總市值僅為22.7億元,龍頭股不倒,板塊將繼續漲,類似現象會否再現?從資金消耗來看,難度並不大。

目前,北證市場有233隻A股,流通市值僅為1916.5億元。和其最為接近的是陝西煤業,流通市值1888.6億元,在全部A股中位列第36位。北證50和微盤股板塊樣本股滾動市盈率中位數分別為28.5倍和157倍,如此估值鴻溝潛藏的台詞是隱含極大的政策紅利。

微盤股指數涵蓋滬深400隻市值最小股票,年內漲幅45.8%,相比2018年的谷底上漲4.44倍,較2015年的谷底上漲逾19倍,堪稱A股最牛指數之一。海量上市的小市值新股在大小非解禁的利空衝擊下,催生「市值較低、估值偏低和機構低配」的三低概念,形成牛股集中地。相比之下,有中國「漂亮50」之稱的上證50和深證50年K線均是三連陰,年內跌幅分別為10.2%和13.8%,「紅不過三年」已成白馬股的困境。

差錢效應催生蹺蹺板行情

打壓微盤股會否催生藍籌牛市?答案是否。微盤股牛市是遊資無奈之舉,也是弱市之中難得的星火。本周,撬動北證牛股的資金若放在中字頭板塊,根本是九牛一毛。以成交天量指標來看,北證50單日成交峰值是11月27日的303億元,長安汽車A股和汽車板塊28日分別成交192.3億和1004億元。

細究本輪北證牛市,內在邏輯是微盤股牛市氛圍的外溢,政策紅利只是加大了上漲空間和力度。

從北交所的本身發展來看,成立初期的一波牛市行情無疑有助於開戶數的迅速壯大,從而避免類似香港創業板的邊緣化宿命。從宏觀面看,當下資本市場的重任是加大扶持中小民企上市融資,北交所承擔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使命,出現結構性牛市應為監管層所樂見。

鑒於北證股票的大小非限售年限為一年,不排除有公司做高股價,以達到減持門檻。北交所9月26日出台的新規顯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等情形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等。截至11月30日,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在北證236隻上市新股中,上市首日破發股有96隻,占比約四成。同時,A股破發板塊(880891)所涵蓋的337隻股票中,北證股票僅為38隻,占比約11%。

通常來說,由政策紅利催生的增量資金牛市多是中期行情。北證50在5月5日以1000點開盤,11月30日收盤價為961點,充其量只是超跌反彈行情,和深滬股市三十多年前掛牌時的大牛市景象有雲泥之別。謹慎來看,北證股票經歷第一波普漲行情之後,個股分化將加劇,年報預期較佳的低估值股將進入機構增配池,出現估值糾偏行情。

(本文已刊發於12月2日《證券市場周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6ecf0370d2c3a61b31e6e866a9bc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