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情緒困擾?這裡有應對妙方

2024-10-22     大東北生活資訊

隨著氣溫的下降,許多老人減少了出門的頻率,然而長時間呆在家裡沒有外界交流的人們總是容易滋生各種情緒問題,這是老年人常見的一個心理問題。

老年人因為所處的年齡階段,會面臨退休后角色轉變、社交群體改變、身體疾病、外傷、活動受限、感知覺下降、經濟收入下降、環境改變、家庭成員故去等客觀問題,部分老年人個性上會出現孤僻、被動、依賴、固執等傾向。

嚴重時也可能出現情緒方面的異常,如心煩意亂、悲傷、長期的乏力感、精氣神不足、反應變慢,甚至連最基本的吃飯、生活、睡覺都覺得力不從心等等。然而到底要如何應對這些情緒問題呢?

淡化「老年」標籤,突破心理限定

老年人要警惕心理上的自我設限,不要讓「條條框框」束縛了自己。當頭腦中若沒有了自我限定,人生就會自由快樂很多,心情好了,對身體健康也是有益的。同時子女也不必過於強調父母的年齡,不必刻意讓父母什麼也不幹,讓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建立、強化健康行為

1.養成閱讀習慣

大腦和肌肉一樣,也有用進廢退的特點。老年人要多閱讀、勤記憶、常用腦,這不僅有助於延緩衰老進程,還有助於改善睡眠和豐富精神世界。

2.保持社會交往

人是社會性動物,原本就有尋求歸屬感和與他人交流互動的需要。老年人可以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和朋友聊天、下棋、曬太陽等。這樣不僅能排解孤獨,還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遇到想不開的事情,別人的一句話可能會讓自己茅塞頓開。

3.多做戶外運動

老年人應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如散步、太極、健身氣功等。運動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例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減少骨量損失、改善情緒和睡眠。但是過猶而不及,一定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哦!

作者:慢性病防制所 陳永儀

初審:白金秋

複審:王博

終審:王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625aa3d5e78f74e76825000b5824c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