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秒就有一人死於相關疾病!吸煙不如「熄煙」

2023-06-02     數據雜誌

原標題:每4秒就有一人死於相關疾病!吸煙不如「熄煙」

每4秒就有一人死於相關疾病!吸煙不如「熄煙」

今天(5月31日),第36個世界無煙日。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無煙日」主題是:「種植糧食,而非煙草」(Grow food, not tobacco)。

中國活動的主題是:「無煙,為成長護航!」

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本人的健康,還會產生二手煙、三手煙,嚴重污染環境。世界衛生組織將「吸煙稱為人類『第五種威脅』(前四種是戰爭、饑荒、瘟疫、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吸煙及二手煙暴露死亡的人數達800萬,每4秒就有1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其中超過700萬人死於直接吸煙,120萬非吸煙者因接觸二手煙而死亡。

下圖為一根香煙的主要成分。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01

吸煙成癮

一支香煙含有3000多種化學物質、43種致癌物質,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

煙草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含有7000多種化合物,是一種複雜混合物,其中氣體占95%,如一氧化碳、氫化氰、揮發性亞硝胺等,顆粒物占5%,包括半揮發物及非揮發物,如煙焦油、尼古丁等。

這些化合物絕大多數對人體有害,其中至少有69種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環芳烴、亞硝胺等。

尼古丁是引起成癮的物質。 吸煙成癮(又稱煙草依賴)作為一種慢性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 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編碼為F17.2。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02

二手煙危害更大

二手煙指從捲菸或其他煙草製品燃燒端散發的煙霧,且通常與吸煙者散發的煙霧混雜在一起。二手煙已被美國環保署和國際癌症研究署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

與吸煙者本人吸入的煙霧相比,二手煙的許多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更高。 焦油含量比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 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

二手煙暴露並沒有所謂的「安全水平」,短時間暴露於二手煙之中也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據估計,這種暴露可導致 37.9萬人死於缺血性心臟病, 16.5萬人死於下呼吸道感染, 3.69萬人死於哮喘, 2.14萬人死於肺癌。

不吸煙者暴露於二手煙,同樣會增加吸煙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03

三手煙含11種高度致癌物

三手煙是吸煙者「吞雲吐霧」後殘留在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吸煙者留下的煙草殘留物往往會與空氣中其他常見的污染物繼續發生反應,逐步形成 11 種高度致癌物。

加州大學伯克利實驗室發現三手煙中的有毒物質會損傷人體細胞 DNA,使其 更易癌變。該實驗室曾將幼年小白鼠短暫暴露在三手煙環境中,小鼠成年後肺癌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顯著升高。

04

電子煙也是「煙」

此外,電子煙同樣有害。

使用電子煙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肺病的風險,電子煙中的尼古丁是一種 高度成癮藥物,可能會損害正在發育的兒童的大腦,並誘導兒童使用捲菸。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05

吸煙殺人是個緩慢的過程

有研究顯示,吸煙與56種疾病發生的風險增加有關。在疾病的發病風險中,惡性腫瘤風險升高 34%;呼吸系統疾病風險升高 18%;循環系統疾病風險升高 10%;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風險升高 7%;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風險升高 14%;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風險升高 5%。

三手煙也就是「煙草殘留物」,其有毒成分包括氫氰酸、丁烷、甲苯、砷、鉛、一氧化碳等10餘種。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相當長,捲菸熄滅後 6小時它們依然存在,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

煙草對人的影響有滯後效應,有時甚至延遲10-30年。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各個器官功能逐漸下降,煙草帶來的危害也逐漸顯露。

及早戒煙可以彌補受損的健康。在重大疾病發作前戒煙的人群,戒煙後10年左右其患病或死亡的風險基本接近從不吸煙者的水平。

圖片來源網絡(左:吸煙者的肺 右:正常人的肺)

06

種植糧食,而非煙草

很多人不知道,種植煙草的過程也會產生健康危害。全球有多達1/4的煙農因為種植煙草而尼古丁中毒,並患上 煙草萎黃病。

這是由處理煙葉時皮膚吸收尼古丁引起的一種疾病,症狀包括噁心、嘔吐、頭暈、腹痛、呼吸困難等。

此外,因為接觸煙草粉塵和其他化學殺蟲劑,煙農每天可能就會吸收相當於50支捲菸的尼古丁;有害物質也會附著在他們身上、衣服和鞋子上,被帶回家,對其家人、特別是孩子產生健康影響。

種植煙草還危害著全球生態,並加劇氣候變化。種植煙草作物需要通過砍伐樹木和清空土地來換取種植空間; 每生產約300支捲菸,就要砍倒一棵樹。

已有約5%的森林因種植煙草而被砍伐,進而加劇了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並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而這些用於煙草種植的土地,本可以用來種植更可持續的農作物,並緩解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

圖片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因此,在世界無煙日提倡大家

「吸煙不如熄煙」,

「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

源 | 世界衛生組織、澎湃新聞、中國健康、參考消息

編 | 王悅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f0f590bef296f12d1ad8713cfa7a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