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教師可能「飯碗」不保,將會失去教師資格

2023-03-27     月情訴說

原標題:部分教師可能「飯碗」不保,將會失去教師資格

提起老師,大部分學生和家長腦子中出現的都是,做老師待遇好,社會地位高,還有非常完善的福利待遇,是大學生畢業之後首選的工作崗位之一。

雖然現在有很多老師覺得,這個崗位的薪資水平,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教師團隊中也有很多,師德師風敗壞的人出現,教師團隊的問題越來越多。

針對這些現象,教育部一直在通過政策和制度進行改革,希望能通過一系列制度的改變,使未來的教育環境變得更好,能吸引對於教育抱有熱情和期待的同學,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教師法修訂草案,重新對教師的績效補貼,職稱評定的規則進行了調整,確保每一位有能力的老師,都能夠收穫自己想要的和應該得到的,儘量滿足老師們的要求,不讓老師們對這個行業失望。

在教師行業這個大集體中,老師們所教的年齡段,也決定了老師平時工作量的多少。高中的老師是教師團隊中最繁忙的一批人,而小學和大學老師就相對比較輕鬆。

高中老師要肩負著,班級中四五十個孩子的未來和夢想。他們要對整個班級的同學們負責,早九晚五,對於高中老師來說都是一種奢侈。

他們經常6、7點鐘就到學校,陪著學生開始早自習,等到晚上9、10點鐘才能下班,在學校的時間都已經超過了在家的時間。

而大學老師就相對比較輕鬆,除了給學生們上課之外,就是搞自己的學術研究。如果是一些偏理論研究的老師,那就經常可以在學校的圖書館內看到他們的身影。

總體來說,大學老師的工作時間是比較自由的,工作環境也很輕鬆。這就導致了一些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了懈怠和懶惰的心理。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發表了這樣的講話,他認為,想要提高中國的高等教育水平,就必須對老師和學生們嚴格要求,這樣才能追趕上世界一流水平。

同學們在大學四年的生活中,必須要學好專業,上好課,對老師的要求也要嚴格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同學們經過四年的學習,走入社會之後,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而不是渾渾噩噩四年只混了一張大學畢業證,走入社會之後,什麼賴以生存的專業技能都沒有,一切重新開始。那麼上大學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針對於這一點,教育部在未來將嚴格要求老師,老師的個人能力和教學水平是考核的重點。那些在學校連續三年都不給學生上課的教授和副教授,教育部將會將其清出教師行列。

消息一出,家長們表示支持,畢竟大學作為學生們學習的最後一個階段,很多學生沒有深造的打算,在本科畢業之後,就將面臨走入社會找工作的難題。在學校中沒有學到賴以生存的本領,會讓學生未來的路走得更加艱難。

老師們應該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重視教學成果

大學老師對於學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老師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堅持自己最初選擇這個行業的初心,給學生們做好榜樣。

而不是在這個行業中呆久之後,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不好好做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課堂內容,而是只想著賺錢或者放鬆,這對於學生和國家和社會而言,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尤其是學校的教授,作為教師隊伍的佼佼者,更應該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為年輕的教師做好榜樣,而不是想著自己已經評上了教授的職稱,就渾渾噩噩混日子。

教授都是各個領域有著優秀研究成果的領路人,在課堂上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思想,只是他們為社會做貢獻的一種方式,教授們還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比如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對於相關領域現今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這都是教授們工作的方向,並不是說評上教授職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筆者寄語:

教育部對於老師授課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大學生們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多多總結老師的經驗,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走入社會之後,才不至於在如今這麼大的就業壓力下,感覺到迷茫和無措。

對於提高老師教學質量,你有什麼看法或者意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a9ea36228cc2701e4bf67663fe79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