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貿易關係逆轉,韓國政府一改強硬態度,擬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

2023-03-29     軍事評論

原標題:中韓貿易關係逆轉,韓國政府一改強硬態度,擬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

據觀察者網報道,韓聯社對韓國經濟狀況發出悲觀預估。其指出,如當下中韓貿易態勢持續,中國將從韓國最大順差來源國轉為最大逆差國。韓國貿易協會28日數據則顯示,今年前兩個月韓國對華逆差50.74億美元,在全部逆差國中位列第一。3月前20天中,這一狀況依然持續,韓國對華出口相比同期縮減36.2%,從華進口相比同期則增加9.1%。從長期趨勢上看,最近幾年韓國對華順差也呈現連年下降態勢。2019年以來四年中,對華貿易順差分別為289.74、236.8、242.85、12.13億美元。去年略微超過12億美元的順差,已經標誌中韓貿易轉折節點將到來。如今年韓國對華貿易逆差,將是31年來首次。

中韓經貿關係逐步發生逆轉形勢下,韓國政府態度發生轉變,擬擴大對中國公民過境免簽機制,以提振韓國旅遊觀光業、帶動住宿餐飲等周邊產業發展。韓方透露,韓國財政、文體觀光、法務等多部門計劃聯合發布政策,以促進旅遊市場為核心方向增加韓國經濟動力。為此將簡化外國旅客赴韓簽證程序,增加境外入韓航班,同時計劃對中菲越等國旅客擴大過境免簽範圍。韓方稱將對「非法滯留情況不嚴重」的國家旅客率先取消免簽審核程序,後續將逐步擴大範圍。

從整體形勢上看,韓方以「發展觀光旅遊業」作為刺激經濟政策核心,很可能是無用功。一,韓方此前單邊炮製的對中國旅客「入境黃牌」歧視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猶存。在韓國旅遊市場,中國旅客消費能力被認為遠高於美國、日本旅客。但韓方單邊歧視做法嚴重影響了韓國形象,中方對韓方採取了對等反制舉措。而事件帶來的餘波,使得除商業群體外韓國對中國消費群體的吸引力大降,韓國也不在中方推薦境外游的首批名單中。

二,韓國可進行「變現」的旅遊價值持續下跌。旅遊景區的開發往往基於歷史、自然、人文、科技、文化等多個維度,就韓國的自然稟賦而論,其國內可基於歷史、自然要素進行開發的旅遊景區有限。韓國人文景觀相比於中國也並不具有突出性,甚至具有同構性。過往支撐起韓國旅遊特色的,是韓國在流行文化領域的持續對外輸出,及以美容產業為代表的韓國消費品市場。但不論是全球經濟的整體下行,還是中國工業的持續崛起,都使得面對中國時「韓國流行文化敘事」已越來越不好講。中國經濟的整體脫虛向實引發的社會風氣轉變,也使得韓國美容產業對華吸引力及競爭力持續下降。

三,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當下,韓方要以發展旅遊業為核心提振經濟,猶如迎風執燭,難免白忙一場。美韓兩國近期軍演中,以攻入朝鮮領土為演練背景,美軍戰略轟炸機進行模擬打擊演練,美軍核航母編隊抵達釜山港。朝鮮也接連進行潛射、陸基核導發射演練,檢驗核反擊能力。韓方配合美國使半島局勢趨近戰爭邊緣情況下,卻還對韓國旅遊業的復甦抱以期待,這表明韓方或對整體形勢發生了誤判。韓方如確想促進旅遊業復甦,便應首先為營造半島和平環境展開工作,促進朝韓和解而非對立。讓中國在內各國旅客能安心赴韓,而非處在「炮火可能來臨」的風聲鶴唳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864b05f2203f4e29f044346a1343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