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珊和希林娜依高這對「母女」,大年夜緩步走來,成為最亮的星

2023-01-26     娛樂雞翅

原標題:黃綺珊和希林娜依高這對「母女」,大年夜緩步走來,成為最亮的星

除夕,像往常一樣準時看央視春晚。 稍微發困的時候,伴隨著優美柔和的旋律,一些歌詞傳入耳朵,我打起了精神。 眼巴巴地發現,熟悉的歌手黃綺珊和小美女希林娜依高在演歌曲《是媽媽是女兒》。

聽著,竟然濕了眼睛,模糊清晰的畫面在眼前不停地盤旋著。 畫面中是我,兒子; 是她,是女兒; 這是不顧無數風雨穿梭在學校門口的父母,是個跑進學校轉過頭來揮手的稚嫩的孩子。

幾分鐘內,伴隨著婉轉優美的樂曲,黃綺珊和希林小美女在舞台的兩端,一擁而上。 就像帶著無數的親子,穿越時空,觸摸著久違的歲月和深藏在心底的壓抑過度的感動。

如果說這首歌是2023春晚最震撼人心的歌,沒人會反駁我吧。

1、歌詞離心,觸動了親子心底敏感的琴弦

這首歌首先打動人心的是歌詞。 每句話都樸實真摯,母女向彼此的心跡表白,母親欲向女兒釋放,不離不棄的茫然; 女兒從弱小到堅強,從無知到理解母親拳擊手。

請看歌詞的一部分:

母親(黃綺珊) :「我的孩子啊,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夠不夠。 我第一次當了媽媽。 歲月把我的頭髮吹白了,送你上學的第一天,我哭了,希望你勇敢。 之後,你每次出門都說。 離別輕鬆了,但我的心還空著。 」

女兒(希琳娜依高)「親愛的媽媽,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夠好嗎。 我第一次成為女兒,第一次成為我。 從家裡出來的那天,車開走後偷偷哭了。 我不想讓你擔心。 請笑著揮手。 人成長並不輕鬆。 稍後我會知道的。 」

母親:「孩子挺過大雨,去明白做人的道理。 我只能嘮叨。 因為我已經幫不了你了。 」

女兒說:「媽媽會留在小時候。 庭院裡的花開了,所以先關掉地鐵。 」

……

孩子漸漸長大,要面對人生的風雨,在一次跌倒爬起來的過程中,要學習成長和堅強,但媽媽老了,除了反覆嘮叨,只剩下默默的祈禱…

孩子已經長大了,但媽媽還沒有想到。 我打了好幾次電話說院子裡的花開得很漂亮。 說燕子在東家屋檐下築巢很奇怪。 冬至過去了,說是棉背心可以穿在裡面…

歌詞一根根魔棒,撩起無數觀眾的心尖兒,讓他們在回憶中體會生為母親的艱辛,感受作為孩子的勇敢和感恩後的理解與懊悔。

2、創作輕柔的樂曲,就像星空下母女倆牽著螢火蟲對話

這首歌作曲輕柔,與歌詞相輔相成,水乳交融。 像夏夜一樣慢慢漂浮在空中的螢火蟲,雖然沒有刺目和熾熱的溫度,但與夜晚的寧靜融合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3、舞蹈設計新穎,有利於演唱者的表演

這首歌的舞台設計匠心獨運,採用母女倆對唱的方式。 而設置在背景中的是兩個場景,一個是媽媽守護的一塵不染的錯層居室。 一個人是女兒乘坐的還在飛行的地鐵。 而且地鐵的畫面在居室的畫面上面。 我想那代表著放手很遠,在媽媽心中,女兒永遠在最上面的位置。

兩位演員,端坐居室的母親黃綺珊和坐地鐵的女兒希林娜依高,捨棄錦衣華服,穿上最普通的毛線大衣、牛仔褲,梳著最樸素的髮型。 隨著詞曲的發展,深深地投入金錢,低吟,把思念、依戀、悔恨、理解、堅強、勇敢,向對方傾訴,最後深深地擁抱。

兩人眼中充滿了光芒,回到後台的希林娜依高還沒有從感情中走出來,放聲大哭。 無數觀眾已經熱淚盈眶。

詞作者唐恬、曲作者錢雷、感恩舞台母親黃綺珊、舞台女兒希林娜依高。

《是媽媽是女兒》註定成為2023春晚舞台上最具特色的菜肴。 而黃媽媽和希林娜依高是這個除夕最明亮的兩顆星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29529e0bcdc9601ae1f89b9aa59a9b.html